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资源提升语文素养
2020-07-07倪水莲
倪水莲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大力提倡。”近年来,笔者作为语文教师,践行新课标理念,开展了以“葫芦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文从活动的背景和缘由、活动的思考与探索、活动的成果与意义三方面对“葫芦文化”活动进行了探究,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创新能力。
关键词:葫芦文化;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41-1
葫芦作为江海大地常见的植物,具有科学研究的典型特征;而且作为文化现象,谐音“福禄”,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中华民族增寿、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美好愿望,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但在古代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宗教、民俗、神话传说等也关系密切。几千年的沉淀,葫芦文化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内涵等无限的魅力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一。因此,对葫芦文化的了解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坚定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2019年,我校为丰富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申报了江苏省葫芦科艺课程项目。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建构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能力,学校专门在操场西北角开辟出一块葫芦种植园地,供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让他们近距离去观察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下面笔者谈谈活动开展的具体做法。
一、“葫芦文化”语文实践活动的思考与探索
1.创设活动情境。
为了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个学生探究的兴趣,笔者把葫芦盆栽、师生的部分葫芦作品、乐器葫芦丝、盛水的瓢等带进教室,然后从神话故事入手,谈到小葫芦做成大产业的新闻报道,再介绍葫芦工艺品走向全世界,让学生强烈的探究其中无穷奥秘的渴望,此时顺势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启动和实施就显得水到渠成。
2.开展系列活动。
我们尊重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组建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老师指导下,组内成员合理分工,共同制定活动实践方案,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成果等。葫芦种植研究组去葫芦园采摘葫芦,并抓拍葫芦特写镜头,调查了解葫芦的属类、别称、品种、营养价值等相关知识和栽种、采摘的方法要求;葫芦工艺研究组评选并推荐同学拍的葫芦精美照片,进行葫芦工艺品制作过程的介绍和成品展示;葫芦历史探源研究组全方位去了解关于葫芦的文化内涵和多种价值及作用;葫芦文学研究组搜集与葫芦有关的成语、俗语、歇后语以及影视故事、经典古诗美文等;葫芦丝乐器研究组了解葫芦乐器的演变历史并带来经典曲目表演。此外,还举办了“葫芦文化”手抄报比赛,经典葫芦诗文赏读,葫芦文学作品创作,葫芦图片文字鉴赏,葫芦知识储备考查等系列活动。由于实践活动探究内容比较广泛,我们还邀请生物、美术、音乐老师一起参加,现场进行“学习会诊”,给予学生更直接的帮助。
二、“葫芦文化”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与意义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为了获取更多的关于葫芦的知识,需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室借来关于葫芦的一些书籍,有去电脑房上网查找相关信息等。为了有效利用网络,使之成为他们简便、快捷的资料查询方式,活动前我们进行基本培训: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调查研究结束后,学生们精心准备的资料中有打印的文字资料,有复印的图片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为了拍下形状各异的葫芦照片,学生仔细观察,认真筛选,注意拍摄角度,光线和色彩的巧妙处理后,最终挑选出四幅照片进行图文鉴赏,让大家感受镜头下平时没有观察和欣赏到的美。学生们还通过搜集关于葫芦的其他许多经典诗文佳作,通过品味鉴赏,发现看似平常之物的葫芦在历代文人笔下也是多姿多彩的。它有着独特的意蕴,是作者借以表情达意、借物寓理的特殊物件,不仅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还有着传统文化内涵,凝聚着希望和理想。于是结合自己此次实践活动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开始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模仿,有学以致用的意识了,并创作了不少佳作,如童谣、诗歌、读后感、散文等。看来,此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2.开拓了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小组在最后的成果汇报展示葫芦的价值和作用时,不仅了解到葫芦的使用价值、药用价值、食用價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甚至还找出古诗文进行佐证,让大家了解到悠悠千年万载,作为一种自然瓜果的葫芦还真是一宝物。在探究葫芦文化内涵时,学生们发现民间有“葫芦进万家,万家增福禄”之说。葫芦之谐音“福禄”,是人人祈盼的一份吉祥。葫芦与农耕文明相依相伴数千年,使得它不仅在古人的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葫芦有收集福气作用;它蔓延生长,果实多而繁茂,象征子孙昌盛,兴旺发达;葫芦不仅代表了仙家的气质,更象征着这些得道高人悬壶济世的医德。葫芦也是传统文人雅士案头上的清供与雅玩,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吉祥饰物,“福禄”之下,众生吉祥平安。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它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葫芦文化走进课堂,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传承的目的。它绝不仅仅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是让他们明白在中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葫芦文化源远流长,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增强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三五”重点课题《初中“行知科学”校本课程建设行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TY-b/2018/04。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级中,江苏 南通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