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激励、农地确权与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

2020-07-06张连华尤亮霍学喜

张连华 尤亮 霍学喜

摘 要:基于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771个苹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考察市场激励、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受到农产品市场和农地市场的双重激励,短期内对农地产出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产品市场激励,长期内对农地质量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地市场激励;农地确权对长期保护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但对短期保护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农地确权在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地市场激励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政府应注重完善农地市场制度、农地价格机制以及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同时重视农地确权改革宣传和信息披露,有效发挥农地市场和农地确权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

关键词:保护行为;农地确权;农产品市场激励;农地市场激励;农地质量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20)04-0099-12

收稿日期:2019-12-14  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20.04.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903117);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CARS-28)

作者简介:张连华(1990-),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通信作者  农地质量保护是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只有保持并提升农地质量,才能保障农地资源的经济生产、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强调:“耕地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藏粮于地”即提升农地质量,确保农地成为永久粮仓。农地质量保护也是现阶段我国维护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要。然而,我国正面临农地退化明显和农地质量整体偏低等现实问题。数据显示: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56.10%降至2014年的50.10%,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997年的26.90克/千克降至2014年的25.80克/千克[2];2016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级为9.96等,其中,低等地和中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56%[3]。可见,我国农地质量保护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认为“没有不良的土壤,只有不良的耕作方法”,即农地是可以通过合理人类活动定向改良的自然实体[4],耕作主体的农地利用和管理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地质量的潜在变化趋势。同时,农地质量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人为因素是造成农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和最直接的诱导因素[5],在中国,人类活动造成的农地质量下降非常严重[6]。在长期坚持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下,作为农地直接利用主体的农户是农地质量保护的关键主体[7-8]。因此,农地质量保持和提升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励农户对农地进行持续、有效的保护。

学术界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潜在影响因素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主要包括农户决策者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农户认知[9-11],农地禀赋特征[7,12],政策干预[13-14]、产权制度[15-17]等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经济回报因素[18-19]。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微观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主要受效用水平差异影响[20],在经济回报代表效用的情境中,市场经济回报是农户决策及行为的基础,即市场经济回报是驱动农户保护农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是对短期内农地产出和长期内农地质量均有贡献多数农地质量保护性投入既可为当期的作物生长提供养分,也可在长期内达到养护土地的作用,从而提升农地质量,即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同时具有生产性和保护性的双重属性。的农地投资行为[21],即短期的农地产出和后续农地处置的潜在收益是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两种市场驱动力。换言之,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同时受到农产品市场和农地市场的双重激励。但已有研究尚未系统分析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市场激励机制及其激励效应。那么,市场是否形成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有效激励,农产品市场和农地市场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激励存在何种差异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此外,农地产权是影响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重要因素,稳定的农地产权是实现市场回报的保障,也是农户进行农地投资的基础[22],缺乏稳定性的地权会抑制农户农地投资,导致农户对农地的掠夺式经营、破坏基础地力[23]。围绕明晰、稳定农地产权和对农地进行扩权赋能,2009-2018年中国启动新一轮农地确权,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和承包权证书(即“四到户”)。已有研究表明农地确权可提高地权稳定性、农地要素流动性和农户信贷可得性,进而促进农户农地投资[24-25],但主要分析并验证了农地确权对农户长期投资的影响,对短期投资的影响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同时,在不同农地产权情境中,市场对农地质量保护的激励效应差异也是有待探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以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苹果户为例,系统分析市场激励、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及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市场激励效应的调节机理与作用。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预期市场收益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

在学术界,存在三种认识农户经济行为的主要理论,即以恰亚诺夫(Chayanov)为代表的“实体小农”理论、以舒尔茨(Schultz)为代表的“理性小农”理论和以黄宗智为代表的“综合理论”[26-28]。不同农户行为理论对农户经济行为的解释程度依赖于与现实情境的匹配程度。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发生转变,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及农村内部职业分化推动农民耕作土地的机会成本快速上升,导致农民土地保护意识趋于淡化,并呈现出“理性实用主义”特点[29],农民与农地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经济利益维系。在此情境中,农户经济行为更加趋于“理性小农”,即农户农地利用行为趋向于主要受市场回报的引导,如苹果等具有高市场化特征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尤其如此。因此,農户进行农地质量保护的决策基础是农地经营的预期收益水平,即市场预期收益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

