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相关探析
2020-07-06张莉
张莉
摘 要 隨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化技术被运用到了市场和行业的各个领域,期间大数据、智能机器人、“互联网+”、云计算的出现,更加剧了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受其影响,会计行业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为了保证自身更具协同性,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当代财务工作者的面对及迎接挑战,并及时进行转型成为大趋势。本文就随着时代潮流一同发展起来的业财融合这一内容进行探析,文中首先对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其次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和方案。
关键词 企业 业财融合 资源共享
一、企业实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财务工作贯穿于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整个过程,从前期的合同测算到后期的项目回款,从进入市场前的产品规划到成熟期的准确把握并抢占市场份额分析,从流通中的资金管理水平到运营过程中的库存管理效率等如何达到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等,都充分说明财务工作与企业业务的发展是紧密关联的,二者之间只有通过相互协同,让业财融合的优势充分发挥,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做到及时调整企业战略方案,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整体效率,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提升最终的效益,同时增强企业外部的核心竞争力,得以让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成为可能,最终实现企业自身整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实施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存在业务拓展与财务资源不协调方面的冲突
企业的业务部门往往是直接从事企业各运营活动的部门,主要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市场管理等部门,这些业务部门工作的结果是能够直接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的,且业务部门日常工作中往往以业绩为第一目标,重心仅对销售业绩及客户的拓展数量关注,有些业务人员在进行相关运营工作的开展中,往往会以本部门的利益需要,无视企业整体资源及效益的问题,而对财务部门提出过多的支持要求,但企业的资金及资源是有限的,故财务部门在对业务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无法满足,故实际工作中便会产生业务拓展与财务资源不协调间的冲突。
(二)存在缺乏业财融合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新型财务人才
当下随着业财融合的深入,许多业务人员及财务人员只是认为该融合就是业务与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互渗,把业财融合视为简单地部门合并,数据方面的相互衔接,有些财务人员还仍会把自己当作原则的坚守者,往往无形中造成与业务部门的对立。同时财务部门人员由于没有深入业务部门,对业务领域细节部分不了解,又与其他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往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也导致了业务和财务的相互脱离,不利于从业务角度客观地看待及解决问题,由于缺少高效互动机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业财融合的深入发展,最终会对企业的发展不利。
(三)存在技术条件不足对业务融合方面的限制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下,大多数企业在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上,仅局限于内部基本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录入和整理,而对于数据的综合分析运用,无法衔接达到相互的资源共享,导致信息资料的滞后性、不完整性以及工作项目的复杂性,所以技术条件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业财融合的充分发挥,使得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运营支持基本无法做到,业财融合需要对不同时点不同需求的数据信息要能随时查询到,往往需要跨越时间和地点,所以企业自身技术条件的不足及局限性会影响到企业整体运营的发展。
(四)缺乏对业财融合的监管评估措施
实践工作中,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的过程中,因其是随着时代发展产生的新事物,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容易增加企业对该项工作的随意性和测试性,如财务部门给予业务部门的框架权限是否合理,业财融合的开展对企业的整体运行是否起到了真正提升效率的作用,另通过业财融合的实施,对业务流程效率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资金的支持和保障方面是否合适等。对于业务人员来说,业务效率增加,管控减少是有利的,但由此有无养成业务人员得寸进尺意识,乃至会突破底线情况的存在,另外,有无让企业员工产生重业务,轻管理、轻风险的意识,如果这些情况的出现,没有被及时发现,将会严重阻碍,及危及企业的正常发展,而目前这种企业对于业财融合的监管评估机构仅限于内审。如果没有将两部门进行更有效的融合共享,往往会造成人财物方面的损失,且无形中会流失监管力度,对企业价值链的管理有会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对业财融合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统一理念,明确目标
针对业务部门拓展业务与财务资源有限的冲突情况,财务部门应综合考虑和权衡业务运营的目标需要与企业财务安全性要求,进行相关管控措施的评估,而不是无条件地支持和配合业务部门。如业务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市场广告宣传及推广费用,对于产生的推广效果,及对业务的发展是否有利,财务部门需要根据相关历史数据和市场预测确定预算,从管控程序及步骤上入手,毕竟事实证明市场上的宣传推广投入,真正对业务的提升作用有多大,没有任何人可以提前预测或保证,要么一举成名,要么波澜不惊,要么直接死掉,企业的资金流是有限的,所以预算金额比例可以直接与业务相关金额挂钩,如果由此产生的业务量增加,则相应可投放市场费用可以增加,反之则无法操作,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相应的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业务部门才会真正权衡利弊,共同维护企业利益最大化,同时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不能因为管控而形成所谓的对立矛盾,应做到管控有节,相关协同有节的协调统一,达到需求与资源的相匹配,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同时,财务人员对业务人员的“需求”不能完全相信,如何识别正常需求和包装出来的“正常需求”要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而这种判断基于对业务的了解和逻辑分析推理等,懂得油门与刹车的双方关系,所以财务管控不能因对业财融合字面理解而被曲解。
