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七下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

2020-07-06徐赛儿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老街

徐赛儿,宁波市兴宁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名教师,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全国中考命题评估语文专家组成员。曾荣获“全国课改实验区课堂展示”教学创意奖和教学效果奖,部级优质课、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等,执教各级公开课和做讲座逾百场,主持或参与了多个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及多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课例等三十余篇。

(以下学生均来自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文中不再标注。)

一   围绕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

老街

◎103班   汪琢尔

这是一条并不长的街,走着走着就到了尽头。透过城壁上留下的老字号商铺,依稀能看出昔日的繁华。

沿街的两旁是木制二层小楼,一楼的活动门板被主人洗得发白。白天,门板被卸下,主人摆出小铺,兜售旅游纪念品,张罗着特色小吃。傍晚,门板重新装上,整条街开始歇息。青幽幽的石板路伸展着,忽然就筑了三两逼仄的青石阶,爬了个小坡,沿阶而上,立了个月洞门,登时眼前豁然开朗,原来到了城门之上。

老街住家屋檐下常年悬挂的海螺盆景给老街添了不少生气,有的住家小院长年虚掩着门,轻轻推开,绿植如荫,别有一番天地。陈旧房瓦夹隙间的青苔,跨街而筑的“封火门”,斑驳脱落的墙上字迹,这一切告诉人们,老街很老了。徐徐吹来的微风摇醒了屋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铃音,突兀地打破了老街惯有的清静。

至今还住在老街的只剩下一些老人了,年轻人守不住那长年的寂寞和重复的日子。老街的人们做生意从不吆喝,老人穿着白背心坐在老藤椅上,闭着眼睛打盹,大蒲扇一下一下地摇着。游客们循着网红海草冻围上来,老人惊觉扰了清梦,便麻利地拿起小碗,打散海草冻,浇上冰糖水,点上薄荷汁。顺滑清凉的海草冻总是让口干舌燥的人们欲罢不能,再来一碗方能尽兴。那一刻,鸣蝉在枝头唱着,阳光透过树荫洒了一地,像跳跃的金色花瓣。

新年的老街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家家户户早早地亮起了渔灯,红红火火,整条街被喜庆和团圆包裹着。搓好的汤圆像小婴儿白嫩嫩的脸,仿佛有甜丝丝的香味。鳗鲞和腊肉挂在屋檐下溜溜的一排,馋得人直咽口水。各家的红烧肉香味窜到街上,执拗地钻进每一个路人的鼻腔里。老人们喜悦地准备着年菜,翘首远望子女归来。

日子一天一天过着,老街自有老街的烟火。

指导教师:白向丽

[【徐老师评】]

这篇文章,小作者围绕“老街”的“老”来组材。景是“老”的:老字号商铺、泛白的门板、青幽的石板、瓦楞里的青苔、墙上斑驳的字迹,连那串风铃,似乎都已经摇曳了很多年。人是“老”的:整条街上住着的,大多是老人,还有那个坐在老藤椅上安静地做着生意的老人。连年味也都是“老”的:看吧,那渔灯和汤圆,那挂在屋檐下的一排排古法制作的鳗鲞腊肉,那传统美食红烧肉,都洋溢着一种老旧的年味,何况还有翘首远望子女归来的老人。是的,“老街很老了”,但“老街自有老街的烟火”,这是和其他街道不一样的烟火,老旧、静谧而温暖。

二   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101班   毛子鑫

“一班一班,卧虎藏龙!”我们班的“牛人”可真是不少呀!虽然他们看起来似乎都普普通通,可实际上,一个个都身怀绝技。尤其是那个坐在第三排的“老大爷”——小杨。

小杨长得平平无奇,只有眉毛像是用浓墨抹上去似的,宽而浓黑。除此之外,就可以说是一张标准的“路人甲”的脸了。服饰方面,他始终坚持着“能穿就行”的原则,红棉袄加绿毛衣已成为他冬季的标配。他不讲究发型,头发能短则短,头顶常在太阳下闪闪发光。有一阵,他得了一种皮炎,头上涂了白色的药膏,整个脑袋看上去就像是掉了几块皮的芋艿。

