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龙江县耕地现状及改良措施

2020-07-06张金玉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土壤改良秸秆还田轮作

摘要:黑龙江龙江县多年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加之耕地掠夺式经营现象严重,耕地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进行耕地保护,培肥改良,尤显重要。该文对当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改良措施,要打破梨底层,从减肥、减药、秸秆还田、过腹还田、改善农田基本设施、加强轮作休耕、减少农膜污染、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等多方面着手,培育耕地,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种植收益。

关键词:耕地;土壤改良;秸秆还田;过腹还田;轮作;休耕

张金玉. 黑龙江龙江县耕地现状及改良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19,40(11):43-44.

黑龙江龙江县西部耕地多以丘陵漫岗为主,种植作物以玉米为主,大豆,杂粮为辅,形成一主多辅的种植模式。在多年的种植中,土壤地力逐年下降,加之化肥施用过量,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改善耕地现状、提高地力水平迫在眉睫。

一、土壤现状及存在问题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粮食产量,是关系民生的一项重大问题。随着种植业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产量的提高有耕作技术改进的原因,更是化肥、农药、农膜使用投入量迅速增涨的结果。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打破了耕地原有养分及微生物等的平衡关系。

随着粮食价格的逐步上涨,农民对耕地过度开垦,很大一部分农民只看眼前利益,向土地要产量,没有给耕地及时补充养分,农民对耕地的掠夺式经营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物质文化生活追求越来越高,更加重了对耕地的掠夺。大型机械的发展、机喷农药除草、有机肥用量减少等都加速了土壤的板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的多样性降低,土壤污染严重。土壤耕种层逐渐变浅,犁底层变厚。要想继续保持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就应逐步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变现状。

二、解决措施

1、打破犁底层

犁底层在耕作层下,是比耕作层更为坚硬的土壤。犁底层使土壤的通透力降低,阻碍了根系的生长,使作物的抗旱、吸水、吸肥能力减弱。打破犁底层可增加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要想打破犁底层,深翻是非常好的方式。现在政府制定了深翻补贴政策,通过深翻、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作物根系旺盛生长。

2、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化学肥料是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所需元素的化合物。从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使化肥带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降低。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可导致土壤板结、酸性化增强、通透性差,土壤的有效营养成分降低,作物减产。

减少肥料施用量可采取测土配方及目标产量施肥等方法。根据气侯条件、土壤状况进行精准施肥,增施有机肥;根据土壤酸碱度调整施用酸碱性肥料;根据植株生长发育情况,适时用腐殖酸或氨基酸叶面喷施。减少农药施用量,可采用标准的喷杆喷雾机,更换标准喷头体和喷头,目前龙江县正在逐年推广更换喷头体这项措施。同时要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改进施药技术,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经常使用一种农药会产生抗药性,因此农药要轮换更替使用,更能有效降低成本。要注意加强农药残液的无害化处理与农药瓶的回收,都可有效减少土壤污染。

3、利用秸秆还田进行土壤改良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18年在龙江县景星镇一组秸秆检测数据显示,玉米秸秆中含有全氮0.768%,全磷0.072%,全钾1.433%,每亩秸秆按200 kg计算,含纯氮3.07 kg、纯磷2.88 kg、纯钾5.73 kg。相当于施尿素6.67 kg,二铵6.26 kg,氯化钾9.55 kg。按此计算,每亩秸秆全量还田接近于种植玉米底肥的施用量。秸秆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是形成秸秆有机质的主要成分,因此秸秆还田还提高了土壤通透性与抗旱保水蓄水功能,增加了有机质含量,既改良了土壤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近几年随着禁烧力度的加大,政府对秸秆全量翻埋碎混、免耕抛散还田进行了补贴,这样既促进了秸秆还田力度,又改良了土壤。可以对秸秆高温堆放沤肥,选择交通便利,宽坦向阳的地块,将秸秆粉碎但不能太碎,可切成1寸左右的小段与人粪尿或尿素畜禽粪便腐熟剂等配比进行高溫堆放处理,处理后还田。

4、过腹还田改良土壤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庄稼的好坏与粪肥的使用量有直接关系。近年随着牛羊价格的上涨,养殖量的日益增加,秸秆的用量也将日益增加。将秸杆粉碎后,通过青贮、黄贮或微生物发酵后进行饲喂,这样即充分利用了秸秆又发展了养殖业。

牲畜的大量养殖会产生大量粪便,有的农户将粪便随便丢弃,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造成肥料的浪费。可以将畜粪集中进行充分发酵,结合整地进行还田。龙江县在景星镇利用黑土地项目连续三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土壤保护效果。

5、改善农田基本设施

现有的农田基础设施与现在经济的发展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应加强基本农田改造,有利于农业长远发展,更有利于藏粮于地,能为粮食的丰产稳产打下良好基础。在灌溉措施上要改变传统的漫灌模式,用节水喷灌或滴灌等方式,可节水,同时减少水土流失有效保护耕地。

6、加强轮作、休耕保护措施

龙江县种植作物比较单一,水稻、玉米连作的年限都比较长,土壤理化性质与肥料利用率都在下降。连作会造成土壤中某些易缺失的营养元素过多消耗,微生物活性下降,病源菌增多,土传病害加重,杂草滋生。因此应采取3-5年的轮作措施,一般采取玉米—大豆—杂粮等方式进行轮作,也可以采取水旱轮作。在政策方面,国家也加大了轮作补贴力度,要求集中连片进行轮作,轮作地块三年不变,每亩每年150元左右的补贴,实行“三三制”或“二二制”轮作。轮作既减少了病虫害,又有利于作物对土壤养份的综合利用,在改善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另外,也可以采取休耕措施,使耕地得以修养生息。

7、减少农膜污染

地膜覆盖栽培在农业生产中对有效增加地温、提高产量有见效快、收益高等优势。但大量的残膜留在土壤中很难降解,有的地块连续多年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对1 m2 20 cm深的土壤耕层用细筛进行过滤,会发现土壤中有大量农膜残留,且土壤团粒结构差,板结退化严重,不利于作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大力提倡利用易降解的生物地膜,同时做好残膜的回收等各项工作,避免造成耕地的二次污染。政府应加大残膜回收补贴力度,让农民看到收拾残膜虽然费工但经济上也有一定补偿,充分调动农民收拾残膜的积极性,使每个农民自觉的参与到残膜回收工作中来。

8、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多年不变,可以增加农民对耕地管理权的信心,有利于农民大胆投入,对耕地进行长期的经营规划,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培肥地力。

三、结语

二轮土地承包以来,人们忽视了对耕地的培养,造成耕地营养失调。未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促进作物生产和改良土壤之间协调发展。进行耕地的质量改良与培养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随着国家投入力度加大,不久的将来将再现遍地是良田的美景。

猜你喜欢

土壤改良秸秆还田轮作
沙地幼梨树行间套作大豆高效种植技术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绥棱县耕地轮作休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玉米高产栽培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草莓—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