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在中小学研学课程中的推广研究

2020-07-06周峰

科技风 2020年18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求,人民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重视。许多非物资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延伸出新的文化经济前景。而长期以来,桂北地区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广西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资文化,却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极其的缺乏传承和推广。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讨和实践的方式来研究在小学的研学课堂中融入非遗文化-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总结出有效的适合小学生层次的方法技巧,使学生能够方便的掌握制作技巧,了解传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广西桂北侗族地区的木构建筑结构进行实地调研学习,结合对小学生研学的方式方法,最后总结出一套适合非遗文化在小学中推广的非遗文化传承模式,为学习和传承民族技艺提供方式方法。

关键词: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非遗文化;研学课堂

一、研学在中小学的教育中的兴起[1]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学习过程。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小学研学旅行项目全面开展在国内已经有几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1)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互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探索事物的能力得到锻炼。因此,研学得到广泛认可。(2)由于研学是面向大量学生开展的,人数众多,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精心设计研学环节,能胜任研学活动;从而确保研学旅行活动既有“行”又有“学”。(3)活动从旅行路线中筛选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并围绕资源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建立一定的工作机制和合作关系。

二、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中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非遗文化-侗族木构建筑

侗族木构建筑包含着一个丰富的体系。其包含有鼓楼、桥梁、戏台、祠堂、亭、寨门、井亭(井泉)等公益性建筑,还包含寺庙、萨坛宗教建筑。居住建筑可分为住宅、禾晾、谷仓、茅厕等不同的种类。

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其建筑多体现于多样形式,建筑风格独特、样式优美;营造方法还保持了中国传统的榫卯木结构。其种类的齐全和丰富是其他的少数民族建筑营造技艺难以比拟的。这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其建筑风格、美学样式、营造技艺、人文内涵都极具民族地域特色,在世界的建筑学史上独具一枝。

(二)困难和存在的问题[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侗族木构建筑文化受到巨大的生存冲击,营造技艺也面临着断代的风险。侗族木构建筑保留至今的建筑精品散落在桂北、湖南、贵州三省交界的各个侗乡村寨中,多处在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的山区。因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桂北地区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寻求发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现在只有少数的民间老木匠、老艺人在使用,其已经失去了年轻一代的传承。随着大量人员外出打工,接受了新时代的新观念、美学理念,回到家乡后建筑的房子不再是传统的样式,而是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材料的现代建筑。国际风格等现代建筑形式开始落户广西乡间,人们接受现代建筑的同时,对传统民居进行了盲目改造甚至毁弃。所以现在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着匠人流失,甚至技艺失传。原有的侗民族居住环境,也濒临着被同化消失的窘破境地。

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融入广西小学研学课堂的意义[3]

研学旅行的价值是在研学深度上,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一个“研”,研究学习是目的和目标、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在旅行过程中,针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开展一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结合起来,为发掘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提供难得机遇和良好成长空间。而当地的优秀民族文化作为研学的目标,通过详细的路线设计和到位的环节组织,是绝佳的研学旅行项目。

做为侗族文化的研究者,有责任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和研究,提炼其艺术特征,将其融入到当地的小学研学课堂教学中,在新时代的年轻一辈中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这对继承和推广传统民族文化和技艺有着重要深渊意义。在广西,更加显得尤其独特的意义。

首先,开发利用了当地社会资源;广西桂北地区为多为侗族文化地区,研学资源优势明显。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文化,在小学生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广,解决了传统技艺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边缘的难题。其次,在小学研学中过程中,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探索事物的能力得到锻炼。大量的学生认识和了解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变得流行起来,对传承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也许能出现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产生极大兴趣的青年一辈;这样一来就传承而言,是莫大的幸事。再次,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文化传播,也为中小学研学课堂融入了积极的内容,丰富活跃了旅行-探究-学习的研学模式,使得研学活动摆脱整体实施效果和水平不高的问题。最后,由于研学的场地多为侗族文化博物馆、侗族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基地,而且地方够大能容纳大量的研学学生。这些场地位置多处在市中心或当地的高校内,距离近便于组织出行。文化环境设计、展现形式都是丰富多样的;并且有专业的老师作为教学讲解。在安全方面,由于这些场所本身就是学校、博物馆,安保措施相对比较完善。

四、侗族木構建筑营造技艺在广西小学研学课堂中的实践

(一)民族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与研学课堂

最近几年,广西的各种职业院校建设了不少的“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要使这些基地发挥着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础性作用,那就需要功能完善并、开放共享的来作为承载。如何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实现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校企合作进行小学研学是可以进行套索的一条道。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与广西小学研学课堂融合,使得两者不相干的事物相连起来,互补长短,得到了双赢的局面。

基于侗族木构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在职业院校、小学、合作企业等3方合作,共同修订完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符合小学适用的研学版教学大纲;构建普适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编写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校本教材,和符合小学研学的绘本教材;使非物遗产侗族建筑文化,通过高职院校进入小学研学课堂。同时,挖掘整理侗族木构建筑文化大数据资源,将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侗族民间建筑营造技艺及文化,以及现有的各种侗族木构建筑古建,传承人数据;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大数据平台、APP、PPT、视频、动画等,整理成系统、规范、科学的符合小学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通过组织小学的研学教学活动,突破优秀侗族木构建筑文化传承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高职学院+传统村落的研学模式

在广西,民族地区的“广西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的实施使得众多传统文化、历史建筑等得到完整体系的保留。利用高校的资源和传统村落的历史资源结合,将研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

通过传统村落、高校、研学组织单位等方面实践的研学探索,将现有的侗族木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环节设计,建立了多视角立体的参观、听讲座、体验操作等相对完善的研学旅行方案。在这里研学,学生可以通过参观传统村落、体验村落文化习俗、参观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模型制作实训室,在侗族木构大数据平台了解侗族建筑的发展现状,还可以通过APP教学互动平台实现虚拟木构建筑营造。最重要能得到传统村落侗族建筑营造大师或对侗族建筑有研究的高校教师的实际指导。丰富的资源和各种丰富的研学项目设计,可以实现多方位,立体式的研学活动,使学生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得到极大的提升,研学的效果也显著。

五、结论

综上所述,利用当地的高校建立“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的资源优势,将小学的研学旅行课堂融合其中,建立传统村落-高校-小学-研学单位一体的研学模式,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到普及和传承,这对研学民族文化传承都有积极的、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Z].教基一〔2016〕8号.2016-12-02.

[2]雷翔.广西民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陈希荣.研學旅行:去哪里,研什么[J].甘肃教育,2017(13).

作者简介:周峰(1979-),男,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人,工程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侗族木构建筑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
浅析媒介融合语境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形象塑造
初探定南客家虎形围催生的非遗文化
浅谈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非遗文化传承视阈下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途径
让非遗文化浸润乡村学生的实践探索
非遗文化展示平台可行性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