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家村铁矿尾矿库安全运行的实践

2020-07-07张招荣田巨明

矿业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土工布矿浆尾矿库

张招荣 田巨明

(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山西 吕梁 033500)

0 引言

太钢袁家村铁矿属于太钢十二五投资新建的特大型露天铁矿山,设计年处理原矿能力2 200万t,年产铁精矿粉741.84万t,年排出尾矿量约1 458万t。选矿厂磨矿粒度微细,-0.074mm粒级含量的尾矿占到91.3%,无法满足利用尾矿进行筑坝的技术要求。

1 袁家村铁矿尾矿库简介

1.1 尾矿库简介

太钢袁家村铁矿白化宇尾矿库位于采场西北侧的近周营、白化宇村,距岚县县城约20km。尾矿库库址选择在距选矿厂约4km的白化宇村,初期坝坝址位于近周营村。尾矿库汇水面积10.4km2,

平均坡度7%,沟长约4.4km。设计采用废石一次性筑坝、分期实施的方案,筑坝方式为下游式。

设计尾矿筑坝采用废石一次筑坝分期实施的方案,尾矿坝与废石场相结合,第四期子坝采用了胶带排岩参与筑坝,成本大幅度降低。自2012年8月系统试车至今已稳定生产近7年,尾矿坝已堆筑至1 690m标高的四期坝。初期坝坝顶标高为1 630.0m,初期坝最大坝高65.0m,按废石筑坝坝高达到1 800.0m标高时,最终坝高250m。总库容约58 929.8万m3,尾矿库可服务约48.5年。目前已运行到第四期子坝,坝高达到125m,库容达到10 287万m3,为二等库[1]。

1.2 各期子坝简介

按照设计,结合生产运行情况,分11期筑坝,具体见表1。

表1 尾矿库各期子坝的服务年限及工程量表

图1 袁家村铁矿尾矿库纵断面图

2 袁家村铁矿尾矿库安全运行的实践

2.1 尾矿库安全改进简述

2018年为了提高金属回收率,磨矿粒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变细了2%,尾矿砂更不容易沉积和分级,干滩长度及坡度不能满足尾矿库防洪要求。2019年,通过加强筑坝管理、放矿和回水系统改进及在线监测系统的管理,尾矿库干滩长度稳定在350m以上,干滩坡度达到了0.8%,库水位上升速率减缓,安全超高控制在3m以上,尾矿库的安全控制度大幅提高。

2.2 筑坝管理

2.2.1 筑坝标准及材料

为严抓筑坝施工质量,确保四期坝施工按照工艺要求完成,依据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尾矿库四期坝施工平面图》、《尾矿库四期坝施工断面图》中“筑坝方法及材料要求”,完善了尾矿四期

坝筑坝工艺标准。

筑坝材料分别是废石坝体和反滤层。废石坝体:粒径小于2mm的砂砾含量不大于10%;石料粒径不宜大于1.0m;禁止耕植土、强风化石料等软弱岩、土料上坝。反滤层:反滤层所采用土工布规格为加筋土工布≥500g/m2;土工布与堆石坝之间设砂砾石过渡层,砾石厚度300mm;砂砾石可采用采场内破碎后的碎石子,碎石子粒级及级配:16mm占1.78%;16~25mm占70.59%;25~40mm占27.63%。

2.2.2 筑坝方法与标准

——堆石坝孔隙率小于35%;

——土工布铺设时沿坝轴线方向每隔40m弯折搭接200mm,土工布相接处热熔焊接,搭接不小于200mm,平台处土工布搭接长度不小于3 000mm;

——在坝体上游坡土工布外铺设厚3.0m黄土保护层,平台处保护层厚2.0m,黄土干密度应大于1.5g/cm3;

——阳坡梁段坝体施工前应清基,将坝下的耕植土层清除,并清除坝基下草皮、树根、淤泥及湿陷性黄土等软弱地层[2]。

2.2.3 分项工程进度计划(见表2)

表2 尾矿坝四期坝施工进度计划

2.2.4 统筹做好管道施工

2018年6月23日,阳坡梁段管道对与三期坝面放矿管道对接完成,开始放矿;11月9日第一组管道安装完成;11月22日,四期坝第一组开始投入使用;11月29日三期坝管道全部移到坝面;12月9日实现了一~四组分散放矿;12月16日,全长1 950m的管道移设全部完成,实现一~六组联合放矿。

2.3 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

2.3.1 改进放矿方式

通过对放矿方式进行改进,改变尾矿的沉积状况。2018年1月份开始,针对尾矿粒度进一步变细的现状,查阅《尾矿库手册》,尾矿沉积滩的坡度随矿浆流量、浓度、粒度以及在滩面流动的边界条件和库水位的高低、放矿方式等而决定。沉积滩面的坡度是尾矿浆分选的结果,尾矿浆分选由下述公式来表述,即:

vj/w≤1

(1)

