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碑刻的形制
2020-07-06张斌世
张斌世
东汉章帝以前碑刻罕见,和、安以后刻石立碑之风渐起,至桓、灵时则达到极盛。凡碑碣、墓志、摩崖、石阙、石经、画像题字及其他杂刻,除南北朝以后因佛教盛行而出现的造像记、石经幢等外,几乎各种类型都具了。至今存世的汉代碑刻数量还多以百计,汉碑与魏碑、唐碑為碑刻书法史上的三座高峰。本文简单的对这些汉代碑刻的形制进行介绍。
碑
碑,古代本是竖立在墓圹前后或两边的大木,两碑之间有辘轳,引棺的绳索—“綍”绕在辘轳上,将棺柩徐徐下人圹中。后来将碑改为石制,上面书刻文字,为墓主记功述德。典型的碑,有碑额,在碑正上方,上面刻碑铭题署。“穿”在碑额上,或在碑额下面。碑之正面称碑阳,背面称碑阴,两侧称碑侧。碑下有座,以起稳固作用,称为趺,趺多作长方形。
汉碑碑阳一般刻正文,记事颂德,如《乙瑛碑》《礼器碑》等。墓碑列墓主名讳、里贯、履历。正文如碑阳刻不下,则连续刻于碑阴。人之生前死后皆可立碑,立碑者除子女外,还有门生、故吏。碑阴一般列门生故吏姓名及出钱数目,碑阴写不下有写于碑侧者。非门生故吏而出钱者,谓之义士。
汉碑石材选取甚讲究,有专门的人去选石、采石,为的是“勒铭贞石,以垂久远”。由于立碑之目的是为了使碑主的事迹、功德传世,故撰书者为何人并不重要,一般碑铭都是由令史、书佐等地位不高的文吏撰书。当时碑铭体例大多不列撰书者名,只有少数例外,如《华山庙碑》《樊敏碑》等有书者之名。而刊刻造作的石工名字却常常隶于碑末,这也是受当时物勒工名的影响。
汉碑以山东一带最多,而今传世的汉碑主要集中保存在曲阜孔庙和济宁汉碑廊等处。汉代各类碑刻中,以碑上所书刻的文字较为庄重、讲究,行列整齐,有些碑还划有棋坪方格书写。碑阴和碑侧的字相对于碑阳,要活泼、随意些。
墓志
墓志,是将墓主姓名,有的还附有爵里、卒葬年月、生平事迹及其他有关内容,写刻于砖、石(后世也有以木、瓷等为载体者)而设于圹中者。汉代的墓志形式不固定,后人所加的名称也多不同,有葬砖、墓志、柩铭、墓室题记等。直到南北朝时期,墓志才发展为单设方形或扁(长)方形,尤其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设立墓志的风气大盛,基志也作成盖、志两石相合的形式,并有了墓志或墓志铭这一正式名称。
形成设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早在周代就有了类似于墓志的“明旌”。20世纪50年代末,在甘肃武威汉墓群中相继出土了数幅西汉时的明旌,上书死者的籍贯姓名,偶有其他语句,分别是用朱或墨书写在丝、麻质材料上。明旌作为丧具,一直沿用至近现代。当然,使用明旌与设立墓志,其用意不尽一样,所以周秦两汉的明旌,并不能看作是墓志。西汉后期,墓室建造逐渐讲究,开始精致化,尤其到了东汉,盛行在墓室中刻人物、鸟兽、花木、建筑、神怪、故事等画像,有时会在墓室中刻墓主姓名、官职里贯、卒葬年月或简单事迹、哀惊祈愿等内容的文字。
单设的墓志,现在所知最早的是1979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发现的秦代刑徒瓦文。这些瓦文墓志是某些刑徒给死去的伙伴埋置的,作为记识,以便迁葬收取尸骨时能认领,这也是设立墓志的最早用意。
摩崖
摩崖,是指在天然崖岩上所刻的文字。有时崖岩需加以凿磨整治,然后再刻字。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已利用崖岩绘刻人兽图形和符号,在国内外都有史前的岩画被发现。当文字产生后,在天然崖岩上写刻文字,自然要比打磨石料成一定形状后再写刻方便简单得多,可以想象,摩崖应是各类刻石中最先出现的一种。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即巡游天下,在沿海地区多次刻石,二十八年、二十九年(前219、前218)在蜂山、泰山、之果、琅邪台、三十七年(前210)至会稽等地皆“立石,刻颂秦德”。西汉似乎没有摩崖刻石纪功的习惯。霍去病出击匈奴,绝沙漠数千里,而未刻石纪功。东汉经营西域、抗击匈奴的功业远不如西汉,而往往刻石纪功,显然是受了内地树碑立传之风的影响。当然也是为了宣威绥远,故勒铭天山,与秦始皇立石颂秦德于东海之滨是出于同样目的。
