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工匠精神研究回顾与前瞻
2020-07-07王启俊
摘 要:多年来,专家学者以及其他一些行业人员对工匠精神进行深入探究,成果斐然。本文基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工匠精神培养研究作了回顾与评析,包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意蕴、构念维度和历史演变作了梳理,对中西方工匠精神特征进行了比较,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作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又独出机杼,从工匠精神内涵研究领域的拓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加强、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范围的扩展等方面作了展望,以期对未来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匠精神研究;培养;回顾与前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2-0001-06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在政策层面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给予极大支持。多年来,专家学者以及其他一些行业人员对工匠精神也进行了深入探究,成果斐然。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主题词“工匠精神”进行检索发现,截至2020年2月10日,围绕“工匠精神”的研究论文多达15490篇。本文选取其中一些权威期刊的代表性观点,从不同侧面对工匠精神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和评析,希冀对下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一、研究回顾
(一)从时间上来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20世纪末至2013年为第一阶段,2014-2015年为第二阶段,2016-2018年为第三阶段,2019年始至今为第四阶段。各阶段一脉相承,推陈出新,后来者往往独辟蹊径而别有洞天。
第一阶段关于工匠精神成果寥若晨星,多是经验交流,发表于艺術期刊或报纸。如曾伟2011年发表的《重塑“工匠精神”缓解制造业逃离》[3]。由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制造业陷于困境。为促进制造业升级转型,提升品质提高效率,“工匠精神”便成为各界讨论的话题。尽管这一阶段高质量核心论文不多,只有薛栋的《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一篇[4],但毕竟筚路蓝缕,启了山林。
第二阶段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向之后,对制造业创新、求精的迫切要求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一致,借助发扬工匠精神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必然要求。在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工匠精神研究领域得到拓展,研究对象呈现多样化特点,高质量成果数量显著提升。如肖群忠讨论了工匠精神培养及其当代价值等[5],见解新颖,抛砖引玉。
第三阶段由于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必须推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的产业转型。2015年5月,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让培育“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共识,尤其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之后,对有关工匠精神的研究蔚然成风,研究主体不仅有主管部门、各高端研究群体,还有一些行业主体,以院校为代表的的研究群体游走校企之间,技经肯綮,成果丰硕。如钱闻明基于行业标准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等[6]。
第四阶段《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行以后,研究、培育、落实工匠精神被看作国家意志的体现,研究便更加全面、深入、自觉、理性,有价值的成果源源不断,在知网上几乎每日都有最新成果上线更新。如唐国平对“工匠精神”提升了企业环境绩效的积极功用进行了讨论[7]。
(二)从研究内容来看,集中在五个方面
1.“工匠精神”内涵价值意蕴与构念维度的讨论
概念是认知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对“工匠精神”概念的阐释是对“工匠精神”研究的逻辑起点。学术界一般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产品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爱岗敬业、持续专注、追求极致”等特征是工匠精神的内在特质,“坚持做最优秀的产品”是工匠精神的直接外在体现。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工匠精神也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从思政教育的维度看,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蕴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契合;从经济发展的维度看,工匠精神应该符合各行业标准;从技术的标准看,工匠精神必须具备各岗位特定要求。“现代学徒制”语境下的工匠精神有精益求精的技术美学标准、根植于实践的创新冲动和产品实现的社会角色荣誉等。
