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雨课堂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2020-07-07许蓬娟李春深谭俊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天津301617
蔡 青 许蓬娟 李春深 周 涛 张 帅 谭俊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天津 301617)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下,将在线网络教育与面对面教学灵活结合,使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达到优势互补[1]。近些年来,完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基于传统课堂教学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混合式学习,是目前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2,3]。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微信平台辅助生理学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微信公众平台能实现移动学习,增加与教师互动沟通,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4,5]。本课程组自2018 年2 月开始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基础上尝试增加雨课堂授课,弥补了微信平台辅助授课的一些不足,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本研究将应用这一混合式教学实践做初步总结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高校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的必要性
1.弥补授课学时不足的限制
生理学是医学生必修课,经过多年课程改革,中医专业由原来90 学时已经缩减为72 学时(理论54 学时),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随着课时数减少,任课教师在有限学时内很难清晰、系统地讲授本课程的难点、重点,学生理解整个生理学知识体系更加困难。微信平台和雨课堂能够做到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弥补了授课学时的不足。
2.实现师生间实时有效互动
我校医学专业合计多达20 多个班级,本教研室教师数量有限,只能选择合班授课。往往一个教师要面对100 多名学生,师生间有效互动不能展开,难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很难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能真实把握学生对课堂所授知识点的掌握理解情况,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师生之间课下交流和移动学习;利用雨课堂可以实现课上、课下整个教学过程的全程互动,真正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实现了师生之间无障碍沟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利于学生预习和复习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是不可分割的。生理学中大量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果学生没有听懂某些知识点,将影响后面相关知识点的掌握。针对以上情况,任课教师能做到的只有经常在课堂上提醒学生及时预习、复习,或者在课堂上仅仅提问个别同学和简要回顾重要知识点,效果并不理想。混合式学习,突破了时空的概念,只要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即时接受教师雨课堂所推送的预习和复习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预习和复习。已有研究提出,雨课堂基于PowerPoint 和微信,针对师生互动不顺畅,数据收集不完整,在线教育不落地等多个问题进行了集中解决[6]。混合式教学实现了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相互借鉴,进而能达到教与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研究方法
2018 年2 月~7 月选择2017 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127名学生)作为对照班;2019 年2 月~7 月选择2018 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125 名学生)作为实验班。
实验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雨课堂和面授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班应用微信平台辅助课堂教学模式[4-5]。各学期末利用学校试题库系统随机组卷,选择难度、区分度、内容效度相当的试卷分别进行期末考试;主观题由教师流水评阅,客观题和总分由读卡机读取计算;应用SPSS23.0 软件对期末成绩、及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4-5]。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了解融入雨课堂后学生课堂反应和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与效果。
三、研究方案
在多年微信公众平台辅助生理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我们结合雨课堂的特点,进行优化与改进,搭建出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雨课堂的混合式生理学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实践开始前,由任课教师统一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雨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的专题培训,让学生对雨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相关功能和使用方法有明确认识[1,5]。教师向学生展示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指南并解决学生提出的相关疑问,确保每一名学生知情同意参加本课题研究。本研究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十版《生理学》第二章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为例,说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课前预习课件的推送
针对本课程,我们建立了完整的生理学预习课件库,这样教师提前2-3 天利用雨课堂群发功能可以把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课前预习课件,如相关生理学MOOC 视频、习题、语音等推送到实验班学生手机端,教师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可进行实时统计;学生对于预习课件中不懂的知识点予以标记,便于教师上课时进行针对性解答,学生也可登录微信公众平台留言,由教师在线解答,这样师生间课下的互动交流显著增加。
2.混合式教学课堂环节
在混合式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活动主要是辅助学生开展学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指引、答疑解惑。教师是把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让位给学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课堂上进行扫码签到、做不懂标记、弹幕、参与随堂测试等环节[1,7]。教师授课之前,在PPT 雨课堂菜单下点击“开启雨课堂授课”,用智能手机微信扫一扫,输入验证码PPT 上呈现二维码,即可开启雨课堂。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课堂,这样教师就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7]。针对学生的预习报告和不懂标记,任课教师利用板图展示极化、去极化、反极化、超极化和复极化等本知识点难懂的电生理学名词。在面授课堂上,教师的PPT 会即时发送到学生手机端,学生可保存课件及进行课程回顾。为充分了解学生课堂掌握情况,教师可通过“雨课堂”提供的课内限时习题功能向学生发送之前设计好关于细胞生物电现象的10 个选择题进行测试。通过雨课堂软件展示的柱状图教师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凭借雨课堂提供这些信息,教师能够准确了解学生掌握理解本知识点的情况,课上及时解决学生疑难问题,尽最大可能将每次课知识点在课堂内予以消化。
3.混合式教学的课后提升阶段
(1)课后信息反馈
雨课堂能够提供整个教学活动所有的教学数据,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料,包括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出勤、课堂互动、随堂测试等[1]。教师将这些数据能够进行下载和分析,利用这些反馈信息教师可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对于“预警”学生,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应该予以个别指导。因此,有利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与反思,提高课堂效率[6]。
(2)课后复习提高
课下自由时间,学生可随时查看已保存的课件,巩固细胞生物电现象主要知识点。教师根据雨课堂提供上述课堂小结等教学信息,针对学生不懂和易错题的知识点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集中解答并发布细胞生物电现象方面复习试题。另外利用雨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群发功能通知全体学生查阅关于膜片钳文献和应用,以拓展学生电生理方面知识,组织学生对所布置任务进行交互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电生理知识兴趣。所以,雨课堂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可以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等,让教与学更加明了[6]。
四、研究效果评价
在教学改革实践和学生随访中发现,在微信平台基础上融入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使学生出勤率、抬头率显著增加;调动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课堂上更多时间用在难点和重点上,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回答问题更积极,与教师配合更默契;课下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能够充分挖掘其主动学习的潜力,为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对期末成绩和及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实验班学生期末总分和客观题分值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经t检验呈显著差异(见表1);实验班学生及格率远高于对照班,经卡方检验呈显著差异(见表2)。
表1 生理学期末成绩平均分比较( ±s)
表1 生理学期末成绩平均分比较( ±s)
表2 生理学期末成绩及格率比较 人数(%)
五、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期末总成绩和客观题分值,并且及格率显著增加。这些改变可能是教学中通过引入微信公众平台和雨课堂,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关。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理学的主动参与性,还能拓宽学生创新性和能动性思维,增强学生应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有研究表明在雨课堂平台的支持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显著提高[7]。我们前期研究认为应用微信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符合学生意愿而且卓有成效,学生通过平台能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随时能得到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个性化辅导,增强了生生、师生间的知识和感情交流,并且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5]。雨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只需利用PPT、手机和校园网络即可实现,在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中,这些条件完全具备,并且我校为师生免费提供20G 流量,足够保障授课班级混合式教学的正常开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雨课堂能够提供整个教学活动所有的教学数据,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因此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和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二者可以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