通常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是短期对农地产出和长期内对农地质量均有贡献的农地投资行为,保护行为投入的预期收益由农产品收益与农地处置收益构成[21]。农产品收益即经营期内逐年农产品收益总和,农地处置收益即农户转移农地经营权获取的收益,表现为农地租金。意味着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受到农产品市场和农地市场的双重激励。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短期内对农地产出和长期内对农地质量的相对贡献相对贡献即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对短期内农地产出的贡献和长期内农地质量的贡献之间的比重。决定了两种市场的激励效应存在差异,即对短期内农地产出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对农产品市场的预期收益反应更为敏感,对长期内农地质量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对农地市场的预期收益反应更为敏感。

基于上述分析与判断,形成研究假设1: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受到农产品市场、农地市场的双重激励,其中,短期内对农地产出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产品市场激励,而长期内对农地质量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地市场激励。

(二)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

农地确权具有三方面的效应:一是农地确权可增强农地产权的排他性,从而有助于固化农地产权、提高地权稳定性[30];二是农地确权可降低农地流转的不确定性,同时降低农地交易层级、减少交易环节,进而降低农地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农地交易效率,促进农地要素流动[31-32];三是农地确权可明晰农地产权关系及其预期,加之政府在农地确权基础上进行扩权赋能,可显著降低农地产权抵押风险,进而降低农地产权融资的信用约束,增强农户信贷可得性[33-34]。进一步看,农地产权稳定性的改进可以显著提升农户农地质量保护性投资收益预期的稳定性;农地交易性的改进可以提升农地市场交易收益效应,即提升通过农地市场实现农地质量保护性投入市场回报的概率[35];信贷可得性的改进可以显著降低农地质量保护中的资金约束。可见,农地确权可通过改进地权的稳定性、地权的交易性和农户信贷的可得性,进而促进农户农地保护性投资,即农地确权的安全效应、交易效应和信贷效应。

在相关学术交流与争论中,农地确权的交易效应和信贷效应尚存在争议。研究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民土地禀赋效应的强化导致其交易效应表现不显著[36];农村金融市场等要素市场不完善导致农地确权尚未发挥其信贷效应[37]。但农地确权的安全效应已得到证实,即农地确权显著提升了地权稳定性,激发了农户长期投资意愿,促进了农户农地长期投资[25]。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实证研究仅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户的长期投资行为存在正向影响,对短期投资行为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根据农地确权三方面的投资效应,安全效应和交易效应主要是促进农户长期投资,对短期投资行为的影响较小,因而农地确权对短期投资的正向激励仅可能通过信贷效应实现,但在农业信贷体制改革滞后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农地确权的信贷效应难以发挥样本中采用土地进行抵押贷款的苹果户比例不足1%。,因而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短期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基于上述分析与判断,形成研究假设2:农地确权对长期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但对短期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不显著。

(三)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市场激励效应的调节机理

如前所述,农地确权可通过交易效应提高农地市场的交易收益效应,而交易收益效应的提升又强化了农地市场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激励作用。但农地确权的交易效应尚存在质疑,研究指出农地确权因农地的人格化财产特征强化了农民土地禀赋效应,并与农地的产权身份垄断、产权地理垄断叠加,抑制农地经营权流转[38]。农地确权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抑制降低了保护行为通过农地市场实现投资回报的概率,进而降低农地市场对保护行为的激励作用。同时,土地禀赋效应强化有可能提高农户土地质量保护意识,弱化经济回报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导致农户更倾向于从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而非经济回报视角进行农地质量保护的投资决策,即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市场激励效应降低。因此,农地确权在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市场激励效应中的调节作用取决于确权对农民土地禀赋效应的强化效果。在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禀赋效应强化效果较低的情境中,农地确权可促进农地要素流动性,即农地确权在农地市场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激励效应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禀赋效应具有较高强化效果的情境中,农地确权可能抑制农地要素流动性并提高农户的土地保护意识,因而农地确权在农地市场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激励效应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形成研究假设3:在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禀赋效应强化效果较低的情境中,农地确权在农地市场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激励效应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禀赋效应强化效果较高的情境中,农地确权在农地市场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激励效应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数据来源于2017年11-12月对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陕西、甘肃两省苹果户的实地调研。据2014年公布的《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关于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显示,黄土高原7~10等的耕地面积占到该区总耕地面积的62.29% ,农地总体质量偏低,选择该区域作为农地质量保护的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同时,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内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小,因而以该区为案例并制定抽样调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因气候环境异质性导致的影响。