学术界从《考工记》《天工开物》等古代典籍中追寻工匠精神,认为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工作过程“尚技”精神和于国于民的“崇德”精神,前者体现在“按乃度程”的工作标准、“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和“如切如磋”的工作态度,后者体现在“修身正己”的做人准则和“经世致用”的利民情怀,贯穿始终的是“百姓日用及为道”的指导思想[8]。喻文德还认为,工匠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敬业”是对职业的敬重,“专一”是对技艺的执著,“严谨”是对品质的苛求,这都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9]。
就工匠精神内涵的构念而言,学界主要有三维和四维之分,也有二维、五维、六维的划分。提出三维构念的有肖薇薇(专注忠诚、至善至美、批判超越)、姜汉荣(匠心、匠德、匠术)等学者[10],提出四维构念的有李进(尊师重道、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闫广芬(专注、传承、创新、卓越)等学者[11];提出二维构念的有栗洪武(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和薛栋(尚技、崇德)两位学者;提出五维构念的是施玉梅(价值观、责任感、道德观、发展观、创造性)和李宏伟(师道、创业、创造、制造、实践)两位学者;提出六维构念的是李海舰(专注、标准、精准、创新、完美、人本)和赵晓玲(敬业、专业、耐心、专注、执着、坚持)两位学者。学界目前无统一定论,但大都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角度倾向三维构念的定位。
2.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
工匠精神在中国绵延代传,历久弥新。早在西周时期便有“百工制度”,《诗经》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之“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之“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史记·货殖列传》之“诚一”的描写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所谓“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秦汉之后工匠精神续而不绝,但逐渐式微。工匠精神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气质,工匠精神的回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舞。诸多学者针对工匠精神历史发展进程的连续性,以及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的多维性做了诠释。
张迪认为我国工匠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注重切磋琢磨、一丝不苟孕育阶段,到“德为先、重教化”的产生阶段,从“心传身授”的发展阶段,再到提倡勇于创新的“中国制造”传承阶段[12]。起承转合,生生不息。
庄西真认为,在手工业时代尤其在先秦时代,工匠精神强调精雕细琢,在工业革命大生产时期,产品巨量生产,手工业受到冲击导致工匠精神有所失落,但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需要工人具备创新思维和扎实的技术,与工匠精神所崇尚的追求极致的产品理念异曲同工,工匠精神随之声名鹊起[13]。
查国硕以历史发展的视角考查了传统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与时人尊重工匠精神休戚相关,而旧时“六工七匠八娼”的卑微地位在当今“社会有分工,职业无贵贱”的现代社会观念中已得到巨大提升,工匠精神可以看作是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融于产品的细节和创意之中,浸润于产品品质之上,是追求“极致”的体现[14]。
杨子舟通过对欧美、德国和日本的三种培养途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工匠精神演变既要传承古代工匠精神敬岗爱业、尚技、执着等合理内核,更要突出新时代富有的创新精神,各类个性化的“智慧制造”品质将会成为工艺发展的新契机[15]。
郭会斌认为,管理标准、组织共识、核心能力等都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16]。郑刚等人分析,在“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应该融入“创客”精神、分享与合作精神、人文精神等内容[17];饶卫认为,工匠精神的持久专注、追求卓越的内核与当今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方法、目标相吻合,工匠精神的创新驱动、以人为本的思维与扶贫工作的方法创新、使命高度一致,所以发扬工匠精神,会有效地促使扶贫工作的开展[18]。
3.中西方工匠精神的特征比较
从重视逻辑和实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重自我、重竞争的价值取向,重创新、重荣誉的伦理道德,以及“重利”“重法”的行为规范等西方文化特征来看,中西方的工匠精神存在明显差异。工匠精神是中国古代工匠与生俱来的禀赋与气质,薛栋从中国古代技术文明角度分析古代中国的匠师:“善美境界”是“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德艺兼求”是“工匠精神”的价值表征,“心传体知是”是“工匠精神”的价值实现[4];李德富梳理了中德日三国“工匠精神”发展演进史,从技能、职业、精神、道德和价值五个角度分析,认为我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是一部手工业史,体现其中工匠精神有立德修身、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创新发展七个方面的特征,并分析德国工匠“精致、专注、创新”文化和日本工匠“专一、执着、本分”文化追求完美的理论源头[19]。孙清华分析西方工业文明经历三个阶段,西方工匠精神融合了中世纪的劳动观念和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有质量至上、着眼长远、重视积淀、严格标准和追求极致的五个特征[20]。蔡秀玲分析德国、日本制造业水平全球翘楚,其工匠精神殊途同归,皆源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的行业标准、终身雇佣制的归属感、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等[21]。
4.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因素