式中:v—矿浆流速;j—矿浆流的水力坡度;w—尾矿颗粒的沉速[3]。

由公式(1)可见,尾矿沉积速度与矿浆流速成反比。决定从降低尾矿浆流速入手,对现有的放矿管和放矿模式进行改造。利用一个“四通”管,将原有的§159mm管道细分为三根§108mm管道,放矿口由原来的6~7个增加到18~20个,矿浆沉积面积增大到原来的三倍,矿浆流量和流速大幅降低。放矿方式上,原来采用放矿主管道—分散放矿管的组合形式,分成六组,共计63根放矿支管,放矿时采用单组放矿的方式,开启改组内5~6根放矿支管。该放矿方式存在支管间距近,存在严重的汇流现象,由于单根管流量较大,滩面上矿

浆流速大,尾砂沉积时间短,导致干滩上升速率慢,每月上涨速率保持在0.5~0.7m,且滩面上常出现深度1m以上的冲刷沟,对起滩效果不利,干滩坡度维持在0.5%左右;单组放矿不均匀,需经常调整放矿支管位置,耗费人力、物力,对生产组织不利。针对这一现象,将单组放矿改变为多组联合放矿,大大增加放矿支管的间距,避免了大范围汇流现象,使尾矿浆在坝內坡前有充足时间沉积,滩面上沉积的尾砂量提升到60%~75%,使得库内干滩、滩面坡度稳步提升。近年来尾矿库库水位、干滩顶上升情况见图2,尾矿库干滩运行参数见表3。

图2 近6年袁家铁矿白华宇尾矿库库水位、干滩顶上升情况

表3 袁家村铁矿尾矿库近年干滩运行参数

2.3.2 改进回水方式

通过改进回水方式,提高尾矿库回水利用率,库水位上升速率降低,延长溢洪塔的使用寿命。袁家村铁矿尾矿库在库区内溢洪塔周边设置回水泵船,使用4台额定功率22kW、500m3/h的回水泵,最大回水量为每天4.8万方。日常回水时接通电源、采用回水泵电动回水,开启1至3台回水泵。该回水方式需长时间启动回水泵电机,不但影响电机使用寿命,而且电耗较大,是尾矿作业区电能损耗的主要来源。2018年3月份,利用“虹吸现象”原理,对4台回水泵出口管道改造,实现自吸回水,每台泵自吸流量达到420m3/h,改变了以往电动回水时,由于流量太大,消力池水位不好控制而导致启停泵频繁的缺陷,运行更加平稳,回水率稳步提升。库水位全年上升3.89m,尾矿库回水不用电,全年又节约电耗15万kW·h,更加环保。近年库水位、回水率情况表见表4。

表4 袁家村铁矿尾矿库近年库水位、回水率情况表

经过准确判断,并与施工单位沟通,优化了溢洪塔封堵方式,减少封堵施工次数。每次水位距离封堵沿50cm时,提出预警,开始支模,水位距离封堵沿30cm时浇筑混凝土,既满足尾矿库汛期泄洪要求,又满足生产要求。2019年全年封堵2次,比2017年减少7次,比2018年减少1次;加高比2018年减少2.1m,见表5。既减少施工措施费用,又减少了联结缝渗水的风险,有效延长了溢洪塔的使用年限。

表5 2#溢洪塔近年封堵情况

2.3.3 在线监测系统管理

依照国家规范,袁家村铁矿联合山西博华科技有限公司,完善了白化宇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坝体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库水位监测、干滩滩顶高程监测、降雨量监测及库区视频监控五项内容。

坝体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采用GPS系统,基准点布设在尾矿作业区办公室北侧,12台GPS监测桩布置在1 690m坝面上。库水位监测采用超声波液位计,在2#溢水塔塔身安装有1台。滩顶高程监测采用干滩传感器,在坝内坡共布设3台。降雨量监测采用容栅式雨量计,设置在尾矿作业区办公室北侧。库区视频监控采用球形摄像机,分别在坝顶、坝东、坝西、坝下游及溢水塔、消力池区域布设有9台[4]。在线监测设备平面布置图见图3。

现场采集的各项监测数据利用有线、无线传输的形式传输至终端服务器上进行统计、分析。在线监测系统自动运行,24h不间断统计、处理监测数据,监测项目超标时具备预警、报警功能。

2019年通过对电缆桥架支撑的改进,将坝体位移和沉降信号传输改进为不受雷电干扰的光缆,大大提高了监测系统的稳定性,故障率降低了90%左右。

图3 袁家铁矿白华宇尾矿库在线监测设备平面布置图

3 结语

袁家村铁矿始终坚持科技进步求发展的主线,积极加强和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合作攻关,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创新性开发出微细粒铁矿全寿命废石筑尾矿(库)坝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积累了废石筑坝条件下尾矿库生产、运行的宝贵经验,为类似矿山的建设及发展新添了可参考、借鉴的模式。

猜你喜欢

土工布矿浆尾矿库
矿浆浓度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某铁矿山尾矿库回采工艺设计实例
聚丙烯针刺土工布及其复合土工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广东某地高岭土磨剥试验研究
长期运行尾矿库的排渗系统渗透特性的差异化反演分析
排水暗管滤层土工布的水力性能与其孔隙结构关系的研究
高硅低铁锌焙砂中性浸出—液固分离试验研究
某项目矿浆管道结构特点与长输矿浆管道安装技术
筑牢尾矿库安全防线
丙纶长丝非织造土工布的性能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