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7-06邓凤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邓凤丽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应该受到教学老师的足够重视,而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中,明确强调了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进一步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不足,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引言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学习技巧和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严重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挖掘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不足

1.缺乏自主性教学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有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在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下,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思维形式被固化,严重缺乏学习自主性。[1]

2.缺乏启发性教学

数学知识具有加强的逻辑性,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举一反三,利用多种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及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过分依赖于教材,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扩散,使学生无法得到启发性的教学。[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都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因此,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立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例如,在教学简单乘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道题目:学校图书馆的阿姨,要将一批新到的故事书放到三层书架上,第一层可以放96本,是第二层的4/5,第三层的2/3,那么一共有多少本新到的故事书呢?面对这样复杂的数学关系,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情境:假如每一份故事书数量相等,那么三层书架上各有多少份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对教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2.采用数形结合,加强学生的思维立体度

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通过将直观图像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可以丰富学生的立体思维,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运算和推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教学“运算律”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植树问题”的抽象概念,通过数形结合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形,如,两根手指之间有一个缝隙,三根手指之间有两个缝隙,四根手指之间有三个缝隙...依次累加,引导学生发现“手指数”永远是“间隔数+1”的运算定律。然后再就“植树问题”进行提问:要往一条50米长的小路两旁种树,两头都种,平均每隔5米种一棵,那么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的运算规律进行列式解答,最终利用“种树棵数=间隔数+1”的定律,得出一侧需要种11棵数,两侧就是22棵数。通过这样形象直观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再如,在教学“线和角”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发现和搜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角”,如五角星、三角板、打开的扇子等等,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物现象,加深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实现学生思维深度的拓展。[4]

3.联系实际生活,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广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小学阶段更是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阶段,因此,其教学内容多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加强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可以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再应用于生活中去,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的感受,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广度。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意义和性质”的时候,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教学,如,一元钱是10毛,那么八毛钱指的就是将一元钱平分10份后其中的8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十分之八,用小数来表示就是0.8。再如,小明去文具店买铅笔,一根铅笔是1.20元,结果粗心的售货员,将小数点的位置向后移了一位,写成了12.0元,最终这支笔的售价成了正常售价的十倍。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进一步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使得素质教育越来越普及化,人们对小学生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引导。可以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广度,全面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七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OL].学周刊,2019(24):34[2019-07-22].

[2]冯涛.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48.

[3]解碧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養[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69-170.

[4]杜孝兵.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166.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