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价值诉求与实施路径
2020-07-06马勇童昀
马勇 童昀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旅游教育体系,无论是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还是各层次招生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旅游管理作为本科专业一级大类,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中获得了143个拟建设指标(超过经济学类和地理科学类),充分反映了旅游管理类专业在我国本科教育专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蓬勃的发展态势。首批旅游管理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共有4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建设与验收,成为新时代一流旅游本科教育建设的主线和重点。
认识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开展这一工作的前提。一方面,在知识流动的逻辑上,“专业”联通“学科”与“产业”。专业通过人才培养的核心职能,构筑起由学科端知识生产到产业端知识运用的价值链条。另一方面,教育发展的逻辑上,专业是“学科-专业-课程”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环(周光礼,2016)。上述两个方面,也是科学把握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价值诉求、合理设计实施路径的基本逻辑。
一、 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价值诉求
1. 响应和服务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
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应当深刻领会和贯彻习近平同志“四为服务”教育方针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指示精神,把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一流人才支撑保障作为首要价值诉求。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应进一步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特长和优势,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挖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具体情境,培养和供给专业拔尖人才,在服务国家需求中践行人才培养使命和实现专业价值提升。
2. 适应和满足文旅产业发展人才需求
近些年,中国文旅产业取得了空前发展,科技赋能和资本运作是当前文旅产业发展的两个特征,但遗憾的是,文旅产业创新和增长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关键决策却少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参与。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应适应消费升级、产业提升的需要,充分对接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养目标应从技能型目标切换至素能型目标,培养过程中跨界融入规划、投资、大数据等新元素。这些实践将使学生对接胜任文旅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需求,使他们尽可能参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设计、管理和决策环节。
3. 促进和支持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建设
创建旅游管理一级学科的呼声和行动已经在旅游学界广泛展开,特别是在“双一流”时代,学科建设成为高校建设的主要抓手,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生源和经费分配格局,使得创建旅游管理一级学科成为关乎专业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显然,硕士和博士层面的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创建,需要本科旅游管理一流专业的支撑。由于旅游管理在本科层面已实现大类招生,具有了独立性和自主权,已获批专业建设点与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等具有同等建设地位。因此,必须借此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契机,把旅游学科自身实力做强,相对地位提高,为硕士和博士层次的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创建打好基础提供支撑。
二、 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实施路径
1. 精准定位:确立专业建设多维目标体系
一是总体目标。应当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旅游人才”为核心的旅游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总体目标。首批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申报高校的类型和层次涵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省属重点高校、省属普通高校、民办本科院校等。虽然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所依托的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任务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培养拔尖创新旅游人才”总体目标应当一致,但允许存在研究型和应用型的不同侧重点。二是供给端目标。供给端是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和核心。通过确立“金课”打造、质量工程、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教材编制、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教研课题申报等诸多方面的具体目标,有效推动专业内涵式和高质量发展。三是产出端指标。近年来,教育部开始提倡并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在关键指标的确立上,应该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在学生竞赛获奖、学生升学质量、学生就业质量等方面设立明确的阶段性指标,并作为一流专业建设成效的重要观察点。
2. 模式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
教育界已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诸多探索。有别于硕士和博士层次,本科生学习目标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处于专业素养的获得初期,且数量规模较大。面对这些特征,有以下3个方面的模式是值得强调和实施的。一是素能结合的育人模式。尤其是文旅行业发展产生新趋势新变革的背景下,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中应提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所在的商学院,已设立本科生层面的“大数据经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智慧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通过必修计算机、人工智能、数学等“硬知识”为经管专业本科生赋能,其培养成效将有利于旅游管理素能结合2.0育人模式的探索。二是本科导师制的指导模式。导师制能够有效强化本科生培养强度和满足学生个性培养需求。通过实施以学年论文为核心任务和指导学生竞赛为课外任务的导师制,推动本科生探究式学习(discovery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从做中学(learning by making),帮助学生在现有培养方案下,进一步拓展行业视野和格局。三是项目制任务制教学模式。在旅游知识体系解构和教學任务分配上实施项目制,突出本科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模块化和目的性,提高本科生课堂参与性、应用性和产出性。选择任务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作为试点,编制基于项目制的教材,并在课程讲授时对关键知识点严格按照项目制教学要求实施,同时将学生项目成果纳入课程评价体系。
3. 专业再造:重构专业发展核心要素体系
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支撑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石,也是推进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具体构件。可以通过“五维一体”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核心要素重构和整合,实现专业整体提档升级。一是启动“金课”建设。在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框架下,结合专业现有自身优势和特点,选择开展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等类型的一流课程建设。二是构建一流师资。对接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出的素能新需求,组建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掌握知识前沿、能够胜任本科教学导师制和小班化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同时突出教学名师在教学团队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编制规划教材。紧扣《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4+X”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组织力量启动申报和编写“十四五”一流规划教材。四是更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慕课、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国内外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手段变革,并有效提升教学生产力。五是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例如依托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探索旅游、会展、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平台的联合研制和应用。
最后,用Clark Kerr在《大学之用》(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中的论据作为结语:“西方世界1520年前建立的机构,大约有85所仍然存在……其中就包括70所大学。”这背后的蕴意是,大学之韧性在于对社会变革之响应,专业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新格局,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开放包容的心态,更需要全体学人和业界人士贡献智慧。唯有这样,旅游管理专业才能保持长久和鲜活的生命力。
(第一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博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