搭建支架,提升语文复述能力
2020-07-07何福江
何福江
摘 要:借助支架式教学法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何展开复述,提升复述能力。流程式支架能辅助学生梳理情节;表格式支架能引导学生关注内容细节;导图式支架能让学生聚焦人物形象;矩阵式支架能帮助学生关联情节线索。这些支架都能促使学生找到复述的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复述能力;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B-0064-02
部编版教科书在三年级要求学生集中学习如何细腻复述,四年级要求学生学习如何简要复述,五年级则要求学生能创造性复述。教科书按照由浅到深的梯度設置了复述的要求,促使学生能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要促使学生学会如何展开复述,不能仅仅靠灌输相关知识,而要给学生提供具体抓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者维果斯基用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形象地比喻,认为要帮助学生构筑支架,按照学生智力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支架,促使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这种支架式教学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具体抓手,而且也符合新教材的梯度教学策略。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支架,让学生一步步提升复述能力。
一、流程式,简要梳理
在学生初步尝试复述的时候,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腻复述。然而,不少学生错误地将详细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这显然很难提升复述效果。此时要给学生提供支架,让学生掌握流程式复述的方法,从复杂的原文中抽取重要的句子,然后进行适当概括,梳理出文章的简要流程。复述的时候将这些句子整合起来,这样就能很好地展开细腻复述。
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时,鼓励学生尝试梳理文章的情节,找到情节的发展流程。对于初次尝试复述的学生,鼓励其围绕流程图进行填空,如提供流程“……红头被吃进牛肚子……”,引导学生填充前后省略号中的内容。学生尝试填补前方的省略号:“红头和青头在草丛里玩耍。”再填补后方的省略号:“红头从牛肚子里被喷出来了。”此后引导学生丰富该流程的内容。“在红头被吞进牛肚子之后,还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后红头才被喷出来,你能将它们总结出来,插入到这个流程图中吗?”学生尝试补充其中的内容:“青头给红头介绍牛胃的情况,给它出主意。红头随着草一起运动,最后回到了牛嘴巴里。青头在牛鼻子里蹭来蹭去,让牛打喷嚏。”鼓励学生按照补充完整的流程图展开复述,细腻地表述文章的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学习方法。运用流程式支架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细腻复述和背诵全文之间的区别,这样学生就能自主掌握复述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二、表格式,关注细节
在细腻复述的时候,学生常常面临取舍,不知道要在复述的时候保留哪些细节内容,删掉哪些内容。这导致学生在复述的时候会丢掉重点,而关注细枝末叶的问题。此时要给学生提供表格式支架,引导学生关注细节。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将其作为纵列,并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其次,则在横列上分别安排语言、动作、心理等不同的叙述角度,然后在阅读文章时填写该表格。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细节,更能认识到孰轻孰重,在复述时就能有条不紊地展开讲述。
在学习《剃头大师》时,鼓励学生运用表格辅助复述,先找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学生分别找出了“表弟小沙、姑父、老剃头师傅、我”等人物。引导学生将他们作为纵列排列在表格中,然后分别在表格中写上这些人物的行为、语言等细节内容。“大家想一下,谁是这个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呢?剃头大师是指那位老师傅吗?”“注意一下‘我在给表弟剃头发的时候,表弟的动作、表情,‘我的心理情况,将它们都列入在表格中。”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搞清楚谁是重要人物,如何安排复述的详略内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填写的表格进行复述。学生认识到“我、小沙”是主要人物,着重复述了“我”给小沙剃头,结果好心办坏事的场景,让复述的内容更丰富。
细腻复述并不是事无巨细地全部复述出文章的内容,而是需要一些取舍。在表格式支架的辅助下,学生在复述时会更关注核心人物的细节,删除掉一些次要人物的细节。这样,他们的复述就会更有条理。
三、导图式,聚焦人物
在四年级时,学生的概括能力有所提升,此时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展开简要复述。此时要给学生介绍导图式支架,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合文章中的各个人物。借助思维导图,学生能清楚地看到作品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能认识到他们在整个故事发展中的地位。这样就能有条理而简略地叙述,提高复述能力。
在学习《西门豹》的时候,鼓励学生展开复述,尝试运用导图辅助复述。“在作品中,谁是主要人物?将主要人物放在导图的最中间,然后旁边写上次要人物,并用连线表示他们的关系。”这促使学生在导图中理清楚文章的人物关系,搞清楚老大爷、官绅头子、官绅、巫婆等人物的关系。此后再引导学生补充导图的内容:“西门豹做了哪些事情?除了西门豹以外,还有哪些人物参与了这些事情?他们分别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鼓励学生将这些内容补充到思维导图中,然后展开复述。这样学生能把握住复述的关键内容,展开简略复述。有学生便简略地介绍了西门豹治理巫邪的经历,并将其他人物也逐一纳入复述中,提升了复述的能力。
支架式教学法认为,要结合学生的学情一小步一小步地提供学习需要的线索或提示,让学生沿着这些支架逐一解决问题。在四年级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都比三年级有所提高,所以这个时候提供导图式支架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能促使学生的复述能力得到梯度上升。
四、矩阵式,关联线索
部编版教科书提出在五六年级要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复述,这个时候要给学生提供矩阵式支架,引导其更好地复述。矩阵看似和表格类似,但是实际上却有着不同之处,因为矩阵和矩阵之间可以进行科学计算,包括加法、减法、转置等运算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人物设置不同的矩阵,分别列出他们做了什么事情,然后叠加矩阵,看看哪些人物参与了相同的事情,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在学习《将相和》时,鼓励学生运用矩阵来辅助复述。“文章中有哪两个主要人物?”学生提出:“有蔺相如和廉颇。”“那么,你能分别设置两个矩阵,写下这两个人物分别做了什么事情吗?”学生列出了两个矩阵,分别展现了蔺相如智取和氏璧、渑池大会、忍让廉颇等内容;然后又在廉颇的表格中展现了廉颇嫉恨蔺相如、负荆请罪等内容。引导学生叠加两个矩阵,围绕其展开运算:“这两个表格中是否有重叠的内容?”学生发现“忍让廉颇”和“嫉恨蔺相如、负荆请罪”等内容之间的关联。再引导学生思考:“智取和氏璧、渑池大会和廉颇没有什么关系,那么,文章为何还要写它们呢?”学生有所领悟:“这是廉颇嫉恨蔺相如的起因。”学生运用矩阵间的加法,找到了各个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此时再来复述,他们就能复述出个性。
利用矩阵可以进行多种不同形式的转换,除了上面介绍的这种方式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人物、情节设置两个不同的矩阵,复述的时候将两者叠加在一起,进行转换,看看什么人物做了什么事情,关联其中的线索。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性,设置不同类型的矩阵,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线索,展开个性化的创意复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复述,能促使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基于部编版教材的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展开难度不同的复述活动。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就会呈现出梯度上升,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李娟.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J].名师在线,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