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2020-07-06张英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

张英

【摘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能形成内部大空间的建筑平面布置。 但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 常出现梁柱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配置不够、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当等问题,对工程质量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必须分析施工设计规范要求,寻求相应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

1、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分析

结合大量的工程实例得知,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结构相比较来讲,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承载力较为突出,建筑工程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施工工序比较复杂,自工程项目施工初期的作业材料准备到后续的施工与养护,其施工工序特别的复杂,对施工作业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容易破损,在一些建设规模特别大的建筑工程项目之中,若采用的作业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施工环节存在违规操作,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较多裂缝。(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易变性特点,因为临时承载系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承受相同的荷载,若荷载过大,钢筋混凝土结构会出现显著变化。

2、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

2.1 梁柱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配置

框架结构指由梁与柱连接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由于柱端箍筋加密区要保证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的要求,设计根据不同抗震等级采用不同的箍筋形式,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当抗震等级为1级时,梁柱接头部位的箍筋绑扎不方便。施工中往往先安装梁底模,造成节点区箍筋不能及时调位,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梁柱节点的施工复杂性主要表现在节点构造复杂、箍筋绑扎不便。部分施工人员意识到后柱节点箍筋绑扎困难,在节点区均采用开口箍筋,不符合规范。采用分层箍筋操作难度大,如采用原位绑扎钢筋,其缺陷是板的模板无法安装,易发生模板倒塌事故。所有钢筋均需在施工楼层堆放,支模与绑钢筋多次交叉作业,窝工现象严重。框架结构点关键区受力情况复杂,框架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约束作用,节点核心区应配置水平箍筋,保证强柱弱梁的设计思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框架节点位置应配置水平箍筋,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小于0.6%、0.5%、0.4%,节点核心区内箍筋的作用与柱端不同,箍筋密集,不便使用,应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配置。对无抗震设防的框架节点核心区内水平箍筋可适当降低要求。框架节点核心区柱内必须设置水平箍筋,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节点区中的水平箍筋按设计要求配置。

2.2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相关规范规定:梁柱中箍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纵向受力普通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地埋混凝土柱的环境类别与地面上不同,柱最小保护层厚度:三类环境为40mm;有侵蚀介质作用的环境构件,厚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梁柱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保护层厚度差别不大时,采用外扩附加厚度的方法,地下室顶层节点改变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相差较大时,仍采用外扩附加保护层厚度的方法。框架结构施工中,楼面标高一致,造成一侧框架梁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需注意梁箍筋下料问题,框架梁面筋需向框架梁面筋底下穿過,面筋无法直接绑扎到箍筋上。梁端箍筋下料时高度可减少2cm,保护层厚度加大,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减小,设计时应考虑其影响。

2.3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

目前高层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C45的混凝土,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20~C35,混凝土强度随建筑物高度增大,《JCJ3-1991》规定: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大于5MPa,如超过参数值,应进行专门处理。现行规范《JCJ3》规定: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强度时,施工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加强现场粗、细骨料的检验,对浇筑成品进行保护。混凝土框架浇注施工中禁止出现二次加水重拌、不清除残留木屑等现象。操作不规范会削弱支撑件的竖向荷载,只有健全施工操作标准、按规范施工,才能保证框架工程质量。

2.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冬季施工

应编制冬季施工技术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统筹兼顾,确保冬季施工质量。做好室外气温测量,及时掌握冬季施工时间,定时昼夜测温不少于4次。做好统计记录,每工作班不少于4次。养护时,应在易于散热的部位设置测温孔,可为墙厚的1/2;全部测温孔应编号,采取措施与外界气温隔离,在达到临界强度前每2h测量一次温度。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宜优先选用综合蓄热法,根据室外温度掺加防冻剂,充分利用预加热量及水化热,减缓混凝土冷却速度。冬季施工现场主要控制拌合物出机温度,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C。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严禁浇水,覆盖层厚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初期养护温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

3、工程实例

某办公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布置为一字型,地层中间位置为大厅,房间基本开间为3.6m,走廊宽度为2.4m,建筑物总高度为20.7m。柱距为7.2m,主梁截面尺寸为300mm×750mm,基础柱截面积为700mm×500mm,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抗震防烈度为6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屋面荷载设计标准值0.5kN/m2。楼梯荷载标准值为3.0kN/m2。基础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施工加载方式比整体加载方式结构产生的荷载效应更大,应加大对走廊次梁附近薄弱环节的荷载控制,采取控制人员荷载的方式,防止出现因局部受力过大产生结构破坏。我国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中,模板工程质量不进行评定,隐蔽工程质量验收中往往存在检查不够仔细的问题。模板工程质量直接影响施工中结构的安全,如模板支撑存在的问题是周转次数多,造成混凝土构件变形过大,对模板工程质量应加以重视。为防止模板工程出现质量缺陷,施工中绘制关键性轴线控制图,垂直度以经纬仪检查控制。回填土分层夯实,重要模板经设计计算,模板尺寸偏差按规范要求检查验收。

结语:

现浇施工框架具有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布局灵活等优点,框架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应加强施工的监控力度,对重要的部位认真进行交底,说明要具体明确,加强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施工人员综合技能,从而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水平,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邢海丰,庄超,石彦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问题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5(8):113.

猜你喜欢

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钢筋混凝土反力墙关键工序的施工改进技术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