(1)经济层面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强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同年11月又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便是“搞活微观,增强企业竞争力”,需要国家把职业教育提升到战略地位,这都需要复兴工匠精神。马永伟认为,专注致一、传承创新、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价值理念和内在追求,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效应的有力助推[22];李珂认为工匠精神是精雕细琢的劳动态度、敬业乐业的道德气质、创新进取的精神追求,所以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破解“技工荒”窘境,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23]。谭舒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该是相向而行,新时代以创新为核心的工匠精神可有助于化解中低端产能过剩引发的市场疲软问题等[24]。
(2)文化层面
工匠精神的培养及发扬光大,工匠文化氛围培养必不可少,但现阶段不甚乐观。喻文德讨论了阻碍工匠精神成长的文化原因:一是中国“士”尊“工”卑的职业等级观念由来已久,稼穑这种基本生产活动也被称作“小人”之事,“干部、工人、农民”身份划分的标签依然存在;二是重眼前实用轻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三是敬岗爱业的道德生态发展参差不齐[11]。王寿斌分析曾经辉煌的“工匠精神”几近丢失,勤恳务实的“九佬十八匠”被人忽略,建国三十年,物质匮乏无闲情追求“工匠精神”。改革开放之初,“短平快”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法厚植“工匠精神”;在“互联网+”时代,利润为王,强调销售数量,没有足夠重视商品质量,而投资金融、房地产的利润又远远高于实体企业,不一而足。对财富的追求趋之若鹜,工匠精神只能形单影只,工匠文化传统渐行渐远[25]。杜连森在分析我国工匠精神衰落的同时,也分析了德国、日本工匠精神不衰的原因,一是两国民族性格务实严谨,二是制造业实体历史悠久,三是劳动至上观念深入人心等[26]。其中德国“天职观”的工作伦理观念、日本的“一生悬命”的职业观都是促使工匠精神落地开花的文化根源。
(3)社会风气治理
有学者注意到,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丑恶现象,如巨额金融诈骗、侵权盗版、传销诈骗、权力寻租等违法行为的屡禁不止,败坏社会风气的碰瓷、诈捐等可恶行为屡见报端,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这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格格不入,必须立法,给予防范、打击,惩恶即是扬善。引导员工、企业家和社会树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产品意识和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27]。
5.工匠精神培养的策略研究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工匠才有工匠精神,复兴的时代,复兴的经济,振兴的“智造时代”制造业都在呼唤工匠精神,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非一日之功,需要多措并举才会成功。工匠精神的培养有众多途径,学校、企业是直接培育阵地,而国家层面制度体系的驱动和指导、社会文化层面的治理、教育教学层面的改革和个人层面的认知都不可或缺。
(1)制度体系建设
利益是行为践行的基础,制度是实现利益的保障。从制度建设角度看,制度具有规范性、程序性、指导性和强制性等特征,制度建设在当今中国尤为重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需要时间与空间保障的。立竿见影的思维与急功近利的行为与工匠精神培养背道而驰。丁彩霞认为国家主管部门需建立健全锻造工匠精神的制度体系,一是实施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并与国际质量产品标准接轨,从源头上杜绝粗制滥造,提升产品质量,这是强企兴企的必由之路;二是创新育人、用人方式方法,注重培养知行合一的培训机制和用人机制;三是打造新时代背景下的政商关系;四是创造良好的实体企业发展空间[28]。
(2)文化体系建设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的工匠文化氛围。学者认为工匠文化的建立是一个多层次合力的结果,需要社会文化体系的支撑,需要良性竞争的土壤和氛围。祁占勇提出营造工匠的文化认同感是厚植工匠精神的支点,是促进工匠价值提升的有力抓手,是提升职业吸引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产品品质的内在动力[29]。刘志彪提出要“工匠精神”更要“工匠文化”的观点,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体制文化、价值观文化、行为文化和管理文化等,这些是我们缺乏和必须重构的文化[30]。
(3)完善企业管理
企业是工匠精神培育的最重要的阵地。方阳春分析,企业包容型的人才开发模式理据充分,对职员“工匠精神”的培养起着正相关的作用,其中挖掘职员的潜力与公平共赢竞争对创新精神的生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1]。肖薇薇分析了工匠精神衰微的现代性困境,提出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采用生产轮岗方法,提升系统的工作能力和经验;企业应建立明确的奖励制度,激发创造创新激情;加强交流与对话,获得认同感和荣誉感[32]。
(4)发挥职业院校作用