内地摩崖刻石,多为纪颂一些重大工程。如陕西汉中市以北褒谷中的永平六年《都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建和二年《石门颂》、甘肃成县天井山古栈道建宁四年《西狭颂》,陕西略阳白崖建宁五年《邮阁颂》等都是为一些官吏兴修栈道、便利交通所刻的纪念性颂辞。大多刻于所颂工程最艰险处的断崖绝壁之上,使人屏息而视,感觉到山川之峻雄,阁道之幽危,而书法之奇纵豪迈,可以互通气息,造化与人工之伟大,相得而益彰。这类刻石在汉代摩崖中最为著名,都是摩崖书法代表之作。
摩崖刻石,除了字较大,还因天然崖岩常有裂缝、石筋,书刻时须让开,故行款多不齐,往往字也大小不一,错落欹斜。摩崖,南北朝以前多纪功颂德,北齐北周则刻佛经、佛号,南北朝以后,多题咏、题名。
石阙
阙,是古代的一种建筑。《说文解字》日:“阙,门观也。”从古代石刻和绘画中见到的阙,都是两相对称的建筑。在汉代,有人可居处的城阙和宫室之阙,还有在祠庙、陵墓前的装饰性建筑。石阀在门前之两旁,阙中间为行走之道,即神道。石阙雕刻都十分精细,一般刻有神仙、圣贤、节孝、车骑、禽兽、灵异等形象,大多石阙刻有铭文。
我国现存的汉代石阙共29处,其中山东4处,北京1处,河南4处,四川地区最多,有20处。石阙到汉代以后基本不再营造。
石经
石经为官方所立,将儒家经典刻于有上,以为定本,让后儒晚学取正。古代经籍,都是辗转传抄,年代相隔久远,文字往往谬讹百出,以至俗信解经穿凿附会,赔误后学。鉴于这些弊端的产生,在熹平四年(175),议郎蔡邕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上奏要求正定六经文字。经灵帝特许,由蔡邕等书写经文于石,使工镌刻后立于洛阳太学门外,作为官方定本。石为隶书,两面皆刻字。此石经为区别后世所立石经,名为《熹平石经》。石经的隶书,我们现在觉得因华美整饰而缺少生气,但在当时它被奉为典范之作。
画像石题字
西汉墓葬,即使是诸侯王陵建造得规模相当宏伟,但在基室内一般不作装饰。西汉未和新莽时,墓室中逐渐出现了较简单的石刻画像。东汉厚葬之风盛行,营造画像石墓其为普遍,这些画像石墓在墓门、墓室、石上雕刻神仙、圣贤、车骑、建筑、瑞禽怪兽,等等。地面上往往还建有祠堂石室,这些小型的祠堂石室也在四壁雕刻画像。画像旁边有的刻有文字,其中有刻墓主人职官姓名、卒葬年月及铭辞,属于墓志性质的惇铭、柩锦和题记,还有刻造墓时间及工值等内容的。另一类是在所刻圣贤和历史故事的画像上之题榜,犹如连环画之标题和简要说明。画像石题记的字都较小,刻得也细浅,结体生动自然。
封门塞石题字
西汉诸侯王墓葬多因山打隧道作陵寝,在入葬后,隧道用巨石封塞。巨石都预先按隧道大小治凿,封塞时,将许多石块排叠,须相合使隧道不留空隙,故封门塞石上记有尺寸或石工名字。
黄肠石题字
黄肠石由黄肠题凑而来,所谓黄肠题凑,本是古代帝王诸侯用柏本枋排叠成的框形结构,其内安放棺惇的一种葬式。东汉,有的墓葬用石条代替柏木,这些石条就称为黄肠石。一些黄肠石刻有文字,文字内容多为当时的地名、石工姓名,石之广、宽、长尺寸及第若干,以及年月等。
买地记、镇墓文
在封建社会,旧地是重要的私有财产,可以传给子孙后代,也能租佃、封赏、买卖、营葬等。田地若转让、占有或买卖,都要建立契约,为示郑重,往往偻刻于金石。田地的范围,有用周围的山川路树等自然标识来标定界限,或用东、西、南、北各至于何处的四至记界限的方式表明。东汉时埋于墓中的买地券已带有迷信成分,并非完全与现实相符。汉代以后,墓中设买地券逐渐普遍,内容也越来越荒诞,四至、保人、钱值等都是虚拟,格式皆大同小异。
与买地券相类似的还有镇墓文,内容大致是些为生人、死者祈求安宁的话、末尾有“急如律令”语。镇墓文也出现于汉代,如《刘伯平镇墓铅券》等,亦作简牍形状。这类铅买地券和铅镇墓文似有专门制作之店铺,丧事人家来订做,可以当场书刻或用朱色书写。铅质柔软,且颜色较黑,适宜于书刻或用朱色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