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程实施中的实践

2020-07-06杜刚

读写算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课程实施实践核心素养

杜刚

摘 要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是以“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它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同。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将成为指导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而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实施;实践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047-02

在最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框架》中第一次提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认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科学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学生通过普通高中阶段的化学教育,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即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正引导基础教育走向更高的高度,一线教师要走向这个高度,需要在自己的实践上进行扎扎实实的思考。这就意味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对高中化学教师而言,也意味着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既要关注其理论角度阐述的内容,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理解。

一、从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制订教学与评价目标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必须以化学核心知识的建构为依托,并在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使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是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所以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既包含三维目标,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更全面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参照,不可盲目超纲,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循序渐进,设计时既要全面关注化学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巩固,过程与方法的关注和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又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三维目标到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升华。

二、设计可操作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设计合理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还可从实验过程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实验探究既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素,又是综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动手动脑、实验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和讨论学习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相关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做到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和逻辑严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注重宏微结合,建立和发展学生的转化观和守恒观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宏观变化和性质,其结构、变化特征、规律等都可以用相应的化学符号来表征。一方面,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规定了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层级要求(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另一方面又要求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基本的化学符号表征中解读出它们的宏观意蕴和微观意蕴。因此化学学习过程,常常需要以实验为手段获取宏观现象并从微观视角探讨其本质,或对基于微观或模型分析推理的结果通过实验手段进行证实或证伪,从而得出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或相关理论,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表征的学习思维。

四、精心设计教学,善用模型建构,引导科学推理,启发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综合分析、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组成,也是高考试题中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化学教学中借助于模型认知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显,加深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复杂联系或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和认识。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运动科学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运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五、弘扬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项目组研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化学教学需要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在体现化学应用价值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具有正能量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教学中尽可能创设与绿色化学有关的,生活生产中常见的、形象生动的、以引起学生一定体验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如在课堂介绍化学电池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使用后回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技术,发明出高效环保的高能电池。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能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品质,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素质教育发展的积极探索和正确解读。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性的化学知识上升为对学生化学学科理念的灌输和培养,考验着一线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化学课程实施中,需要各位教师认真理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中所包含的化学学科观念的内涵,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学科观念体系。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文献阅读、反思教学、整理和汇编文献、学校科组研讨、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同时,教师绝不能对“核心素养”的学习持排斥的态度,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接纳“核心素养”;并积极地反思“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主动地在实践中探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当然,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对照“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通过自学、培训、实践、反思等方式查缺补漏,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水平。在阅读国内教育专家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论文的时候可以发现:很多专家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理解和阐述在发生着变化。这很正常,“核心素养”对于国内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无论是专家还是一线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都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笔者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一直在动态发展着,由原来对“核心素养”的陌生、困惑甚至排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开始转变自己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核心素养”确实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从教书走向育人指明了践行的方向,使笔者更加积极主动地、自觉地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面对新高考和新课程的到来,教学实践中积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更新理念,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重新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课程实施实践核心素养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