本文采用典型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具体地,在陕西、甘肃两省分别抽取2个样本县(区),即陕西延安市的宝塔区和洛川县、甘肃平凉市的庄浪县和静宁县。在此基础上,依托每个样本县(区)分别随机抽取4个样本乡(镇),依托每个乡(镇)分别随机抽取2~3个村,依托每个村随机选取20~30个样本苹果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研,共完成34份村级问卷和801份苹果户问卷。在801个样本苹果户中,30个苹果户由于没有农地或自有农地不适宜种植苹果而使用租地种植苹果。农地确权针对的是农户承包地,且转入农地的農户对租赁地不具有处置权,因而本文中仅选取依托承包地种植苹果的农户进行分析,共771个样本苹果户(样本分布见表1)。

三、 实证结果分析

(一)市场预期收益、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

鉴于苹果户是否采用及投入强度两模型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导致样本选择性偏误,首先采用赫克曼(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联立估计[43],两模型独立性检验结果(rho=0)均不显著,无法拒绝两阶段独立的原假设,因而本文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进行独立估计(结果见表6)。

1.市场预期收益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如表6所示,产品市场预期收益对是否采用商品有机肥及其投入强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家肥和秸秆还田影响不显著;农地市场预期收益对苹果户是否采用商品有机肥、农家肥和秸秆还田及其投入强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投入同时受产品市场和农地市场的双重激励,农家肥施用和秸秆还田仅受到农地市场激励。商品有机肥短期内对苹果产量和长期内对农地质量均具有较高的提升效果,且二者之间差异较小,因而商品有机肥投入受到产品市场和农地市场的双重激励;农家肥短期内对苹果产量和长期内对农地质量也具有较高的提升效果,但对基础地力的影响显著高于短期内对苹果产量的影响,且研究区域农家肥供给受限、施用成本较高,导致苹果户农家肥施用主要是基于农地养护考虑,因而农家肥投入仅受到农地市场激励;秸秆还田短期内对苹果产量无明显提升效果,其主要贡献表现为长期内对农地质量的改进,因而仅受到农地市场激励。研究假设1得到验证。

2.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农地确权变量对农家肥和秸秆还田的采用及其投入强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商品有机肥投入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农家肥和秸秆还田两种长期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投资激励效应,该结论与林文声[24]、应瑞瑶[25]等人的研究一致,但对短期保护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农地确权具有安全效应、交易效应和信贷效应三种投资激励效应,其中安全效应和交易效应主要体现在长期投资中,在信贷效应尚未产生实际效果的情境中,农地确权对短期保護行为不具有激励作用。研究假设2得到验证。

(二)农地确权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市场激励效应的调节作用

在原模型中引入变量“农地确权”与变量“产品市场预期收益”“农地市场预期收益”的交互项进行模型估计(结果见表7),探讨农地确权在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市场激励效应中的调节作用。

表7结果显示,交互项“农地确权×农地市场预期收益”对农家肥采用及其投入强度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农地确权在农地市场对农家肥投入的激励效应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这意味着农地确权对农民土地禀赋效应强化效果较为明显,并对农地要素流动性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弱化农地市场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引导;同时,农地确权也通过对土地禀赋效应的强化提升农户的土地保护意识,弱化经济回报对保护行为的激励作用,因而农地确权在农地市场对保护行为的激励作用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假设3得到验证。值得注意的是,农地确权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的市场激励中无调节效应,可能原因是二者并非苹果户主要的农地质量保护措施,农地确权的调节效应表现不显著。

(三)稳健性检验

为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从调查样本中随机抽取85%的样本组成655个子样本进行二次回归,表8汇总了市场预期收益、农地确权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的回归结果,表9汇总了农地确权对市场激励的调节效应的回归结果。两次回归中核心自变量的影响方向和显著性一致(其中子样本回归中农地确权在秸秆还田的Tobit模型中通过1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本文主要结果较为稳健。

此外,当调节变量为分类变量时,调节效应还可以通过比较分组回归的系数差异进行检验[44],本文进一步将农家肥投资行为按是否确权进行分组回归(见表10),结果显示:农地市场预期收益变量在确权组样本回归中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未确权组样本中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费舍尔组合检验表明系数具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也表明农地确权在农地市场对农家肥投入的激励效应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

(四)进一步讨论

1.农地确权对短期保护行为影响不显著可在一定程度说明农地确权并未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即农地确权的信贷效应尚未发挥;农地确权在农地市场对农家肥投入激励作用中的负向调节作用说明农地确权的交易效应尚未发挥,因而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促进作用主要源自其安全效应。

