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创新效应分析

2020-07-06李雅雯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

李雅雯

[提要] 本文将2015年珠海实行自贸区政策作为一项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构建“反事实”样本,基于城市层面研究自贸区设立对珠海创新水平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自贸区政策的实施对珠海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且在短期内政策效果强烈。自贸区的设立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水平,推动技术改革创新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珠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创新效应;合成控制法

中图分类号:F752.8;F27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4月14日

一、引言

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基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经验,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于2014年12月设立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战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涵盖广州南沙、深圳蛇口和珠海横琴三个片区,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其中,珠海毗邻澳门,且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港珠澳三地联系更为密切、交流更加频繁。2015年4月23日,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正式挂牌设立。总面积28平方公里的珠海横琴自贸区,由此成为“特区中的特区”。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自贸区的设立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人才引进和技术转移来实现。一方面自贸区的设立涵盖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一系列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有助于人才的流动,实现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推动区域创新发展。钱晓烨等(2010)认为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与省域创新活动相关程度十分密切,且相比于中等、初等教育水平劳动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显著增大。陈爱贞、刘志彪(2014)对上海自贸区进行评估,发现自贸区的设立有助于实现中国要素市场的开放,推动经济转型。另一方面自贸区的设立有助于引进外商对华投资,促进资本流动和技术的国际转移,从而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Muller和Zenker(2001)认为知识密集型企业积极地参与知识创造、转化和传播的活动,对区域创新极其重要。周明升、韩冬梅(2018)以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为切入点,研究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政策效应,发现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其金融行业和地区GDP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刘秉镰、王钺(2018)研究了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发现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提高上海的创新水平。因此,在理论上,自贸区的设立有助于加大外商对华投资、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等,为推动区域创新奠定坚实的经济和技术基础,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设计

Abadie和Gardeazabal(2003)提出的合成控制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政策评估之中。该方法通过对其他没有设立自贸区的城市进行加权平均,构造出一个在政策实施前与实验组几乎完全拟合的控制组,由控制组的数据再构建出“反事实”样本,即合成控制对象,以模拟在不实施自贸区政策的情况下自贸区城市的创新发展状况,进而比较“反事实”样本与实验组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差异。本文根据所获数据得到合适的权重值,从而获得合成珠海与珠海在政策实施前的创新发展数据。通过加权后得到的合成珠海的创新水平模拟珠海在不实施自贸区设立政策时的创新情况,珠海与合成珠海之间的专利授權数量水平与创新投入水平差异,即是自贸区的成立对珠海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模型说明。借鉴刘秉镰、王钺(2018)已有研究,假设已获得P+1个地区在t∈[1,T]期内的R&D支出额数据,IitN表示第i∈[1,P+1]个地区在时间t不实施自贸区政策时的R&D支出总额,IitC表示第i个地区在t时点实施自贸区政策时的R&D支出总额。现假定地区i在时点t=T0处宣布设立自贸区,则在[1,T0]期内地区i的创新活动不受自贸区设立政策的影响,IitC=IitN;在[T0+1,T]期内,即自贸区设立后,令it=IitC-IitN,表示由自贸区的设立所引起的第i个地区在时点t的创新能力的变化。

(二)模型构建。对于设立自贸区的珠海,可以真实地获得珠海设立自贸区后的R&D支出额数据IitC,但珠海在假设没有设立自贸区的情况下的R&D支出额IitN是无法真实得到的。参照Abadie等(2005)的研究,构造“反事实”变量,本文采用如下所示的因子模型:

其中,t是影响所有地区创新活动的时间固定效应;t是一个1×r维的未知参数向量;Zi表示不受自贸区设立政策影响的控制变量,是一个r×1维可观测到的协变量;t是无法观测到的1×F维共同因子;i是不可观测到的F×1维地区固定效应;it表示每个地区都无法观测到的短期冲击,在各地区水平上的平均值为0。

假定在第1个地区(i=1)设立了自贸区,其余的P个地区(i=2,…,P+1)均未实施自贸区政策。现考虑一个P+1维向量权重W=(2,…,p+1),满足p≥0,p=2,…,P+1,且使得2+3+…+p+1=1成立。对各地区的结果变量值进行加权处理,得到下式:

Abadie等(2005)在研究中指出,当政策作用后的时间段相比于实施政策前的时间段较短时,上式中的it将趋近于0。因此,p*Ip1是I1tN的无偏估计量,下式可以用来表示政策效应的估计值:

