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在线课程进行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2020-07-06王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播路径在线课程中华传统文化

王锐

摘 要: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的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也在走向世界,但它的魅力并未完全施展,导致有些国家或外国人对中华文化有误解。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发扬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在线慕课方式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以拓宽其传播路径,强化世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提升在世界的影响力。

关键词:在线课程;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走向复兴和强盛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国人的深层次精神追求。在科技发展的网络时代,可以借助在线慕课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以拓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使世界都能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在线慕课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拓宽传播途径,扩大受众面

慕课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在线网络课程资源,以共享模式为受众提供学习材料,是一种成本低、受众广的学习方式。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借助它的网络开放性特点来实现,使其成为重要的传播路径。慕课资源没有门槛设置,只要有网络,什么样的人都能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学习。这种在线学习方式灵活,普适性强,时间短,业余就能学习,符合现代人的交流和学习习惯,能使人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

(二)促进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深层交流

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有交流,以使其传播更深刻。传统的展览、演出等方式传播只停留于文化传播的浅层次,而慕课能使学习者通过在线交流对文化背后的深层次内涵进行探究,以把握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它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设置成主题,并关联典型的故事,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生活构建自己的学习通道,以强化对文化知识的理解。

二、在线慕课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构建中英文双语慕课平台

通过慕课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有世界各国学习者,为解决语言障碍,需要构建中英文双语慕课平台。初建时,以中文视频与基础文化知识传播为主,吸引不同基础的外国学习者。之后随着平台的完善,不断添加英文视频,并增添中文辅助学习工具,以解决外国人的学习困难。再之后,课程可以选择性地进行英文讲授,通过不同院校教师的合作,对多学科资源进行整合,以让更多的外国人接触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二)构建满足多个受众群体的慕课平台

利用在线慕课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要考虑受众面的问题,根据国内外不同特点同时推进,构建满足多个受众的慕课平台。它的受众一是国际友人,主要是让其通过正确的渠道全面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由浅入深。另一受众是高校学生,主要是增强其中华文化底蕴,培养文化认同感。此外,还有其他受众,主要是对其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普及,通过整合性传播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效率。

(三)构建中英文资源库

在线慕课的开放性比较容易实现资源共享,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时可构建中英文资源库。负责慕课平台构建的一方可联合区域内其他学院,协助对中华哲学经典及普及型文化资源进行翻译,并聘请专家教师进行相关内容视频的录制,使资源库构建形成一定的课程体系:如建立慕课网络模型和课程模块等。另外,避免中国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应用,要在课程中穿插辩论和讨论的内容,慕课平台上构建交流模块,以使不同学习者通过交流体验文化差异。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要想世界都能正确理解它,不能只依靠官方或文化产业的传播,必须要拓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在线慕课就是不错的路径之一。网络时代,这样的方式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還有更大空间,需要进行不断探究,以使中华传统文化为更多人知晓,以影响更多人。

参考文献:

[1]王晓华.以“朱子读书法”解读中国文化的慕课传播[J].教育文化论坛,2015,7(6).

[2]邓宏钟,李孟军,等.“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7):5-7.

(作者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传播路径在线课程中华传统文化
MOOC: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转机
在线课程教学融入网络消费者行为预测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路径研究
基于SPOC的“数理逻辑”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
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与MOOC相结合的改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