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澄城县主栽玉米品种特征与栽培技术

2020-07-06李淑玲,郑凤侠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品种玉米

摘要: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强新品种的筛选和推广,并结合不同玉米品种特性应用不同的栽培技术,以便更好的利用土地,实现单位面积内土地的增产增收。该文主要结合陕西省澄城县玉米种植情况,首先分析了主栽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最后结合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对玉米栽培过程中的土地整理、品种选择、地膜覆盖、膜侧种植、科学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灌溉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论述,以提高玉米的质量与品质。

关键词: 玉米;品种;生产特性;栽培技术;膜侧种植

李淑玲,郑凤侠. 陕西省澄城县主栽玉米品种特征与栽培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9,40(11):57+61.

陕西省澄城县位于渭北旱塬东部,区域内北高南低,地形结构十分复杂,海拔高度在360-1200 m之间,属于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2.2℃,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在574 mm左右,降雨时间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苹果为主。玉米品种作为玉米栽培的重要生产资料,品种的生产性能直接影响玉米的播种周期和管理措施,科学选择玉米品种对保证玉米获得高产稳产有很大帮助。

一、不同玉米品种生产特性

现阶段在陕西省澄城县推广应用较好的玉米品种主要包括了郑单958和陕单609两个品种,这两个玉米品种的生产特性如下:

1、郑单958

郑单958是河南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玉米品种,被国家和河南、山东、河北、吉林、辽宁、新疆、内蒙多省与自治区审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的推广在全国玉米生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1年已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夏播生育期95天左右,株高250 cm左右,穗位高100 cm,叶片窄而上冲,叶色浅绿,株型紧凑;穗长20 cm左右,穗行数14-16行,无秃尖,黄粒,白轴,出籽率89.5%;抗玉米大、小斑病,抗青枯病、黑粉病、粗缩病,抗倒伏。适宜冀、鲁、豫、皖、苏、陕、晋南、北京夏玉米区和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种植,适宜密度4000-5000株/亩。

2、陕单609

陕单609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學选育出的高产稳产玉米品种。该品种在西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3天,比郑单958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6 cm,穗位高127 cm,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8 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5.0 g。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茎腐病,高感丝黑穗病。籽粒容重793 g/L,粗蛋白含量10.73%,粗脂肪含量4.32%,粗淀粉含量73.27%,赖氨酸含量0.28%。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亩种植密度5000-5500株。适宜在陕西榆林及延安地区、宁夏、甘肃、新疆和内蒙西部地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土地整理

澄城县降雨比较集中,冬春季节很容易出现干旱,玉米增产稳产的唯一因素就是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因此在玉米种植之前,应该采取一切有利措施,做好土地的精细化整理工作,增加土壤层的厚度,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证能力。在玉米播种之前,应该对种植地进行一次全面的翻耕整理。对于耕作层较浅的,应该每间隔2-3年进行一次土壤深松作业,打破离地层,提高土壤层厚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深松整地一般在秋季作物收获之后和秸秆还田同时进行,将秸秆抛洒到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土壤,将秸秆翻耕到土壤层以下,保证秸秆能够更好的腐熟释放营养物质,为出全苗奠定坚实的营养基础。

2、科学选择玉米品种

现阶段在种子市场上,玉米品种种类繁多,品种质量参差不齐。在品种选择过程中,主导品种不突出是影响玉米稳产增产的一大因素。玉米品种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基层地区的农机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加强高产稳产玉米种子的筛选和推广工作,从多个玉米品种当中筛选出丰产稳产性能较好、抗病能力较强、适应性较为广泛的优良品种。目前在陕西省澄城县推广应用较好的玉米品种主要有郑单958和陕单609。这两个玉米品种在示范田中,种植率达到了95%以上。

3、地膜覆盖

澄城县春季气候干旱,土壤持水能力较差。为了保证玉米出全苗,应该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应用该项技术能够进一步蓄积土壤当中的水分,起到增温和蓄积雨水的作用。通过推广应用宽窄行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具有很好的抗旱增产效果,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般选择宽幅在70 cm、厚度在0.08 mm的农用地膜,宽行70 cm,窄长40 cm,每亩使用农用地膜3.5 kg。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够提高0-20 cm土壤层含水量4%左右,0-10 cm的低温相对于传统种植模式能够提高2.5-3.0℃[1]。

4、膜侧种植

传统地膜栽培过程中,由于播种之后很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造成土坨压苗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将土坨破碎,幼苗很难顶土。而在放苗时,往往需要较多的人力投入,工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到该项技术在基层地区的推广应用。采用膜侧栽培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雨水对幼苗生长产生的不良影响。应用该项种植技术还有利于人工回收地膜,方便将地膜清理干净,减轻地膜对土壤造成的污染,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科学播种

澄城县春季干旱少雨,春季播种时应该做到场上播种。玉米播种进入夏季抽水期之后,很容易出现卡脖旱现象,导致玉米不能正常的开花授粉。而进入到7-9月份又是降雨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具有降雨时间长、降雨量大的特点。

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应该重点拉长播种期。结合地区的气候环境,最佳的玉米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到5月中上旬。播种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机械化播种模式,机械选择适合本地区土壤条件的膜侧播种机。播种之前做好机械设备的调整工作,保证宽窄行分别为70 cm、40 cm,株距控制在20-30 cm,每亩播种量控制在2.0 kg,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覆膜、镇压等工作。

6、合理密植

控制合理的定植密度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通过适当增加玉米定植密度,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光合效率。对于中等肥力的玉米一般每亩定值4000-4500株,高肥力的种植地一般每亩定植4500-5000株[2]。通过增加定植密度能够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田间的光合作用效率,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

7、科学施肥灌溉

在玉米田间施肥过程中应该逐渐转变过去传统的施肥模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肥、平衡施肥,保证各种元素肥料施用充足,满足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要求。在播种之前对土壤的养分进行测定,明确土壤当中养分的稀缺情况,然后结合玉米的生长规律和目标产量水平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通常情况下,每亩追施完全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 kg,纯氮10-13 kg,五氧化二磷6-8 kg,氧化钾5 kg,锌肥、硼肥各1 kg。

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要结合田间的湿度,及时进行灌溉和田间排水。进入玉米生长中后期,应该重点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避免某些土传病害和气候性病害的传播慢一些。

8、病虫害防治

玉米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农业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播种之前对玉米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出苗之后应该密切观察田间玉米的生长情况。当采用农业防治手段、物理防治手段和生物防治手段达不到防治要求之后,应该综合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针对性防控,保证防治的针对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之前,應该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与种植制度,科学选择玉米品种,确保所选择的玉米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保证发挥玉米的生产性能,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转变农民群众传统的玉米生产技术生产模式,加快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时革新农民群众传统落后的生产理念,保证先进生产技术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 辉. 玉米品种公单9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8(24):157.

[2] 庄振涛. 丰禾726玉米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世界,2015(11):52-53.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品种玉米
收玉米啦!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我的玉米送给你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