(二)构建业财融合专业人才团队
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企业不缺专业能力强的财务人员,但对当下的融合意识,却没有相应的准备,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当代财务人员首先要有企业如何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竞争中获利如何生存下来的意识,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外还要有主动的创新、服务和彼此协同意识,故除了核算工作,还要加强经营分析,资金管理,税务筹划,风险管控,企业投融资等一系列的财务内容,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企业业财融合的发展,同时要熟悉企业业务过程,了解业务常理和行业规则,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亦要有一定的内控风险管理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与企业管理层保持有效及良好的交流与沟通。
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内外部也开始对财务介入企业业务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部如IPO、融资渠道等都需要财务人员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业务运营熟悉,内部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层希望财务人员能够提供更多的财务管理价值。
(三)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业财融合技术体系
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让企业及各管理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每个企业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在技术方面优化及完善現有信息系统,以期不断提高在处理大量复杂数据方面的能力,构建适应企业自身更好发展的业财融合信息化体系。科技的迅猛发展通过提高对原始数据的细项分类及大量复杂数据的处理能力,让单据传输的程序及财务处理及时性都得到了保证,对于移动办公、电子审批流等技术也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审核效率进一步加强,随着ERP实施成本快速降低,在企业的普及使用得到了可能,也在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一体化整合的问题。这样企业的相关使用人员若想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也可直接通过共享技术的数据库进行随时查询,便捷迅速,而无须翻阅纸质资料,总之只有技术条件的提升对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带来了一切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期间各种新型模式的出现和效率的提升,许多企业的各种业务工作方式由线下运行转到了线上,也大大改善了企业业务的运营效率,较完备的信息技术保障系统在企业的业财融合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配置技术信息系统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大尚,而是应与企业实际业务模式、企业管理水平及人员水准相适应,且其成本要在可承受范围内,信息化的建设要循序渐进。
(四)落实业财融合监管评价职能管控部门
在实践工作中,对企业业财融合实施的监管评价,应设立专业部门,需要具备监督管理与评价的一套辨别管理体系,以期通过收集的相关数据及运营结果,不间断地对两部门的协同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将管控前置,即在运营前期和业务过程中进行管制,以减少风险,及尽可能避免较大风险的出现,如有特殊事项必须呈报较高级别领导的审批等。同时,在对企业业财融合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同样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等建立覆盖整个企业业务范围的信息监管系统。并将各种智能的监控装置与设备等连接至系统中,一方面,这样财务部门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获取信息系统中的业务与财务数据,规范并有序进行事前相关数据的预测规划工作。另一方面,业务部门通过运营过程将获取到的相关信息等及时上传至信息系统,并对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更新处理,也可以有效掌握业务进展,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和全面监管。信息系统在实时采集、统计分析各项信息数据时,将会动态化地监督管理企业业财融合。在定期对企业业财融合开展情况进行客观评估,并将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预算指标完成度等纳入到评估指标,从而可以利用完善的评估体系科学指导企业开展业财融合的评估工作,便于实现对企业业财融合的有效控制。
四、结语
企业在面对全球市场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财务部门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不断打破财务部门固有的思想禁锢,将自身工作融入企业整体经营中。同时财务人员也要拓宽视野,能够将财务信息与企业的实际营运关联,从本质上理解数据的经济含义,不断优化创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最终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作者单位为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泗洪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庆.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纳税,2019(25):62-63.
[2] 王春红.企业业财融合问题及其完善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156-157.
[3] 禹洁.企业加强业财融合研究[J].中国商论,2019(0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