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标准成本预算体系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运用
2020-07-06南征旗
南征旗
摘 要 预算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活动,自下而上涵盖企业各层级与价值相关的一切财务与业务活动。随着油田企业精益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现行的预算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油田企业构建标准成本预算体系的思路,通过标准成本预算模型在预算编制中的全面应用,以期构建形成一种高效、全面的预算编制体系,推动生产、技术领域开展业务对标,持续提升油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 标准成本体系 全面预算 预算编制
一、目前油田企业预算编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效率有待提高
近年來油田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通过不断探索研究与完善,已经在变动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电费、运输费等主干费用要素方面采取了定额、定标等方法和手段,但是还没有普遍形成一套与生产经营过程、生产技术指标相对衔接、固化的预算编制体系。由于预算编制工作一般在年底,涉及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编制方法的改进优化,业务部门及基层单位建议预算的对接审核,预算报告各模板的整合完善等多个环节持续,导致预算编制工作量非常大,预算指标的科学性、稳定性、透明性有待提升。
(二)预算编制基础数据有待完善
预算作为未来可能性的计划,应建立在对现在以及未来生产、技术、经营指标的科学分析、客观形势研判基础上。油田企业现行预算编制一般以历史情况作为基数参考,容易导致一些不合理或一次性发生的成本费用项目得以续存。同时考虑生产经营情况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反映的经济信息难免失真,对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够。
(三)预算编制中生产技术等业务部门参与度有待加强
目前预算编制仍以财务部门为中心,预算编制未能有效结合生产技术标准,未能完全体现生产经营活动,导致预算结果与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不能真正揭示、解决生产经营矛盾,导致预算指标难以将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权责利进行有效划分,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等现象。
(四)预算编制定额难于测算
油田企业属于采掘业,由于其生产特殊性,各油田、各区块生产条件复杂多变并存在较大差异,为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定额测算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二、标准成本预算体系可行性分析
标准成本预算是经过精益化管理能够实现的经营指标,能够合理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水平。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预算目标方面的优势
标准成本预算体系以战略为导向,加强了预算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与单位发展战略紧密联系的计划和管理过程。
(二)预算编制方面的优势
标准成本预算体系致力于整体经营业绩的持续改善,以业务流程和标准为基础编制预算,通过不断改进业务流程和标准,突出高质量发展,避免资源配置的短期性和盲目性。
(三)预算执行方面的优势
标准成本预算体系增强了预算的可控性,在作业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职责,使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成为预算执行的不同主体,责任明晰。
(四)预算考核方面的优势
标准成本预算体系真正体现了作业与资源的关系,是衡量正常成本水平的尺度。可作为评价和考核经营工作成果的标准,有利于确认业务部门及基层单位的经营责任。
三、以标准成本为导向的预算编制体系设计
(一)标准成本预算体系的目标和思路
1.总体目标。提升预算编制和管理效率的系统性,形成一套内嵌内控职责与流程的相对科学的预算指标模型,实现一套可操作的预算操作手册和自动出具结果的预算编制标准系统。
2.主要特征。标准成本预算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标准化、自动化特点,并它以相同数据源一次录入实现统一数据源,同一个分析主题同一模板实现统一结果报告,指标编码设计与指标属性唯一映射关系实现统一指标编码,最终实现预算编制统一表单、流程和职责。
3.基本原则。首先,可行性原则。编制年度预算时,本着实事求是、从严从细、深入挖潜,在保证指标先进性前提下,使预算指标既能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又符合基层单位生产实际,预算执行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次,完整性原则。年度预算需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充分体现全面预算的思想,不仅有数据信息、测算基础,还充分考虑内外部经营形势、降本增效措施等内容,进一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全面性。然后,特殊性原则。成本预算定额指标要考虑生产特殊性带来的影响,以保证成本预算定额指标的科学合理。因此将成本预算定额指标分解为标准成本预算定额和修正系数两部分。标准成本预算定额是在一定地质条件、地理条件、采油方式、开采时间等条件下测算的基准定额;修正系数是结合地质条件、采油方式、开采时间等生产条件变化而对标准成本预算定额起修正作用的比例系数,即成本预算定额=标准成本预算定额×修正系数。最后,全员参与原则。应按照“谁承担任务谁编制预算,谁花钱谁编制预算”的要求,让业务部门参与预算编制过程,公开预算编制的原则、目标、程序、方法和结果,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标准成本预算体系编制的方法及步骤
