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2020-07-06刘娟娟
刘娟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灌输式”教学弊端日益引发关注,如何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课教学实践中,成为新形势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出发,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特点和优势等,以人音版为例,重点研究论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初中;音乐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054-01
音乐是初中学段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音乐的艺术熏陶,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让学生树立健康的艺术审美标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弊端逐渐凸显,沉闷、乏味成为学生厌学、弃学甚至抵触音乐课的主要原因,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意识和能力。所以,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发展趋势。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概述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的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通过卡尔·奥尔夫的长期摸索与实践,其探索出了一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倡导教育要回归人本理念,教学实践要诉诸感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本形体动作与旋律训练相结合,要求学生借助肢体动作和节奏等要素,对音乐艺术进行最直接、最本能的感知和表达。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优势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依然局限于应试教育层面,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很多教师依然采用单一的教学法,注重对相关音乐理论的灌输式教学,从而忽视了向学生渗透和传递“以人为本”“艺术本真”等音乐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按部就班对音乐作品进行示范教唱,对其中涉及的音乐知识进行机械讲解,导致学生缺乏思维感知与深入理解,自然也无法与音乐作品产生直接的情感共鸣。
相比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并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倡导音乐要回归人本,所以能够在凸显学生差异性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学生投入到对音乐艺术的感知、理解和体验、表达中,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一)联系生活,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音乐的本质是对人们现实生活中各种情感的加工、抒发与表达,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音乐要回归人本”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接地气的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带着激情和感知,自行演唱歌曲,体会其中的生活情趣。
(二)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初中学生朝气蓬勃,但有些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内敛,不善于表达和表现自己,所以师生难以配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要积极渗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思想,创新教学手段和过程,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直观和具体的课堂交流情境中,学习音乐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伏尔加船夫曲》时,教师可通过视频等方式,为学生介绍《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相关的音乐素材和背景知识,让学生在欣赏艺术过程中,体会船夫们饥寒交迫以及忍辱负重的生活,进而通过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体会和理解。
(三)即兴表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即兴表达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点和核心之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肢体语言呈现音乐节奏,比如,乌孜别克族载歌载舞的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肢体语言表现欲望。
随着课堂中音乐节奏的起舞,很多学生更愿意参与到音乐情感的表达中,在课堂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对歌曲进行重新设计,根据歌词大意即兴表演,在互动交流和即兴表达中,让学生强化自己的音乐体验。比如,在教学《喀什的春天》时,就可让学生根据歌词大意描述设计新疆风情音乐氛围,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也可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流行歌曲、传统歌曲等,强化学生的节奏表达能力、肢体语言表现能力以及情感体验能力等,如《故乡的云》《涛声依旧》《弯弯的月亮》等都是一些经典的音乐曲目,教师可让学生在节奏化的表达中,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歌曲进行创新化改编,结合四四拍的教学内容,在实践中探索音乐艺术的魅力,结合声势律动,强化对节拍的认识,进一步增进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四、结束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是创新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让學生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学的本质作用,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激活音乐课堂教学活力,让学生带着激情、带着兴趣和带着思考欣赏音乐,展示音乐,体会和感知音乐,提高教学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琼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0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