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社会认同整合模型
2020-07-06向洲严磊张艳红胡修银吴博文陈婉仪陈赛杨林川
向洲 严磊 张艳红 胡修银 吴博文 陈婉仪 陈赛 杨林川
摘 要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探讨个体将某个社会身份整合到其自我概念中的认知过程,构建了自我刻板、自我锚定和社会认同三个核心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不仅系统地解释了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而且解决了相关的方法学问题,还为社会认同形成的其他过程提供了研究启示。今后研究应提供更多双路径有效性的实证证据,丰富双路径产生作用的边界条件并进一步扩展社会认同认知路径的信息源,从而使该模型对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的解释更加完善。
关键词 自我锚定; 自我刻板;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7.006
1 引言
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但截至目前,针对个体是如何形成对特定内群体的社会认同这一具体问题,还没有研究者能给出明确且清晰的回答。从认知视角来看,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就是内群体身份融入自我概念的过程,即形成自我-内群体重叠(Tropp & Wright, 2001)。自我-内群体重叠(self-group overlap)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出现自我和内群体信息表征的重叠现象,且重叠程度越高,相应的社会认同水平就会越高(Smith & Henry, 1996; Tropp & Wright, 2001)。回顾以往研究,有以下两种认知加工方式可以促进自我-内群体重叠的形成:一是自我刻板,二是自我锚定。自我归类理论(Turner & Reynolds, 2011)认为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只依赖自我刻板(self-stereotyping),它是指个体在形成社会认同时,将内群体原型的信息投射到自我上的过程。然而,自我刻板很难解释最简群体范式情境中的内群体偏爱效应(Cadinu & Rothbart, 1996),因为此时并没有内群体原型可以作为信息加工的来源; 而且自我刻板具有短期性和情境依赖性(Turner, Oakes, Haslam, & McGarty, 1994),它很难解释复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认同的形成(Crisp & Meleady, 2012)。因此,学者试图从更易获得的个体信息的角度来解释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Cadinu等人(1996)指出,在内群体原型的信息不可获得时,个体将依赖个体自我的信息形成对内群体成员的认识,而这种将个体自我的信息投射到内群体上的过程就是自我锚定(self-anchoring)。研究表明,
自我锚定是社会认同形成过程中独立于自我刻板的另一种认知加工方式(Van Veelen, Otten, & Hansen, 2011)。那么,在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中,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存在可以同时测量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的方法?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对社会认同的作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Van Veelen等人(2016)提出了社会认同整合模型(Integrative Model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IMSI),本文主要介绍该模型的理论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价值,并指出该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促进国内该领域的相关研究。
2 社会认同形成的传统认知解释
2.1 自我刻板
自我刻板来源于自我归类理论对社会认同认知过程的解释(Turner & Reynolds, 2011),该理论认为,当自我被归为某一社会类别中时,个体就会使用内群体原型来定义、描述和评价自己,并内化群体的规范和价值。同时,该理论假设人们的个体自我与群体自我是对立的,在同一情境下不能同时并存,而社会认同的形成仅仅依靠自我刻板,即人们对内群体原型的内化程度越高,相应的社会认同的水平也越高(Turner, Hogg, Oakes, Reicher, & Wetherell, 2011)。在真实群体中,内群体原型的信息来自广泛的社会文化情境,实证研究的证据也表明,随着自我刻板程度的提高,个体对其内群体的偏爱以及认同程度也会增强(Latrofa, Vaes, & Cadinu, 2010; Spears, Doosje, & Ellemers, 1997)。 但在最简群体或某些内群体原型模糊的情境中,个体就无法通过自我刻板来形成社会认同(Cadinu & Rothbart, 1996)。于是有研究者从更易获得的个体自我信息的角度入手,来解释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
2.2 自我锚定
