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论”理念下户外游戏的思与行
2020-07-06赵莉
赵莉
摘 要陶行知从其生活教育论中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教儿童就是儿童之间的对话,教的主体和学习者都是儿童,有共同的语言,脱离了成人文化的痕迹,在自发、主动的环境中获得发展。所以,户外游戏“野战区”与生活巧妙结合,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再现周围生活的游戏,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个性化、认知发展及语言发展等有独特价值。本学期我园在“野战区”进行户外自主游戏,进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性。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生活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A,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04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户外自主游戏充分给予了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力,在户外环境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生活的游戏。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正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情景,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游戏活动中获得了积极发展。
一、解读户外自主游戏之问题
(一)自玩现象,缺乏互补
“野战区”孩子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有拿机关枪做特种兵的、有拿手榴弹(沙包)掩护自己的团友、还有护士护送伤员的……小山坡上传来一阵阵吆喝声和欢笑声。这些都是小朋友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可在一开始的游戏中看到的自我扮演,与其他幼儿并没有太多的交流。
(二)材料过少,缺乏挑战
在户外自主游戏材料的投放上,总会有一个疑惑:幼儿人数较多,可材料较少,由于材料的提供导致幼儿每次选择装备的时候总是跑过去“抢”。如对于动作较慢和内向的幼儿来说,每次等到他们去选择装备的时候就几乎没有了,对于材料的选择性也少了。这些幼儿就会觉得无法进入游戏,久而久之就会对“野战区”失去兴趣。
(三)角色不明,缺乏深度
如在“野战区”一段时间了,有的幼儿在游戏前知道自己是哪一队的?队友都是谁?可当真正游戏时,有的幼儿就不分自己的队友,经常把自己的队友打伤。大班上学期幼儿有一定的角色意识,但更换角色频繁,游戏目的性不强,还存在着中班的特点,需要老师不断地引导。
二、探索自主游戏的思与行
陶行知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小孩子队伍中最进步的小孩子。”让幼儿教幼儿,幼儿更容易理解,还能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互相合作,结伴而行
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老师常让孩子自主结伴游戏。幼儿与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游戏,增加了互相合作机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的体验。例如,他们在你来我往中,学会用礼貌语言与同伴交流,“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吗”“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逐步学会与人交往。
(二)互相交流,学会协商
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习协商,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技能。如,豆豆和希希兴致勃勃地冲到一把机关枪前,豆豆不断念叨:“是我先来的,今天我是小小解放军。”希希也不甘示弱地說:“我昨天就想好要来的!”这样的争执持续了三四分钟,豆豆眼泪唰唰唰地流了下来。看着豆豆掉泪,希希说“我们商量一下”。听到有了商量的可能,希希说:“要不今天你让我先当,明天我让你当!”“好!”接下来的游戏中,豆豆玩得非常开心。
(三)从幼儿出发,突显角色游戏
1.适时介入,促进发展
户外自主游戏仅仅作为幼儿的随意游戏是远远不够的,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老师成为他们共同游戏的朋友、伙伴,或者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假如老师顺应了孩子的需求,整个户外自主游戏就会变得相当活跃,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懂得一些道理、体会一些情感。
2.借助情境,进入角色
让幼儿在熟悉的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游戏,从而对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感兴趣,也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进行游戏,应该在这个区域里面限制人数,增加材料的多样性,以免让幼儿失去兴趣。
大班幼儿有参加社会游戏活动的经验,对自己的喜好、强项比较清楚,在活动中角色选择选择上较果断、灵活,但有的幼儿由于经验缺乏,在选择角色时目的不明确,有盲从、茫然表现。如,在游戏结束后可以让幼儿分享自己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然后再通过视频让幼儿多了解各种角色,增加知识面让幼儿在游戏时有更多的选择。
早在上个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儿童教儿童”的主张,明确表示对幼儿同伴资源的重视。幼儿与同伴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游戏等既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总之,户外自主游戏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意愿游戏。把握幼儿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加以引导,这样的游戏会更生动、更受欢迎、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严丽珠.浅谈“野战区”游戏活动之问题与解决策略[J].学术探讨,2016(1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