2.一方面,农地确权对农地要素流动性的抑制阻碍了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市场引导机制;另一方面,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意识的强化可促进农户对农地质量的持续性保护,即部分替代市场回报的激励和引导。可见,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作用机制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作进一步的探讨。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农地质量保持和提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关键。在长期坚持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下,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是决定农地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提升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农民与农地的关系主要依靠经济利益维系,农户保护农地质量的决策趋于主要受市场回报的激励和诱导,因此预期市场收益是影响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核心因素。与此同时,稳定、明晰的农地产权是农户农地投资的基础,也是实现市场回报的保障,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以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苹果户园地保护为例,采用771个苹果户的调研数据,分析市场激励、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1.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同时受到农产品市场和农地市场的双重激励,保护行为短期内对农地产出和长期内对农地质量的相对贡献决定了市场激励效应来源的差异,短期内对农地产出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对农产品市场预期收益反应更为敏感,即主要受到农产品市场激励,长期内对农地质量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对农地市场预期收益的反应更为敏感,即主要受到农地市场的激励。

2.农地确权主要通过提高地权稳定性对农户长期保护行为产生正向激励效应,但因农地确权尚未发挥信贷效应,对短期保护行为影响不显著。

3.农地确权通过对农民土地禀赋效应的强化提升农户土地保护意识并降低农地市场的交易收益效应,进而降低农地市场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激励作用,换言之,农地确权在农地市场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激励效应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

(二)研究启示

1.基于黄土高原地区农地退化严重、农地质量整体偏低的现实背景,政府应更加注重促进该地区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对农地质量贡献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地市场的诱导,因此,政府应注重农地市场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正向引导。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农地流转市场存在产权制度残缺、交易规则缺失和交易中介服务匮乏等制度缺失问题,导致该地区农地流转市场效应不足,抑制农地市场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激励效应,政府应按照“三权分置”方略深化农地产权市场改革,健全农地流转交易规则和市场服务体系,营造信息对称、契约规范、交易公平的农地交易制度和市场环境,促进农地投资有效资本化,有效发挥农地市场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正向激励作用,从而促进农户采用对农地质量提升效果明显的长期保护行为,更好地改进农地质量。

2.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强化是稳定持续的,调研发现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农户对新一轮农地确权认知有限,这可能会抑制农地确权的安全效应,因此在推进农地确权和“三权分置”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宣传和信息披露,进一步提高农户感知层面的地权稳定性,同时完善金融市场等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农地确权的交易效用和信贷效应,最大限度发挥农地确权的投资激励效应,提高农户保护农地质量的积极性。

3.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地市场的基础上,辅之以直接的激励与规制政策,强化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最终形成市场激励为主、政策干预为辅的农地质量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在2017年农业部印发《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的100个试点县中,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遴选出15个苹果试点县,表明该地区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重点区域,政府应依托该项目,采取宣传、示范和政策补贴等方式,全面提升该地区农户保护农地质量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白宇,肖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EB/OL]. (2015-11-22) [2019-08-0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122/c1001-27842000.htm.

[2] 段龙龙.我国耕地质量危机的引发原因及对策论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40-4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17年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Z].2018-05-18.

[4] B.P.威廉斯.土壤学:农作学及土壤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60.

[5] 谭淑豪,曲福田,黄贤金.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同类型农户农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农地保护政策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2):110-114.

[6] Fan M,Christie P,Zhang W,et al.Crop Productivity,Fertilizer Use, and Soil Quality in China[J].Food Security and Soil Quality,2010(7):87-107.

[7] 陈美球,冯黎妮,周丙娟.农户耕地保护性投入意愿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8(5):23-29.

[8] 许恒周.耕地保护: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4):65-68.

[9] 陈美球, 周丙娟, 邓爱珍.当前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17(1):114-118.

[10] 赵华甫,张凤荣,姜广辉,等.基于农户调查的北京郊区耕地保护困境分析[J].中国农地科学, 2008,22(3):28-33.

[11] 肖建英, 谭术魁, 程明华.保护性耕作的农户响应意愿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学,2012,26(12):57-63.

[12] 孔祥斌,刘灵伟,秦静.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北京大兴区耕地质量评价[J].地理学报,2008,63(8):856-868.

[13] 饶静,纪晓婷. 微观视角下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12):11-16.