四、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广东珠海横琴自贸区于2015年正式挂牌设立,因此可将该自贸区政策的实施视为一项自然实验,政策冲击时间定为2015年。由于广东省自贸区包括珠海、广州、深圳三个城市,为使得文章结论更为可靠,本文剔除广州、深圳这两个实施自贸区政策的城市后,选取2011~2017年广东省其余19个城市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而研究分析自贸区政策对珠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数据来源于各年《广东统计年鉴》。其中,将珠海作为实验组样本,其余18个城市作为控制组样本。

(二)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创新投入水平(R&D)。本文使用R&D内部经费支出额来表示创新投入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印发的《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比值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最为重要、最为综合的指标,也是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

2、预测控制变量。区域创新水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的是自贸区的设立对珠海创新水平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的预测控制变量既客观地反映了技术创新活动,又可以根据自贸区政策而发生改变。同时,根据合成控制法思想,预测控制变量的选取要保证合成珠海与珠海在自贸区设立之前,创新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尽可能保持一致。因此,借鉴已有研究,本文选择的预测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工业发展水平(Ind)、人力资本水平(Hr)、金融发展水平(Fin)、居民消费水平(Roc)、政府介入经济程度(Gov)、国际技术溢出效应(FDI)、对外开放程度(Open)、交通基础设施(Inf)。

借鉴鲁钊阳(2012)、宋雪(2018)等学界已有研究,本文将工业发展水平定义为工业增加值,代表了地区的工业发展状况。人力资本水平定义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素质。考虑到金融对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信贷支持上,金融发展水平定义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伴随着居民消费规模的快速扩张,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激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因此将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定义为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政府介入经济程度定义为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地方政府资源投入力度的重要指标。国际经济溢出效应定义FDI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创新的影响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定义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自贸区政策直接影响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地区发展的基础,定义为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各变量说明如表1所示。(表1)

(三)实证结果。本文通过其余18个未设立自贸区的城市构建“反事实”样本,即合成珠海,将其作为控制组,珠海作为实验组。在样本研究期间,珠海与合成珠海之间R&D支出的差额即为珠海自贸区设立的政策效应。珠海与合成珠海的R&D支出情况及自贸区政策效应如表2所示。(表2、图1、图2)

由图1和表2可以看出,在自贸区设立之前,珠海和合成珠海的R&D支出差异很小,二者几乎完全重合,说明政策实施前合成珠海与珠海的创新水平拟合程度很高。珠海自贸区于2015年设立后,其创新水平持续提高,其中珠海R&D支出从2016年490,502.8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590,914.3万元,增速高达20.5%,超过同时期珠海地区GDP增速18.0%,且与合成珠海创新水平的差异逐渐扩大。

结合表2和图2,以2015年作为事件点,政策效应在2015年后逐渐显现。相比于设立自贸区后,在2011~2014年政策效应几乎为0,而在自贸区政策实施后,珠海与合成珠海的R&D支出差额从2015年的19,385.9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88,566.12万元,平均增长率高达65.9%。其中,2015~2016年、2016~2017年增速分别高达77.9%、156.8%,远高于同时期珠海地区GDP增速,这说明自贸区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珠海的区域创新水平,并且在短时期内增速极快,政策效应强烈。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利用政策评估技术中的合成控制法,将2015年珠海实施自贸区政策视为一项自然实验,通过广东省其余18个未设立自贸区的城市构建“反事实”样本,比较珠海与合成珠海的R&D支出差额,并将其作为珠海自贸区设立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自贸区的设立有利于提高珠海的创新水平,且在短期内政策效果强烈。

基于城市层面研究自贸区的设立对珠海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为其他自贸区的设立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一方面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借鉴,有助于其制定贸易优惠政策,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自由流动,使各国或地区交往更加密切,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国际间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推动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制度创新,积极培养引进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有利于推进地区创新驱动发展。

在理论上,基于城市层面更为微观地探讨自贸区设立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效应,有助于弥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但鉴于获取数据资料有限,本文仅从珠海整体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以后相关研究有待深入。

主要参考文献:

[1]钱晓烨,迟巍,黎波.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创新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7(4).

[2]陈爱贞,刘志彪.自贸区:中国开放型经济“第二季”[J].学术月刊,2014.46(1).

[3]Muller E.,Zenker A..Business Services as Actors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the Role of KIBS in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Research Policy,2001.30(9).

[4]周明升,韓冬梅.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上海的经济效应评价——基于“反事实”方法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8.32(8).

[5]刘秉镰,王钺.自贸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来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准实验的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9).

[6]鲁钊阳,廖杉杉.FDI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双门槛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9(5).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
珠海开放大学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珠海之旅
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我国航运政策创新
出口集拼波次业务的解决方案
发展上海航运保险业的政策及建议
麻省总医院在珠海起航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