自我锚定来源于有关社会判断与偏见的研究(Ross, Greene, & House, 1977):在社会判断情境中,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将自己的行为选择与判断视为与目前环境相比更加普遍和适当,而将其他回应视为不普遍的和不适当的倾向,研究者将其称之为虚假共识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自我中心偏见(egocentric perception)或社会投射(social projection)。自我錨定则是社会投射中的一个具体过程,特指人们将个体自身的特质投射到内群体上(Cadinu & Rothbart, 1996)。研究表明,自我锚定作为社会认同形成过程中独立于自我刻板的另一种认知加工方式(Van Veelen et al., 2011),不仅能够预测最简群体情境中的的内群体偏爱(Cadinu & Rothbart, 1996; Otten & Bar-Tal, 2002), 还能够直接预测个体对真实群体的社会认同(Van Veelen, Otten, & Hansen, 2013a; Van Veelen et al., 2011)。因此,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作为两种独立的认知加工方式,虽然二者信息投射方向相反,但它们都能够提升个体的社会认同水平。
2.3 对两种视角的比较与评价
持自我刻板观点的学者认为,既然群体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那么个体也就不可能从自己身上找到与群体相关的信息,即人们不能依靠个体自我信息进行社会判断或者通过个体自我信息得出的社会判断都是有误的(Karniol, 2003)。因此,内群体原型应该是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基础。而持自我锚定观点的学者认为,内群体原型的信息有时是无法获得的,而个体自我的信息对于人们而言更容易获得且反应时间更短(Krueger & Stanke, 2001)。因此,个体自我应作为社会认同形成的信息来源。由此可见,这两种取向争论的焦点在于,到底是内群体原型还是个体自我应作为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基础。但是无论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证研究上,针对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这两个研究领域都未能将对方的作用完全排除,也未能具体说明人们会在何种条件下使用自我刻板或自我锚定来形成社会认同。持自我刻板观点的学者认为只有内群体原型才是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基础,但实证研究提供了相反的证据,即自我锚定也能够独立的对社会认同产生影响(Van Veelen et al., 2011)。然而,人们更加容易获得和运用有关个体自我的信息,也不能排除自我刻板对社会认同的作用。综上可见,单独运用自我刻板或自我锚定都无法完整地解釋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自我锚定更多的是在补充自我刻板不能解释的部分,而不是去否定自我刻板,即内群体原型和个体自我的信息都可以作为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基础。
3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建构逻辑
面对以往研究的不足,为更好地解释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社会认同整合模型直接吸收了两方面的观点:一方面,接受社会判断的联结主义模型(Balcetis & Dunning, 2005),将个体自我和内群体原型视为认知网络中两个独立的、可以同时进行加工的信息源; 另一方面受到社会推理的归纳-演绎思路(DiDonato et al., 2011; Postmes et al., 2005)的启发,将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分别视为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的演绎路径和归纳路径,二者同时并存、相辅相成。
3.1 模型的理论基础:社会判断的联结主义模型
社会判断的联结主义模型强调(Balcetis & Dunning, 2005),个体用于社会判断的相关信息是平行、同时存储在认知网络系统中,其加工是认知系统的整体活动,也就是同时加工多种信息。Balceits等人(2005)进一步指出社会比较的基础是两种自我信息:一是有关个体自我的信息; 二是有关社会类别或内群体的信息。这些有关自我和他人的信息,包括特征、行为和态度,可以表示为认知网络中的互连节点,节点彼此相互联结在一起,来自其他节点的输入的同化以及其自身输出到其他节点的生成是同时发生而不是顺序地发生,直到整个网络处于稳定的状态。因此,Van Veelen等人(2016)认为在处理社会认同认知过程的信息源问题时,应当吸收社会判断的联结主义的观点,将内群体原型和个体自我视为认知加工过程中两个平行的信息源,它们可以同时且独立地发挥作用。
3.2 模型的建构逻辑:社会推理中的归纳-演绎思路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在解决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的逻辑关系问题时,受到了社会推理领域中的归纳-演绎思路的启发。研究发现,人们对小群体的认同同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来自于明确规范的演绎的认同,另一种是来自自我信息的归纳的认同(Postmes, Spears, Lee, & Novak, 2005)。研究还表明,对内外群体的感知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基于自我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推理,另一种是基于群体刻板印象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推理(DiDonato, Ullrich, & Krueger, 2011)。综上,社会推理领域中的归纳-演绎思路为社会认同整合模型同时考虑归纳-演绎视角提供了启发,它隐含了从群体推断自我,以及从自我推断群体同时并存的模型建构逻辑。
