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0-07-06刘建清张安民赵权斌杨国颖刘硕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劳动力城镇化人口

刘建清 张安民 赵权斌 杨国颖 刘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006-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结构出现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城镇化、老龄化和逆城市化等三个方面。职业教育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为贯彻落实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全面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抓手,解决因农村人口结构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而促进我省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现状分析

甘肃省深居内陆,受多因素影响,经济欠发达、农村教育落后,城镇化进程中转移人口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普遍较低,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进而制约了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低文化素质(文化、职业能力)的转移人口难以立足于城镇,最终演变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文化和就业能力等)是城镇化和农村振兴必然要求。

我省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目前城镇化率仅为44.69%(专家分析,到2030年我国农村城镇化率将达到66.00%-69.63%之间)。我省根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了《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加快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加大城镇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力争到2020年我省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0%。为了完成我省城镇率的即定目标,需要加大农村现代职业教育,使我省城镇化水平超高质量方向发展,不仅能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而且还能站得住脚。

要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使其能够稳定地立足于城镇,就需要下大力气发展农村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电商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而当地非农就业人员和就地转移的农民是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主要人群,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成败(因为他们是转移过程中的主力军、中坚力量)。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人口往返于在城乡之间,随着交通的发展,这种流动越来越频繁。随着服务行业及现代工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才能融入和立足于城市发展体系中去,从而降低“返农率”。

2.构建农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城镇化发展

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中,要结合当地产业需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农民设计培训内容和职业教育课程,特别要利用现代息技术,使一部分农民工既懂生产又懂营销(利用电商技术等)。着力打造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属性的分层、分类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吸引农村富裕劳动力、准农民工、农业工人、失地家民等接受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

3.做好涉农专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新农村的振兴和发展,现有的涉农专业及生产技术已无法适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要求,也不能满足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根据农村发展实际需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将城市职业教育资源引入到农村职业教育中来,将教育程度相对低的劳动力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转入到发展水平较高的产业中去,让农民有更多的选择,拓宽农民的收入面。城市职业院校根据对口专业与农村职业学校职关办学,优质资源共享,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一些涉农专业进行升级改造,面向市场,培养适合现代农村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4.搭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因非农就业和就地转移的农民是城乡转移中的主力军,也是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骨干。镇政府及县政府应统筹全局,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农民工输出地实行转移支付补贴,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为长期技能培育提供经费保障。另外,应积极创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团体和农民工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五位一体的技能培训体系。在具体培训中要有针对性,如对非农就业者应放在提高其技能层级的培训上;对于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外,还应当响应国家战略职业教育扩招100万,给予其继续升学机会和权利,以实现其人生梦想,真正达到职业教育纵向衔接。

5.努力提高“新市民”的整体素质

农村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时,除了开设专业技能类课程外,还应开设人文素养或思想类课程,为转移人口成为“新市民”做好必要准备。如开设城市文化、生活教育课及心理健康教育课,使转移人口改变传统“外地人”的自我定位,消除步入城市的身心压力,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和城市工作,成为真正的“新市民”。

6.以高职业教育缓解农村人中老龄化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输出(含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等)致使农村出现了农民荒、劳动力短缺及老年农业等现象。“养儿防老”、“以地养老”已成愿景,严重影响着我国新时代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了应对来势汹猛的农村老龄化,缓解农村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现代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民的职业化,使他们成为专业型、技能型的新时代农民,这也是农村振兴、农村现代化长远发展的需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訓可大大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进而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避免大量老年人“返农劳动”的现象。

7.职业教育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市、地区和县的职业教育是直接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立足区域经济需,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文化、职业等)、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作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目标和长远目标。因县域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发展县域职业教育,以此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只有方能促使县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进而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打赢甘肃精准扶贫攻坚任务。

8.困难与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以我省有望成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布局,抓好落实好农村现代职业教育,为即将到来的城镇化储备人才,储备高质量的生产劳动力。 我省位于祖国中西部,交通不发达,经济和教育都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还相对较低,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大力培养本土旅游人才(利用职业院校),充分利用我省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打造以旅游业为主体的新城镇,提高我省城镇化率。

猜你喜欢

劳动力城镇化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