标准成本预算体系在充分参考历年预算编制基础上,通过征询业务部门、基层单位意见,讨论、研究、梳理数据源,制定和完善费用要素标准成本预算定额,确定报告报表、报表类型、报表要素以及模型要素。
数据源直接定位至业务部门,由业务部门收集、整理预算编制基础数据,提高业务部门参与度,保障数据准确性。
标准成本预算定额测算首先要根据油田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消耗,分析其消耗原因和载体,形成成本预算定额项目。再根据成本预算定额项目对应的生产特殊性影响因素,经过充分分析研究后,选取主要影响因素作为修正系数。最后归纳整理测算的标准成本预算定额和修正系数,形成系统完整的油田企业成本预算定额指标体系。
预算测算标准模型按照影响成本费用要素的动因因素,分作业流程和工序逐级分解至最末端和最小动因因素。按照鱼骨图确定关键动因因素,同时明确关键动因因素标准定额指标,确定明细业务成本费用后,逐级汇总,最终形成单项成本费用要素成本标准。
录入界面分单位和成本费用要素录入数据源和预算测算标准模型中预算数据,可以通过钩稽关系自动出具预算报告报表,最终形成预算结果界面。
(三)标准成本预算编制体系的实证分析
通过2017—2019年模型数据还原、测算对比,整理核心生产经营参数以及异常数据源,与业务部门对接讨论,确定核心参数形成过程,并对异常数据源反复测试。除业务外包费以外其他成本费用要素年度预算编制结果误差控制在4%以内,业务外包费考虑中心站模式、数字化建设进度,重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测算。
(四)标准成本预算编制体系的创新点
以标准业务流程为基础。标准成本预算体系与业务过程高度融合,提高了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实用性和适用性。
将成本标准延伸至业务标准。标准成本预算体系明确了成本费用项目影响因素的标准及定额,为单项业务流程标准提供了有力依据。
为全面成本管理夯实基础。标准成本预算体系具有导向性、牵引性特点,将经营目标与日常生产活动有效连接起来,同时业务部门全过程参与,把以往的宏观指导与业务部门分工相联系,预算执行力度显著增强。
四、标准成本预算体系应用效果
(一)探索新的标准定额指标
通过预算数据与生产数据的有机结合以及标准定额模式,倒逼业务部门及基层单位强化自身管理,探索影响成本费用要素关键动因因素的标准定额,逐步完善工作标准,不断提高成本费用决策水平,提升效益管理水平。
(二)生产经营一体化进一步融合
主干费用要素依据生产、技术、安全等工作量测算,以主要生产指标为决定因素推导模型。其次将材料费(油管、油杆、井下附件)、井下作业费(检泵、非检泵、带压、洗井、检串)根据生产指标、作业工序形成统一标准,从井筒状况、服役期限等方面整体优化测算。“生产向经营延伸、經营向生产渗透”深度融合,形成了生产经营“双向互动”管理局面,有效保障生产经营活动。
(三)预算编制效率提升初步体现
使用标准成本预算编制模型后,预算编制周期较往年缩短1.5个月,节约预算编制人员3~4人,预算报表全部自动生成减少后期校对汇总。其次通过应用标准成本预算体系,有效降低年度预算编制难度,将财务预算转化为业务预算,从业务前端发起,预算审核只需审核业务量和相关标准定额,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增加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进一步推进标准成本预算体系的建议
(一)标准成本预算体系的使用仍需在实践中检验
标准成本预算体系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系统中生产技术需要提出的参数,以及测算方法等都需要结合阶段性工作、客观因素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才能切实发挥好“生产经营一体化”作用。
(二)业务标准的缺失导致标准预算编制仍需完善
许多生产技术工作目前确定的标准与生产现场实际情况,以及以往的历史数据,差距还较大,仍然需要继续优化科学、合理的标准定额。如:房屋建筑修理修缮标准、设备维修率标准,管线更换标准等。
(三)预算和生产、技术管理在对标方面缺乏融合
一方面部分“标”无法准确界定,需要财务、生产、技术部门共同研讨和明确;另一方面财务数据的对标结果未能有效反馈和应用到生产组织的优化、技术指标的改进工作中。
(四)适应新形势下的预算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标准成本预算体系建设只是预算管理一个环节,预算管理水平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去提升。例如成本费用的决策依据、效益预评估和后评价、费用过程管理等。
六、结语
油田企业预算编制方法必须要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多次测算、反复修改,才能制定出符合油田实际情况的标准成本预算体系,以便有效地发挥好“生产经营一体化”作用,高质量地推进油田发展。
(作者单位为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参考文献
[1] 马站云.精细化管理下对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19(04):100-101.
[2] 王秉现.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现状及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127.
[3] 樊勇霞.精细化管理下的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20(05):44-45.
[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