4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的主要内容
Van Veelen等人(201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认同整合模型(见图1)。他们认为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基础应同时包括个体自我和内群体原型,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是两条同时并存、方向相反且相辅相成的认知加工方式,它们共同促进了社会认同的形成。
4.1 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的双路径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将自上而下的基于内群体推断自我的视角(自我刻板)与自下而上的基于自我推断内群体的视角(自我锚定)进行了整合,认为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作为形成社会认同的两种认知加工方式,可以平行存在且相互补充来共同解释社会认同的形成。在逻辑上,这两种路径符合归纳-演绎的原则。其中,自我锚定遵循的是归纳原则,即个体将个体自我的信息投射到内群体上,从而填补了个体对内群体的认知空白。与之相反,自我刻板遵循的是演绎推理的原则,即个体将内群体原型的信息投射到自我上,从而填补了个体自我概念中不明确或未发现的部分。由此看来,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都可以促进自我-内群体重叠的形成,从而提升个体的社会认同水平。
4.2 同时测量(或操纵)双路径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既然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是平行存在的,那么如何实现在个体内部对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做出有效的区分、测量以及操纵,并比较二者对社会认同的不同影响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以往研究者在对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进行研究时并未从理论上考虑二者的关系,这导致了较低的测量效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认同整合模型提出了同时测量或操纵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重叠性(overlap)。该模型认为,社会认同形成后,在认知层面上的变化表现为形成自我-内群体重叠,而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都会促进自我-内群体重叠的形成。因此,在测量时,应让被试分别对内群体以及个体自我在一系列特质词上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这两种评价得分间的一致性程度就代表了自我-内群体的重叠程度,它们也反映了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的水平。
二是方向性(directionality)。自我刻板是以内群体原型为信息源,认知自我; 而自我锚定是以个体自我为信息源,认知内群体。为了更加准确地得到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的得分,在测量时应实现对方向性的操纵,要特别注意以个体自我为基础评价内群体,测量的是自我锚定; 而以内群体原型为基礎来评价自我,测量的是自我刻板。
三是内容(content)。自我刻板的信息基础为内群体原型,而自我锚定的信息基础为个体自我。在最简群体中,个体自我是唯一的信息来源; 而在真实群体中,个体自我与内群体原型都可以作为信息来源。因此,在测量自我刻板时应使用内群体刻板特质词,在测量自我锚定时应使用个体自我特质词。
四是效价(valence)。根据社会认同理论(Hogg, Abrams, & Brewer, 2017),个体为了获得和维持自尊,倾向于在特定维度上给内群体成员更积极的评价。所以,对于积极特质词,个体将倾向于给内群体更高的分数,即认为积极特质更符合内群体; 而对于消极特质词,个体将倾向于给内群体更低的分数,即认为消极特质更不符合内群体。因此,为了准确地测量或操纵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有必要控制效价的干扰作用,例如平衡积极或消极特质词的数量、在预研究中筛选出中性特质词等。
根据以上四个原则,该模型系统地梳理了以往所有测量或操纵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的研究,并指出了符合这四个原则的方法。其中同时测量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的方法是内隐层面的回复时间范式(Otten & Epstude, 2006)以及外显层面的重复测量范式(Van Veelen et al., 2011),同时操纵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的方法是观念启动范式(Van Veelen et al., 2013a)。这些方法可以同时测量或操纵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该领域实证研究的方法学问题。
4.3 双路径产生作用的边界条件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认为,在不同情境中,内群体原型和个体自我信息对于个体的客观可获得程度以及个体对于内群体原型和个体自我信息的主观运用程度不同。因此,个体在形成社会认同时主要使用自我刻板还是自我锚定具有情境依赖性。这些影响因素包括两方面:群体因素和个体因素。