他走路的时候手总是背在身后,肚子往前挺,脚还有点外八,走起路来一步一晃,慢慢悠悠,像是不知从哪个村里溜出来散步的老大爷。他吃饭的速度更是慢得让人捉急,每一口吃进去的米饭简直粒粒可数。看吧,他慢悠悠吃完饭,慢悠悠地起身,慢悠悠地倒掉盘子里的骨头大蒜,慢悠悠地放下餐盘……终于,他慢悠悠地晃出了食堂。

说他慢吧,他却又被称为“一班最快男人”。下午的自修课上,当很多同学还在焦头烂额地补着中午的作业时,他却早已刷完了晚上的题,正悠闲地翻着书了。记得上学期期末复习阶段,大家都手忙脚乱地花式补作业,可他却早早就上交了作业,由此获得了“一班最快男人”的称号,也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敬佩。

他不仅平时作业做得又快又好,考试的时候,也是“下笔如有神”。坐在他周围的人绝对不会想到,这样一个“老村长”模样的人,竟然是一个效率惊人的“难题杀手”。

“牛人”到底为什么这么“牛”呢?经过长期的观察,我终于找到了原因:他从不浪费课间的一分一秒,当同学们在玩闹说笑时,他却在教室里自顾自地埋着头写作业。自修课有人说话时,他也像是能用无形的屏障,把自己与杂音隔绝开来。每当我看到他那种心无旁骛的学习状态时,都会被他的自律精神深深打动。我终于明白:真正的牛人,能够合理利用碎片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进而成为人生的主宰。

难怪我们班主任会这样评价他:“这孩子以后了不得!”

(指导教师:徐   洁)

[【徐老师评】]

这篇文章,選材凸显人物个性,组材抑扬有致,加上幽默而有画面感的语言,读来一波三折,很有味道。

这个“牛人”,出场却平淡无奇,长相平平,打扮平平,但“平平”中却能看出“不平”来,红配绿的服饰标配不普通吧?这发型很具个性吧?尤其是那个比喻,传神至极:“头上涂了白色的药膏,整个脑袋看上去就像是掉了几块皮的芋艿。”写完“平平”之后,他继而写这位“牛人”的“慢悠悠”,这一次,选择了“走路”和“吃饭”这两个日常素材来凸显其动作之慢,无论是不厌其烦的细节描写,还是慢悠悠的叙事速度,读起来就让人捉急。

但是,就在读者为之捉急的时候,小作者笔锋一转,一句“说他慢吧,他却又被称为‘一班最快男人”,便又来了一次大转弯。接下来,小作者围绕学习来选材,凸显其“牛”之所在。至此,前面的所有素材,既是“牛”的另一面,同时也是“牛”的铺垫,一切皆是水到渠成。用班主任的那句“这孩子以后了不得”作为结尾,戛然而止,收束有力,有画龙点睛之妙。

三   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一天

◎101班   徐肖敏仪

“噼里啪啦轰——”

隔壁寝室不知道又是凳子翻了还是杯子砸了,惊天一炸,炸醒了半栋宿舍楼。

“消停一天不行吗?!”我大吼一声,把半梦半醒间的魂们给喊了回来。

“嗯——哟——”听,这软绵绵的声音,带着懒散和妩媚。

二号床的小美女,又开始了一天中最让自己快乐也最让他人反感的一道程序——伸懒腰。

“一大早就瞎叫,社会公德心呢?”