职业院校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战场,这方面研究最为充分。王丽媛分析了“工匠精神”涵義的内容和历史渊源,梳理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必要性(经济转型、企业发展、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分析培养“工匠精神”的可行性(思政教育、就业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该篇论文的理论性和操作性都较强[33];夏张琳对此又补充提出了“价值观”教育是厚植工匠精神的前提条件,和“校园文化”是有效载体的观点[34]。孔宝根对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产业链知识技能教育、建立“大师工作室”、培养淡泊名利的人生观和追求精益求精的艺术境界等方式[35]。朱永坤认为工匠精神是职业技术院校的类属性,并以技术院校为例,分析了工匠精神构成要素及培育策略[36]。夏果平从内在动力激发视角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进行了剖析,从弘扬时代精神助推观念动力、培养学生工匠特质助推意志动力、培养专业情感助推情感动力和夯实技术本领助推技术动力四个角度分析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37]。叶桉以“红色文化”为理论背景,突出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中心地位,培养有职业操守、创新意识和专门技艺的“德艺双馨”的大国工匠,将素质教育融于工匠精神培养之中,多管齐下,努力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而向“创造大国”迈进[38]。
(5)个人层面的认知和接纳
贺正楚认为,培育工匠精神是提升新时代产业工人专业技术的重要手段,其中国家正面引导、企业的管理制度、媒体的宣传报道、个人强烈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等起着重要作用,以工匠精神引领的文化价值体系和促使工匠精神的制度体系建立,对个体工匠精神的养成有着直接的联系[39]。祝振强分析了“工匠精神”形成的内外因素,其中年功序列制度的实行促使老员工自觉地传授技艺,而长期就职于同一企业,专一熟练同种业务也有利于工匠精神的生成[40]。
二、工匠精神研究前瞻
尽管截至目前,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就整体而论,对工匠精神所做的研究还可更进一步。
(一)拓展工匠精神内涵领域研究
手工业时代工匠精神,自有它的魅力。在一定时空内,手工业经济仍然有乡村牧歌式的吟唱与守望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入世近20年的当今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工匠精神不再是拘泥于匠心独运的孤芳自赏,已经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匠精神,在供给侧改革和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具有更大的宏旨和更深远的意义。目前研究的相对较少,值得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角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对工匠精神内涵作进一步探讨。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工匠精神有其共性,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属性、不同职业或岗位的工匠精神各有其特性和特点。同一范畴的“精神”层面,如工匠精神与企业精神、职业精神、劳模精神等有何区别和联系?有学者涉足,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不够,值得进一步探究。
(二)加强工匠精神基础理论研究
学者对工匠精神的特征、价值、演变和传承等若干基础理论作了梳理,但还缺乏系统性;有分量的探讨较少,基础理论层面重复研究较为明显;硕士论文也仅有两篇,创新性的专著较少。对工匠精神流变历程分析较为粗略。对古代有关工匠的文献挖掘分析较多,对近现代和当代工匠精神的演变研究则较少,有的也不尽客观,许多方面还有待研究的深化。
(三)创新工匠精神研究方法
研究和培养一种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而全面工程,久久为功,不会一蹴而就。如何运用辩证唯物的思想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研究,如国有企业的工匠精神与私有企业的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传承方式有何区别与联系?在新时代供给侧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又如何在微观层面如员工层面、车间组织层面或工会等层面,促进工匠精神生成;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不止于理论,要加强实证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如何根据具体行业提出可操作的建议和措施等。改进研究问题的方法,工匠精神研究还会别有天地。
(四)拓宽工匠精神研究范围
就工匠精神而言,一方面横向借鉴研究过多且必言“德日”。显然这不够全面,如瑞士的手表和军刀,法国的香水和服装、美国的耐克运动品牌等,为何在全球范围内独领风骚?都值得拓宽研究探究。另一方面纵向研究过少。中国的工匠精神,尤其是手工业方面的工匠精神从未断绝,对先秦时代工匠精神条分缕析,成果可喜,而唐宋之后的成就则疏于整理和重视,否则“李约瑟难题”也不会产生。在“2025智造”背景下,呼唤“工匠精神”的复兴意识、重建意识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对近代、对建国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其本质、特征、理论依据和形成规律方面,仍然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五)扩展学科研究范围
从已有研究成果看,从人类社会学、历史学角度研究工匠精神还比较少见,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角度研究有所涉足但不够充分。目前对我国工匠精神的讨论集中在传统工匠精神的挖掘和评论上,理所必然,但视野还可以更宽阔,如从心理学角度看,专注忘我的心理特征与工匠精神之间如何联系?“谦受益,满招损”,谦逊之心对个人技术进步、企业百年发展有何驱动与引导?等等,不一而足。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目前工匠精神的研究只是个开端,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3-17)[2020-01-21].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3/17/content_5054901.htm.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0-01-2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曾伟.重塑“工匠精神”缓解制造业逃离[N].东莞日报,2011-04-11(4).