4.3.1 群体因素
一是群体身份内容的清晰度(clarity of group's identity content)。群体身份内容包括群体内部共享的目标、规范以及价值观等信息,当这些信息十分明确时, 群体身份内容的清晰度就高; 反之, 当这些信息模糊甚至缺失时, 群体身份内容的清晰度就低(Machunsky, Meiser, & Mummendey, 2009)。研究表明,当群体身份内容的清晰度高时,个体容易获得内群体原型的信息,从而主要通过自我刻板来形成社会认同; 当群体身份内容的清晰度低时,个体不容易获得内群体原型的信息,从而主要通过自我锚定来形成社会认同(Van Veelen, Otten, & Hansen, 2013b)。
二是时间(time)。随着个体进入群体的时间的增长,个体所掌握的内群体原型的信息将不断增多,相应的个体在形成社会认同时所采取的认知加工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在进入群体初期,由于新成员缺乏有关内群体原型的信息,所以他们将主要依靠个体自我的信息并通过自我锚定来形成社会认同。成为正式成员后,个体将拥有明确的内群体原型并主要通过自我刻板来形成社会认同。一项针对大学生的交叉滞后研究表明在新生刚进入大学时,主要通过自我锚定来形成社会认同; 学期结束时,他们主要通过自我刻板来形成社会认同(Van Veelen, Hansen, & Otten, 2014)。
三是少数/多数群体地位(minority/majority position)。在群体内部常依据某些动态的标准(如性别、肤色、阶层和种族等)将群体成员划分到不同的次级群体中,而不同的次级群体将拥有不同的人数。
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思想的解放导致了在文化、种族和性别上的少数人进入到多数人主导的公司、学校以及社区等群体,但该群体原型更多的符合多数人的观念而非少数人的观念(Van Veelen et al., 2013a)。因此,自我刻板将提升群体中多数人的社会认同水平,但会阻碍群体中少数人的社会认同的形成; 少数人群体成员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他们将会依靠个体自我的信息并主要通过自我锚定来形成社会认同。研究也表明,少数人群体成员在自我锚定条件下的社会认同水平最高,而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对多数人群体成员的社会认同水平的影响无显著差异(Van Veelen et al., 2013a)。
综上,以上三个因素的关注重点是内群体原型对于个体的客观可获得程度以及个体对于内群体原型的主观运用程度:群体身份内容的清晰度强调的是内群体原型对于成员的可获得性; 时间这一因素重在阐述个体对于内群体原型的获得需要一个过程; 而少数/多数群体地位关注的则是个体对于内群体原型的主观运用倾向,群体中的少数人由于不接受内群体原型,因而较少使用自我刻板。它们更多地从群体视角出发,考察内群体原型如何发挥作用,为不同群体情境中的个体在形成社会认同时会采取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4.3.2 个体因素
一是认知结构需求和完成认知结构的能力(the ability and need for cognitive structure)。认知结构需求(need for cognitive structure,NCS)是指个体使用认知结构作为实现确定性的手段的偏好程度,完成认知结构的能力(ability to achieve cognitive structure, AACS)是指个体能够实施与其认知结构需求水平相匹配的信息处理策略的程度(Bar-Tal, Kishon-Rabin, & Tabak, 1997)。高认知结构需求的个体并不意味着他有能力运用认知结构来实现确定性(Bar-Tal et al., 1997)。研究发现认知结构需求和完成认知结构的能力都高的个体,会更多地通过自我锚定来评价内群体(Otten & Bar-Tal, 2002)。因此,对于完成认知结构的能力高的个体,随着认知结构需求的增加,个体在形成社会认同时自我锚定的水平将不断上升,自我刻板的水平不断下降; 而对于完成认知结构的能力低的个体,会有相反的结果。
二是自尊(self-esteem)。研究表明,高自尊意味着个体对自己有良好的评价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且拥有较为积极的自我形象(田录梅,李双, 2005)。因此,相比起低自尊者,高自尊者的个体自我信息更加积极,这使得他们在形成社会认同时可能更倾向于运用个体自我信息,从而主要通过自我锚定来形成社会认同; 而低自尊者的個体特质较为消极,这使得他们对个体自我的信息可能有着较低的运用倾向,所以主要通过自我刻板来形成社会认同。
三是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自我建构是指个体在认识自我时,会将自我放在何种参照体系中进行认知的一种倾向,分为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依存型自我建构(Markus & Kitayama, 1991):前者注重自身独特性,其自我表征多涉及个体特质; 后者注重自己与他人的联系,其自我表征多以人际和群体交往为背景。因此,对于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个体自我信息将可能更加容易获得,相应的个体将主要通过自我锚定来形成社会认同; 对于依存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内群体原型的信息可能更加容易获得,相应的个体将主要通过自我刻板来形成社会认同。
总之,以上三个因素侧重于个体自我信息对于个体的客观可获得程度以及个体对于个体自我信息的主观运用程度:认知结构需求和完成认知结构的能力以及自尊这两个因素强调的是个体在进行认知加工时是否倾向于运用个体自我的信息; 而自我建构突出的是个体自我信息对于人们的可获得性,即不同自我建构类型的个体,其自我概念中所包含的个体自我信息是有差异的。它们更多地从个体视角出发,考察个体信息如何发挥作用,为不同的个体在形成社会认同时会采取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5 评价与展望