已是深冬,我僵在被窝里,隔夜的热水袋已然凉凉。我瑟索着,把脚往回缩,然后一屁股坐起来,寒风“嗖”地从被窝爬满后背。

拉开窗帘。天还没亮,路灯明晃晃地瞪着我们。

穿衣,叠被,梳头,刷牙,洗脸,做值日,吃早饭,逛小卖部,回教室,上课。

下课铃一响,几个早有准备的同学“唰”的一声,闪了。

Ger还在发呆,看着教室外早已等着的松鼠,我敲了敲Ger的桌子,示意她“走了”。

去食堂的路很长。一路上,三个女孩对着高年级的学长指指点点,说这个昨儿在跑操的时候摔倒了,那个前天坐旁边吃饭……

叽叽喳喳的声音碎了一路。

也许这就是少年永远无法被大人理解的乐趣。

点餐时,我眯着250度的近视眼,对着满眼的黄黄绿绿发愣,一转身,取下了Ger的眼镜,不等她反应过来,我就点好了。

“喂——社会公德心呢?”

“你早上瞎叫的时候,有想过什么是‘社会公德心吗?”

其实吃饭的过程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低头看看餐盘,抬头望望人海,顺带感叹一下高中部学长们的刻苦用功。有时拿过隔壁桌落下的资料,随手翻翻,吐槽一下“这字真难看”“这题超纲了”。

逛小卖部,回教室,上课。

夕阳西斜,天是淡紫色的,真的很美。

吃饭,逛小卖部,上晚自习,回寝室。

寝室,我们的家。父母的电话此刻纷纷挤进来。好不容易消停了,“未来补习班”又开讲了。班长在黑灯瞎火中开始借“补习班”之名布道——她每晚乐此不疲。

“宿管大妈来了。”我平静地说。我有准得可怕的第六感。果不其然,寝室走廊灯突然亮了,接着便是宿管大妈狠狠敲击隔壁寝室门的声音。

靠窗的我愣愣地看着窗帘未关紧处,月光流进来,斜斜地涂在宿舍墙上。我伸出手,像个三岁小孩,傻傻地,做着影子的游戏。

不知道这有什么乐趣,但就是好玩。

少年的乐趣,是无可名状,是乐此不疲。

是大人们不明白的年少欢喜。

“噼里啪啦轰——”

我一屁股坐起来,寒风让我打了个战,但我还是把这句话一字不漏地吼了出去:“消停一天不行吗?!——”

(指导教师:徐   洁)

[【徐老师评】]

题目越是平常,可能越不好写。像“我的一天”这样的题目,就很容易写成流水账。为了避免这种通病,寫作中就要用心 “选材”,注重安排详略。在这一点上, 这篇习作无疑取得了成功。

起床,梳头,做值日,走路,吃饭,逛小卖部,学习,卧谈……一切都是日常,都不是特别新颖的素材,但经过小作者看似随意实则用心的组织,呈现出了一种真实的校园生活和一个少年的快乐情怀。小作者没有平均使力,而是侧重“日常”,突出个性,一切都围绕孩童的“无邪的快乐”来取舍材料;也没有大段大段的铺叙,总体叙事节奏轻快而又有张有弛,显得随性惬意。 那些话,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平凡日常,却组成了真实而鲜活的一天。而一份在大人眼里可能并不被理解的少年的“快乐”,便在这些点点滴滴中或快或慢地流淌。

结尾两段似乎忽然把我们拉回到了开头,这既是结构上的一种呼应,也让人感受到日子的循环往复,使“一天”拓展为“一天天”,自然深化了主题。

此外,本文语言也多有可喜。小作者有意锤炼词语,使之生动形象。比如,写“寒风爬满后背”“声音碎了一路”等,尤喜这一句:“靠窗的我愣愣地看着窗帘未关紧处,月光流进来,斜斜地涂在宿舍墙上。我伸出手,像个三岁小孩,傻傻地,做着影子的游戏。”这让热闹的集体生活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个体的生命体验在此刻复苏。而这才是专属于“我”的一天啊。

猜你喜欢

老街
太平老街
老街味道
穿透记忆的老街
老街
老街
东门老街
老街的凤凰花
老街:旧,若重生
老街的味道
老街旧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