[14] 陈美球, 钟太洋, 吴月红.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4(1):14-23.

[15] Jacoby,Huang G,Li G,et al.Hazards of Expropriation:Tenure Insecurity and Investment in Rural Chin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5):1 420-1 447.

[16] 马贤磊.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户土壤保护性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丘陵地区水稻生产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9(10):31-41.

[17] 郜亮亮,冀县卿,黄季焜.中国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11):24-33.

[18] Boardman J,Poesen J,Evans R.Socio-economic Factors in Soil Erosion and Conservation[J].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2003,6(1):1-6.

[19] 李广东,邱道持,王平,等.基于忠县农户调查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0(9):35-41.

[20] 王常伟,顾海英.市场VS政府什么力量影响了我国菜农农药用量的选择?[J].管理世界,2013(11):50-66.

[21] Abdulai A,Owusu V,Goetz R.Land Tenure Differences and Investment in Land Improvement Measures: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e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1,96(1):70-78.

[22] Besley T.Property Rights and Investment Incentive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Ghana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5,103(5):903-937.

[23] Banerjee A V,Ghatak M. Eviction Threats and Investment Incentive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8,74(2): 469-488.

[24] 林文声,秦明,王志刚.农地确权颁证与农户农业投资行为[J].农业技术经济,2017(12):4-14.

[25] 應瑞瑶,何在中,周南,等.农地确权、产权状态与农业长期投资——基于新一轮确权改革的再检验[J].中国农村观察,2018,141(3):112-129.

[26] Chayanov.Peasant Economic Organization [M].Central Compilation Press,1996.

[27] Schultz W.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28]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9] 陈成文,鲁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意识的变迁——来自湖南省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5):29-33.

[30] 陈江龙,曲福田,陈会广,等.土地登记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以农地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5):46-51.

[31] Deininger K,Ali d A,Alemu T.Impacts of Land Certification on Tenure Security, Investment,and Land Market Participation:Evidence From Ethiopia [J].Land Economics,2011,87(2):312-334.

[32] 程令国,张晔,刘志彪.农地确权促进了中国农村农地的流转吗?[J].管理世界,2016(1):88-98.

[33] Newman C,Tarp F,Van D B.Property Rights and Productivity:The Case of Joint Land Titling in Vietnam [J].Land Economics,2015, 91(1):91-105.

[34] 米运生,郑秀娟,曾泽莹,等.农地确权、信任转换与农村金融的新古典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35(7):63-73.

[35] 姚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1998(6):3-12.

[36] 胡新艳,罗必良.新一轮农地确权与促进流转:粤赣证据[J].改革,2016(4):85-94.

[37] 林文声,王志刚.中国农地确权何以提高农户生产投资?[J].中国软科学,2018(5):91-100.

[38] 罗必良.农地确权、交易含义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科斯定理拓展与案例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6(11):2-16.

[39] 吴玉森, 张艳敏,冀晓昊,等.自然生草对黄河三角洲梨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99-108.

[40] 宁川川,王建武,蔡昆争.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6, 25(1):175-181.

[41] 王静,李玉环,张衍毓,等.基于农户的耕地质量认识及其响应机制研究[J].资源科学,2006,28(2):74-81.

[42] 蔡荣.合同生产模式与农户肥料施用结构——基于山东省苹果种植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3):41-51.

[43] 苏岚岚,何学松,孔荣.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基于农民分化、农地确权颁证的调节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7(11):77-91.

[44]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2):268-274.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771 apple growers on the Loess Plateau,Probit and Tobit model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and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market incentives and farmland confirmation on farmersfarmland quality conservation behaviors.The empirical results have passed the robustness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rmers farmland quality conservation behaviors are simultaneously stimulated b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and farmland market,the behaviors with higher contribution to the current farmland output are more sensitive to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incentives,and the behaviors that contribute relatively higher to the farmland quality are more sensitive to farmland market incentives;farmland confirm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 on long-term conservation behavior and has no effect on short-term conservation behavior;the farmland confirmation has a negative adjustment effect on the farmland market incentive effect of farmland quality conservation behavior.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farmland market system,farmland price mechanism and factor market operation mechanism,and at the same tim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farmland confirmation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and effectively exert the positive incentive effect of farmland market and farmland confirmation on farmers farmland quality conservation behaviors.

Key words:conservation behavior;farmland confirmation;product market incentive;farmland market incentive;farmland quality

(责任编辑: 董应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