5.1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的价值
5.1.1 系统解释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
认知视角下,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就是内群体身份融入自我概念的过程,即形成自我-内群体重叠(Tropp & Wright, 2001)。以往的研究者只从自我刻板或自我锚定的单一视角进行解释,无法完整的阐明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具有不可避免的理论缺陷。基于社会判断的联结主义模型(Balcetis & Dunning, 2005)以及社会推理中的归纳-演绎思路(DiDonato et al., 2011; Postmes et al., 2005),社会认同整合模型提出了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的双路径假设,并总结出来自群体背景和个体背景的六个调节因素。这为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提供了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动态交互作用的新视角,从而更为系统地解释了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
5.1.2 有效解决社会认同认知过程的方法学问题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认为在形成社会认同的过程中,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是同时并存的。那么在同时研究二者时,将要面临两个问题:其一是如何区别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其二是如何同时进行测量与操纵?该模型指出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的相同点是,它们都可以促进自我-内群体重叠,从而提升个体的社会认同水平。不同点在于:从认知加工方向来看,自我刻板是从内群体原型推断自我,而自我锚定是从自我推断内群体原型; 从认知评价的内容上看,自我刻板主要涉及的是有关内群体原型的信息,而自我锚定主要涉及的是个体自我特质。根据是否同时兼顾重叠、方向、内容和效价四个原则,该模系统地梳理了可以同时测量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的方法。这不仅解决了社会认同认知过程的方法学问题,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具体的研究工具,而且对于该领域今后的研究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5.1.3 对社会认同形成的其他过程的研究启示
要想完整地呈现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仅仅局限于认知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在社会认同形成的情感层面也具有个体和群体两个相对的原因(Veelen, Eisenbeisss, & Otten, 2016):在进入群体初期,主要是人际吸引和自我原型预测社会认同; 而当个体进入群体一段时间后,主要是自我原型和内群体偏爱预测社会认同。这里的人际吸引是个体层面的原因,自我原型和内群体偏爱则是群体层面的原因。此外,在动机层面,最优差异模型(Leonardelli, Pickett, & Brewer, 2010)中的相似与差异需求属于群体层面,而自我增强、自尊等动机则属于个体层面。为了系统地呈现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以上情感层面和动机层面的研究必须先弄清各自视角下的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并最终与认知层面进行进一步的整合。社会认同整合模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一是应站在群体心理层面解释社会认同的现象,坚持拒绝“还原论”“反对个体主义”的元理论立场; 二是必须兼顾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路,说明其能够解释的主要心理现象。
5.2 未来研究方向
5.2.1 提供更多双路径有效性的实证证据
两个变量之间如果存在因果关系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一是共变性,二是时间顺序,三是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刘国芳,程亚华,辛自强,2018)。根据上述观点,以往能够证明双路径(自我刻板; 自我锚定)与社会认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研究较少,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是横向研究,即不满足时间顺序的要求; 二是在测量或操纵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时,没有兼顾该模型提出的四个基本原则,即不能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综合来看,目前只有一项研究能够证明双路径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因果关系(Van Veelen et al., 2014)。所以,未来研究者有必要开展纵向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将自我刻板、自我锚定与社会认同结合起来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并在同时测量或操纵自我刻板与自我锚定时严格遵照社会认同整合模型提出的四个基本原则。
