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素养为本”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2020-07-06赵晓霞郭承育钱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素养为本二氧化硫化学教学

赵晓霞 郭承育 钱鹏

【摘要】本文基于“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通過对二氧化硫具体教学设计案例的呈现和剖析,探索以“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落实的有效性以及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素养为本  化学教学  二氧化硫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174-01

1.教学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已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课程的主要理念: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今后学生的社会生活需要,帮助学生领会化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尤其是要聚焦人类目前遇到的关于社会层面中与化学相关的重要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决断力以及社会担当感。

以此思想为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以当地某天的空气质量报告为情境导入,在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其中有一项就是二氧化硫,旨在告诉学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此来引导学生追问: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怎么就单独将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比率挑出来作为空气质量参数,进一步思考,是不是二氧化硫浓度的高低会对环境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来源有哪些?二氧化硫具有哪些性质?让学生带着一系列问题融入课堂中,通过本节课对二氧化硫进行全面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会用辩证思维的眼光看待二氧化硫,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与二氧化硫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对如何有效防治二氧化硫污染空气进行积极的讨论,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教学内容分析

2.1 课标分析

在新课标中,对于“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有如下的规定(如表1):

板块重点内容要求和学习目标建议以及学习结果要求:

化学必修1 主题2无机物的基本了解和用途 2.5 将具体实验和例子应用在对氯、氮、硫和关键化合物的认识上,探究其在应用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1)相关实验设计:含硫物质在不同价态下的的运动转化;某些含硫物质(如硫、二氧化硫、硫酸等)的性质;浓硫酸的特点及性状;(2)研究探讨:以含硫、氮等物质的特性和相关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转化出发,探究酸雨和雾霾的形成过程及解决方法,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可用的具体操作,解决相关社会热点(如整治酸雨和雾霾、净化水体资源、加强食品安全保护等)。

2.2 学习情况阐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二氧化碳及其性质的内容,同时可以运用其性质来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类比学习。之前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也可以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可以分析化合价的角度出发,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及还原性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获取和加工,同时也掌握了相应量的设计实验的基础知识,但是以上能力对完成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还有一定的难度。在社会意识上,由于媒体的负面宣传,学生较多关注的是二氧化硫的不良应用,对其用途关注较少,在本节课中应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二氧化硫,关注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3.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目标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只是一个指示牌,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教学目标,则要采取相关措施对教学过程、内容进行评定。所以应该对每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达成进行实时的诊断和追踪,从而使得“目标、教学、评价”互相融合贯通并促进,教学目标不仅要明确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完成度,同时还要加入评定规则进行评价。

4.教学情况反思

高中化学学科所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独一无二的。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更侧重要求学生通过长期的积累与学习,方能拥有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一过程,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无论是在课堂中的引导与学习还是问题的攻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普遍性,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的身心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王宝斌.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三大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9):1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猜你喜欢

素养为本二氧化硫化学教学
“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素养为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化学学科“素养为本”的教学实践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显色法快速检测10种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基于“素养为本”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尝试和反思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