[4]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5]肖群忠.工匠精神及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6]钱闻明.基于行业标准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8(11):101-104.
[7]唐国平.“工匠精神”提升了企业环境绩效了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5):81-933.
[8]薛栋.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25):8-12.
[9]喻文德.工匠精神的伦理文化分析[J].伦理学研究,2016(10):45-48.
[10]姜汉荣.势之所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内涵解构[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16(12):9-12.
[11]闫广芬,张磊.工匠精神的教育向度及其培育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7(6):67-73.
[12]张迪.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6(6):69-73.
[13]莊西真.多维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剖析与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17(5):92-97.
[14]查国栋.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J].职教论坛,2016(6):72-75.
[15]杨子舟,杨凯.工匠精神的当代意蕴与培育策略[J].教育探索,2017(3):40-44.
[16]郭会斌.工匠精神的资本化机制:一个基于八家“百年老店”的多层次构型解释[J].南开管理评论,2018(2):95-106.
[17]郑刚,雷明田子.“互联网+”时代的新工匠精神与产品创新 [J].清华管理评论,2016(10):38-45.
[18]饒卫.工匠精神驱动精准扶贫:融合共生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7(5):45-50.
[19]李德富,廖益.中德日之“工匠精神”的演进与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6(7):46-48.
[20]孙清华.西方国家的工匠精神及当代传承[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41-44.
[21]蔡秀玲,余熙.德日工匠精神形成的制度基础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16(5):99-105.
[22]马永伟.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东南学术,2019(6):147-154.
[23]李珂.中国业制造业转型呼唤工匠精神[J].人民坛,2017(17):60-61.
[24]谭舒,李飞翔.供给侧改革石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应然发展逻辑[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2):28-34.
[25]王寿斌.我们的“工匠精神”是怎样丢失的[J].江苏教育教育,2016(6):33-34.
[26]杜连森.转向背后:对德日两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审视及借鉴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13-17.
[27]王国硕,吴戈.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6(10):85-88.
[28]丁彩霞.建立健全锻造工匠精神的制度体系[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15-120.
[29]祁占勇.工匠的文化认同及其实现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83-92.
[30]刘志彪.要“工匠精神”,更要“工匠文化”[N].新华日报,2016-07-08(15).
[31]方阳春,陈超颖.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对员工工匠精神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8(3):154-160.
[32]肖薇薇,陈文海.工匠精神衰微的现代性困惑与超越[J].职业技术教育,2016(25):13-18.
[3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4]夏张琳,马丹.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6):81-84.
[35]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53-56.
[36]朱永坤.工匠精神:提出动因、构成要素及培育策略 [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3-
141.
[37]夏果平,谭德礼.内在动力激发视角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5):61-66.
[38]叶桉,刘琳.略论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5(34):80-85.
[39]贺正楚,彭花.新生代技术工人工匠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J].湖南社会科学,2018(2):85-92.
[40]祝振强.“工匠精神”形成的内驱力与外因-日本“匠人精神”的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9(2):52-53.
收稿日期:2020-02-12
基金项目: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9年重点课题 (Azcj040);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重点项目(2019JYXM003)。
作者简介:王启俊(1974-),男,安徽六安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