5.2.2 丰富双路径产生作用的边界条件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从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共提出六个双路径产生作用的边界条件,已有研究探讨了群体身份内容清晰度(Van Veelen et al., 2013b)、时间(Van Veelen et al., 2014)、少数/多数群体地位(Van Veelen et al., 2013a)以及认知结构需求和完成认知结构的能力(Otten & Bar-Tal, 2002),但自我建构以及自尊尚无直接证据,因此,未来研究有必要对二者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此外,为扩大模型的解释范围,未来研究者应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去考虑其他的调节变量。例如价值观作为人格的信念以至信仰系统处于人格的最高层面,对人格起着统领作用(郭永玉,2018),其中存在能动型和共生型两种价值观:前者包含了成就和权力等价值观,意为个体重视自身利益; 后者则包含了普世与仁爱价值观,意为个体倾向于关注他人福祉(潘哲,郭永玉,徐步霄,杨沈龙,2017)。因此,在形成社会认同时,持能动型价值观者可能更倾向于关注个体自我信息而采取自我锚定,持共生型价值观者可能更倾向于运用内群体原型信息而采取自我刻板。
5.2.3 擴展社会认同认知路径的信息源
在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中,是否只有个体自我和内群体原型这两种信息源需要进一步探讨。三重自我理论指出自我至少包含三种基本的自我表征形式:个体自我(individual self)、关系自我(relational self)与群体自我(collective self)(高凡,王沛, 2017)。所以,人们在进行社会判断时,会从三种角度来进行认知加工(Sedikides, Gaertner, Luke, O'Mara, & Gebauer, 2013):一是从个体自身独特性的角度; 二是从“个体-重要他人”的二元关系角度; 三是从群体成员的角度。那么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主要关注的是群体自我和个体自我,但关系自我也可能会对个体形成社会认同产生影响。一方面,为了提升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人们在评价自己的重要关系时会产生积极偏差,即人们对于亲密关系中的他人的特质评价要比现实情况更积极(Seidman & Burke, 2015)。另一方面,人们会尽量避免亲密关系的破裂,一旦关系结束,人们将会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产生痛苦和不适(高凡,王沛, 2017)。由此可见,关系自我不仅会对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而且也可能为个体进行社会判断提供相关信息。因此,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关系自我对社会认同的影响机制,并深入探讨其与自我刻板和自我锚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参考文献
高凡, 王沛(2017). 动机性视角与认知加工视角下三重自我的层级关系. 心理科学进展, 25(7), 1208-1217.
郭永玉(2018). 人格心理学纲要.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刘国芳, 程亚华, 辛自强(2018). 作为因果关系的中介效应及其检验. 心理技术与应用, 6(11), 665-676.
潘哲, 郭永玉, 徐步霄, 杨沈龙(2017). 人格研究中的“能动”与“共生”及其关系. 心理科学进展, 25(1), 99-110.
田录梅, 李双(2005). 自尊概念辨析. 心理学探新, 25(2), 26-29.
Balcetis, E., & Dunning, D. A.(2005). Judging for two: Some connectionist proposals for how the self informs and constrains social judgment. In M. D. Alicke, D. A. Dunning, & J. I. Krueger(Eds.), The self in social judgment(pp.181-211).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
Bar-Tal, Y., Kishon-Rabin, L., & Tabak, N.(1997). The effect of need and ability to achieve cognitive structuring on cognitive structur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6), 1158-1176.
Cadinu, M., & Rothbart, M.(1996). Self-anchoring and differentiation processes in the minimal group set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4), 661-677.
Crisp, R. J., & Meleady, R.(2012). Adapting to a multicultural future. Science, 336(6083), 835-855.
