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措施研究
2020-07-06王淑玲
王淑玲
【摘要】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对于未知的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一特性,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合理常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导入,给学生们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和思考,增加学生们的探究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笔者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创设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080-02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够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还能够对他们的思路进行整合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构建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他们带着期待进行阅读,进一步的去了解阅读内容,产生思考。
一、构建开放式问题情境
开放式的问题,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更加踊跃的进行思考。从原本的学习模式中脱离出来,发散思维,有更强的自由性。
比如说,在学习了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课文之后,语文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考查他们的阅读水平。“《陋室铭》和《爱莲说》是两篇古文,两个作者通篇都在表达自身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不论是从文字描述还是文章结构来说,都是两篇上乘的佳作。如果两者作对比的话,大家更喜欢哪一篇呢?”有的学生说喜欢《爱莲说》,因为作者在里面表达出了一种生活于浊世,仍旧向往清白的高尚情操。其中更诞生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将莲花正直、高洁、清高、质朴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能够深刻的被作者的情绪所传染,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将作者的高洁情操展现出来;有的学生则喜欢《陋室铭》,被作者安贫乐道、依然自在的性格所吸引,只要精神世界丰富多彩,那么物质的“陋”反而是一种“德馨”。
二、构建联系式问题情境
联系式问题,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提问,将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构建这种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消化原有只是,完成知识的同化,实现知识的有效串联。
比如说,在学习《散步》这一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就可以等学生们阅读完成之后,提出问题:“大家在之前也学习了《秋天的怀念》,讲述的也是亲情,表达了作者对于亲情的无限眷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存在着哪些差异呢?”通过学习和阅读,学生们找到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正如教师所言,作者都是以亲情为切入点,以景色描写,衬托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不同的是,在《秋天的怀念》,是发生在秋天这个落叶飘零的季节,凸顯出了作者当时的痛苦和无奈,后又以描写菊花的蓬勃生命力,交待了作者由痛苦到坚强的心境变化。这篇课文充满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无尽怀念和悔恨。而《散步》,将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田园风光,展现了作者一家人浓厚的深情,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颂扬。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们将两个独立的课文联系在一起,进一步的去感悟亲情。
三、构建矛盾式问题情境
设置矛盾式的提问,让学生从原先的认知框架中跳脱出来,形成鲜明的认知冲突,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比如说,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来描述孔乙己,说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得将要讨饭了。幸而他习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坐不了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一齐失踪。这段话之中的孔乙己是个什么形象呢?”大家从小就受到的教育就是勤奋上进,努力拼搏,这段描述中的孔乙己对于学生而言,是个十足十的负面形象,大家自然不会对他有好感。学生们心中对于善恶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教师不能够干涉,但是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挖掘孔乙己的多面性。其实在反复诵读之后就会发现,孔乙己这个人物本身并不坏,反而是善良单纯的,但是碍着读书人的架子,过于清高,以至于被当时的环境所抛弃。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突破学生的传统认知,让学生的思想不仅仅是停留在非黑即白上,而是能够对世界产生更多的思考,对人生百态有更深的感悟。
结束语
不论是构建什么样的问题情境,其本质都是希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技能。语文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自我,完善自我,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情境,让他们了解到语文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常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以初中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6):21.
[2]潘婷婷.创设问题情境,打造阅读教学有效课堂——《课堂故事》读后感[J].新课程·中旬,2014(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