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说理技巧之 援事立理

2020-07-06纪孝焰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私欲磨难论据

纪孝焰

在议论文写作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不会说理。考试时,由于时间紧、压力大,作文往往是论点和论据的罗列,简单肤浅。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说理的方法,文章不深刻,没说服力。

其实议论文的说理方式很多,如因叙带理、援事立理、析象透理、引言证理……所谓“理”,一个层面是指“事理”和“情理”;另一个层面是指“哲理”。只有把“事理”和“情理”提升到“哲理”的层次,文章才会有深度、有质感。能在平常事例中翻陈出新,才能获得阅卷者的青睐。下面谈一下“援事立理”在议论文写作中应如何使用。

一、排比叙例法

排比叙例,就是在写作中运用排比的手法对例子进行叙述的一种论证方法。它既能使笔墨经济、语言干脆、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又能使素材丰富、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在选材时要精炼准确,一针见血,力求立体丰富,揭示共性,紧扣观点,避免空洞。

示例:“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了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来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都是由感情亲疏导致的”。(《“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赛总决赛》,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这个片段运用排比说明李牧等人的悲剧是由感情亲疏造成的。论证了感情对事物的认知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既能起促进作用,又能起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在认知事物时,不能“以情用事”,要冷静客观,这样才能不因情误事。

二、例后解说法

例后解说,就是叙述完事例后要予以分析,不能以例代议。常用的有分析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因果分析法);列举正反两种事例形成对照(正反对比法);对事例进行归纳,点明论据包含的道理,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归纳法);对所举事例多侧面多角度地分析或作纵向的剖析挖掘体现事例的本质意义(意义分析法);对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联系实际突出论点的现实意义(引申类比法)等。

示例:磨难能够历练人,让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打压,顽强抗争,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杜甫一生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能在这样的痛楚中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那是因为他对痛苦的淡然,才能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璀璨人生!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便是另一片蓝天。(因果分析法,话题“磨难,能历练人生”)

由果溯因进行分析,正是因为贝多芬等人不屈服于命运、不被失败吓倒,坚定信念、努力拼搏,才谱写了自己辉煌的人生,从而论证了磨难能历练人,让人生绽放光彩的观点。

示例:“虎父犬子”的现象,在历史上数不胜数。蜀主刘备,一代英豪,儿子刘禅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名将周瑜,足智多谋,儿子周胤却荒淫自恣、终遭流放;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十四个儿子却无一成器;名相寇准,智慧过人,子孙却骄奢淫逸,沦为庶人……这些“犬子”们,躺在父辈功勋的温床上,自我放纵,不思进取。他们不懂得,只有自立自强,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无论出身如何,我们都要靠自己编织未来。(归纳法,话题“自立自强”)

归纳概括分析得出了刘婵等人的共性是“躺在父辈功勋的温床上,自我放纵,不思进取”,以致一生毫无建树的结论,从而呼吁“自立自强”,要靠自己编织未来。

示例: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静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楚霸王项羽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正反对比法,话题“沉稳从无欲而来”)

以诸葛亮和项羽等为例,正面肯定“无私欲”对沉稳性格的作用,反面批判“有私欲”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假设说理法

假设说理,即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推理出来,让读者信服。在分析中,所举例子是正面的,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进而证明原论点是正确的。如高中教材《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反例正说;《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正例反说。

示例: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為镜”,在别人的批评中认识自己,才能成为一代名君。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反而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认识到自己任性、奢靡的缺点并加以改正?又哪能成为千古风流人物?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话题“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通过假设分析唐太宗若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哪有“千古风流”“太平盛世”来论证只有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援事立理的排比叙例、例后解说、假设说理这三种方法,在运用时可根据具体的材料选择。对于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明确:分析的目的是为使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具说服力。

猜你喜欢

私欲磨难论据
夜里的光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文学里的磨难:经历终将变成铠甲
探讨王阳明借用“树”与“根”对“致良知”的阐释
希腊神话的内在文化精神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