DiDonato, T. E., Ullrich, J., & Krueger, J. I.(2011). Social perception as induction and inference: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ntergroup differentiation, ingroup favoritism, and differential accura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1), 66-83.
Hogg, Abrams, D., & Brewer, M. B.(2017). Social identity: The role of self in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0(5), 570-581.
Karniol, R.(2003). Egocentrism versus protocentrism: The status of self in social predic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10(3), 564-580.
Krueger, J. I., & Stanke, D.(2001). The role of self-referent and other-referent knowledge in perceptions of group characteristic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7), 878-888.
Latrofa, M., Vaes, J., & Cadinu, M.(2010). The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self-stereotyp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7), 911-922.
Leonardelli, G. J., Pickett, C. L., & Brewer, M. B.(2010). 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 A framework for social identity, social cognition,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M. P. Zanna(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 43, pp. 63-115). San Diego, CA: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Machunsky, M., Meiser, T., & Mummendey, A.(2009). On the crucial role of mental ingroup representation for ingroup bias and the ingroup prototypicality-ingroup bias link.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6(3), 156-164.
Markus, H. R., & Kitayama, S.(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253.
Otten, S., & Bar-Tal, Y.(2002). Self-anchoring in the minimal group paradigm: The impact of need and ability to achieve cognitive structure.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5(4), 267-284.
Otten, S., & Epstude, K.(2006). Overlapping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self, ingroup, and outgroup:Unraveling self-stereotyping and self-anchor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7), 957-969.
Postmes, T., Spears, R., Lee, A. T., & Novak, R. J.(2005).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influence in groups: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routes to group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5), 747-763.
Ross, L., Greene, D., & House, P.(1977). The false consensus effect: An egocentric bias in social perception and attribution proces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3(3), 279-301.
Sedikides, C., Gaertner, L., Luke, M. A., O'Mara, E. M., & Gebauer, J. E. (2013). A three-tier hierarchy of self-potency: Individual self,relational self,collective self.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1), 235-295.
Seidman, G., & Burke, C. T. (2015). Partner enhancement versus verification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o daily conflic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2(3), 304-329.
Smith, E. R., & Henry, S.(1996). An in-group becomes part of the self: Response time evide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6), 635-642.
Spears, R., Doosje, B., & Ellemers, N.(1997). Self-stereotyping in the face of threats to group status and distinctiveness: The role of group identific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5), 538-553.
Tropp, L. R., & Wright, S. C.(2001). Ingroup identification as the inclusion of ingroup in the sel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5), 585-600.
Turner, J. C., Hogg, M. A., Oakes, P. J., Reicher, S. D., & Wetherell, M. S.(2011). 自我歸类论(杨宜音, 王冰, 林含章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Turner, J. C., Oakes, P. J., Haslam, S. A., & McGarty, C.(1994). Self and collective:Cognition and social contex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5), 454-463.
Turner, J. C., & Reynolds, K. J.(2011).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In P. V. Lange, A. Kruglanski & T. Higgins(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in social psychology(pp. 399-417).London: Sage.
Van Veelen, R., Hansen, N., & Otten, S.(2014). Newcomers' cognttive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A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self-anchoring and self-stereotyping.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53(2), 281-298.
Van Veelen, R., Otten, S., Cadinu, M., & Hansen, N.(2016).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Self-stereotyping and self-anchoring as two cognitive pathway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1), 3-26.
Van Veelen, R., Otten, S., & Hansen, N.(2013a). A personal touch to diversity: Self-anchoring increases minority members' identification in a diverse group.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16(6), 671-683.
Van Veelen, R., Otten, S., & Hansen, N.(2013b). Social identification when an ingroup identity is unclear: The role of self-anchoring and self-stereotyping.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52(3), 543-562.
Van Veelen, R., Otten, S., & Hansen, N.(2011). Linking self and ingroup: Self-anchoring as distinctive cognitive route to social iden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1(5), 628-637.
Van Veelen, R., Eisenbeisss, K. K., & Otten, S.(2016). Newcomers to Social Categories:Longitudinal Predictors and Consequences of Ingroup Identific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2(6), 8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