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0-07-07傅秋兰
傅秋兰
摘 要:幼儿园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专业机构,在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情感认知、自理能力培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幼儿教育改革机制逐步完善,各地幼儿园为了顺应教育改革需要,以培养幼儿的自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主抓手,使幼儿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习意识,进而形成幼年时代的早期世界观架构,相继设置了区域活动板块,区域活动内容也日渐丰富。因此,本文将围绕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点采取的有效解决策略予以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B-0024-02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教师结合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智力水平与个人实践能力创设的一个集智力开发、科学探索、审美认知、角色扮演于一体的活动环境,利用幼儿园投放的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个人的主观意愿进行自主学习与玩乐活动。通过开展区域活动,能够深入挖掘幼儿的个人潜质,及时发现幼儿天赋,进而为幼儿的健康发育以及快乐成长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
一、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释放天性,体验快乐
由于幼儿的内心世界纯净无瑕,快乐无忧,因此,在这重要的成长发育期,每一个幼儿园都为幼儿精心设置了区域活动室。活动室中有模拟商店、模拟警察局、模拟邮局、美术手工区、科学益智区、图书阅读区等多种活动形式,幼儿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任意选择活动区域,通过动手、动脑、玩耍的过程,能够获取更多的快乐感。比如在模拟邮局的活动中,幼儿可以穿上快递员的道具服装,扮演一个快递员,骑上脚踏车,将包裹送到各家各户,幼儿通过锻炼,不仅学会了快递员的工作流程,而且也在角色扮演当中收获了一份自信,一份快乐。
(二)培養团队意识,融入集体环境
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在说话做事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欠缺团队合作意识,而通过开展区域活动,能够让每一个幼儿融入集体活动的大环境,每一个人的表现都与团队的成绩以及荣辱感息息相关,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可以逐步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扮演好每一个角色。比如在科学益智区,需要幼儿共同完成搭积木的任务,比一比哪个小组搭得高,如果有一个成员与小组的摆放进度不一致,就极有可能功亏一篑。
(三)改变内向性格,培养创新意识
有些幼儿性格内向,在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当中,不合群、不善言谈、喜欢独处,而通过区域活动,性格内向的孩子能够逐步融入集体生活,在多种活动类型中总有一种或者几种喜欢的类型,因此,当幼儿选择了某一项区域活动后,在教师的指导以及其他同伴的协助下,能够发掘活动的乐趣,久而久之,性格也会发生改变,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升。此外,许多孩子在进行区域活动时,都会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探索和操作,产生很多奇思妙想,可见开展区域活动对提升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二、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过程干预多,活动结果评价少
目前,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部分幼儿教师过度担心孩子的自主学习与操作能力,不断利用语言指导、动作指导对孩子的操作错误进行纠正,导致幼儿的操作过程受到严重干扰,无法发挥个人能力及优势。此外,虽然有些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干预因素较少,但是缺乏过程与结果的有效评价,孩子做对了,没有褒奖,孩子做错了,没有指导,这就使一些无法正确判断对错的孩子,对是非曲直产生错误认知,给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材料投放不合理,实施过程不科学
部分幼儿园在区域活动中,过度关注活动材料的数量,而忽略了活动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比如将大班孩子的活动材料投放给小班孩子,孩子就会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因为小班孩子的智力水平与大班孩子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对于陌生的、难度较大的活动内容,完全提不起操作兴趣。再比如将小班孩子的活动材料投放给大班孩子,孩子就会表现出“焦虑与厌烦”情绪,认为活动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不具备操作性,反而使孩子产生挫败感心理。
(三)活动道具具不精细,活动材料易损坏
由于幼儿园的办学规模参差不齐,一些规模小、教育经费投入少的幼儿园为了节省开支,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往往自制活动道具,但是,幼儿教师的设计能力以及制作水平欠专业性,导致活动道具不新颖,无法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比如自制的图画展板、手绘的图画墙、自制的识字卡片等。此外,这些自制的活动道具由于使用频繁、做工粗糙,极易损坏,影响正常区域活动的开展。
(四)活动空间小,安全风险大
受到幼儿园经营规模和办学经费的影响,部分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空间相对较小,而幼儿园各班级的幼儿数量至少在20人以上,如果多个班级同时开展区域活动,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无疑埋下了安全隐患。此外,一些幼儿园在设置区域活动空间时,各个区域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当幼儿选择区域活动项目后,将各自前往相对应的区域进行活动,这就导致人流过度分散,给幼儿教师的现场管理工作带来困扰,幼儿的安全风险也相应增大。
三、针对幼儿园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有效策略
(一)精准定位活动内容,按需投放活动材料
由于孩子的年龄段不同,个体的智力水平以及动手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幼儿教师应遵循“精准定位,科学调配”的原则,选择适合本年龄段的区域活动。
比如小班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差,欠缺理性思维意识,在选择区域活动内容时,应当以操作简单的活动内容为主,如积木搭建、捏橡皮泥、图形分类等。中班孩子的科学探究意识开始形成,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可以增加一些益智类与科学探索类的活动项目,如废弃物粘贴、物理溶解现象、手工制作等。而大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渐强,生活经验也有了初步积累,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当多考虑一些语言交流、团队合作的元素,如角色对话、情景剧表演、小小英语角等。此外,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应遵循“按需投放”的原则,避免浪费,教师应随时观察和掌握活动材料的使用情况,如果材料缺失,须及时补充。
(二)活动前示范,活动后评价
为了确保区域活动质量,拓展幼儿的自由想象空间,给孩子预留出更多的自主钻研、自主操作时间,在活动开始之前,幼儿教师应针对活动内容,进行示范演示,使幼儿能够了解和掌握操作流程与技巧,然后让幼儿自行动手操作。当活动结束后,教师可选择一些表现突出的幼儿代表,对活动成果进行准确评价,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与进取心。
(三)合理划分活动区域,集中开展各项活动
受到活动空间局限性的影响,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幼儿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幼儿人数,合理划分活动区域,避免活动区域分散的情况,以利于幼儿的集中管理。如果某一项区域活动的人数较多,幼儿教师应当与孩子进行口头商议,达成共识,将孩子调配到其他人数较少的活动内容中,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孩子人数过多而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比如多数孩子喜欢角色扮演活动,导致该活动区域内参与人数过多,这时,教师可以与其中一部分孩子进行交流,引导这部分孩子参与其他活动,当角色扮演活动区处于空闲状态时,再进行临时调配,这样,既利于现场管理,同时也让孩子体验了不同活动的乐趣。
四、结束语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孩子的健康成长需求,以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主观意愿,使孩子能够毫无保留地释放乐观的天性,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郎新艳.如何让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生活化[J].读与写,2019,(31).
[2]洪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研究[J].读与写,2019,(30).
[3]俞蓝.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 科学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