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0-07-06刘思延王静
刘思延 王静
前言
随着河北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年轻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家庭老人的空巢化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河北省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农村养老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政府的高度关注,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有了较大进展,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还面临基础薄弱,养老体系管理、服务水平低等诸多的问题,导致居家养老服务的效果并不明显,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所以,健全和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迫在眉睫。
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在于“居家”,是指以居家的形态,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网,并通过政府及社会上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农村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物质帮助、医疗保健、精神关爱等方面的养老服务。
河北省农村人口养老服务现状
现状一:老龄化人口规模逐步扩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数据为7.49%,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数据为8.8%,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相对比,从2000年到2010年之间增长了1.31%。从人口抚养比例调查来看,少儿的抚养比例在下降,农村的老年抚养比例却呈现逐年上升的状态,河北省农村老龄化指数还在不断的上升,但是老年抚养比仍然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抚养水平。通过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调查显示,低年龄占的比重率很小,而中间段的年龄比重率很大,这就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的潜在数量很大,随着我国近年来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死亡率较往年下降,人均寿命延长,使得未来河北省农村老龄化的形势更加严峻。
现状二: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河北省从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农村老年人口系数不断上升,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龄老人的人口系数增加了1.74个百分点,高龄老人的人口系数增加了4.43个百分点,农村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率非常快,人口老龄化程度已在不断加深。
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成因
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薄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虽然通过民政等部门的努力,农村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关注度最高、需求量最强的医疗设施方面建设不足。在很多农村养老服务医疗中心,缺乏基本的医疗药物保障,护理设备简陋,医护人员的配置达不到基本要求,一些日常法律咨询的服务设施以及发生紧急情况的援救设施也很薄弱。但目前很多养老服务设备都是统一进行配置,且服务内容单一,不贴合实际,比如统一给农村老年人配置的健身活动设备,就因其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浪费。对于老年人最重要的关怀还是来自于精神关爱、心理支持,而这方面的服务设施更是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的需求。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缺乏长远规划。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口老龄化,城镇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始走入农村,其虽然已有服务框架,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主要还是来自于政府的指导以及村上自发的组织。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没有明确,财政支持没有到位,服务的内容及范圍也没有规范化,缺乏相关的政策制度,也没有能够长久运行的机制保障,因此无法保障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发展。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缺乏资金支持。由于目前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多是在政府的倡导下进行,农村社区主要负责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工作。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时间较长、门槛较高、回报率较低、政府补贴很少等问题使得其很难有社会资金的融入,而资金的供应不足又会严重影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使得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只是一个空壳,无法真正为老年人带来服务。
养护人员素质待提高,服务范围较小。据调查,目前农村养护人员大多数为当地村民,兼职养护工作,且年龄偏大。他们大多数都是直接上岗,没有接受专业系统化的服务培训,只能向老年人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照护服务,无法满足他们更高的服务需求。受资金不足的限制,目前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对象为农村的五保户,对于那些子女在外务工的空巢老人暂时没有提供服务,服务范围。另外,因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录用标准不够明确,导致养老服务人员出现流动性大、数量较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与发展。
改善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对策建议
改善农村养老环境,丰富服务内容。目前,对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主要是在政府的倡导下进行的,农村社区负责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工作。因此要想改善农村养老服务的环境,政府应该承担重要职责,职责的主要内容有:(1)改善农村养老环境,针对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改善。(2)根据农村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及实际养老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硬件设施。
从老年人的实际养老服务需求出发,丰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由政府部门牵头,卫生部门协作建立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同时把健康档案的信息共享给当地的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部门根据老人健康的状况进行分类,从而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村卫生室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咨询服务和日常体检服务;政府根据不同的养老内容,合理调整服务项目的补贴金额。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照料群体为残疾群体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群体,也是政府应当提供和购买养老服务的重点对象。因其家人工作而白天无法被照料的老年人可以送往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托老照顾。对于已经处于长期失能情况的老年人,可以根据其需求安排入住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专业的养护人员进行生活照料。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以满足那些在生活中需要进行护理帮助但是又不愿离开家入住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对于身体状况较为健康的空巢老人,可以集中安排搬入幸福互助院,方便相互之间的照顾。为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丰富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中心的日常生活,可以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给老年人提供棋牌娱乐、按摩躺椅、围棋象棋、报纸杂志等多样性的文化娱乐设施。
加强机构管理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中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发展农村居家养老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建设,培养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其次,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和老年人口特征合理配置养老服务的硬件设备及设施,规范和提升养老服务内容“医疗保健、精神关爱、生活照料、紧急情况救助”的管理。也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养老经营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方案,有效推动河北地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和持续经营。
加强管理规范,维护设施质量。据了解,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设施基本上都是统一进行配置的,未从实际出发,忽略了老年人的需求,而老年人关注度最高的医疗护理设施,也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可见,在进行设备配置的时候,有关管理机构只是在做表面化工作。所以,需要加强管理的规范化,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和需求,结合实际,对服务设施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同时,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硬件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对老旧的设备要及时做好更换,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
建立养护人才培养机制。由于目前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大多数养护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专业素养较低,所以建立养护人才培养机制迫在眉睫。通过政府与各大高校以及中职院校的沟通合作,增设养老服务类的相关课程,学生毕业后需到地方进行至少3个月的实习养老服务。而学校方面要尽快建立养老服务专业的实训基地,提高对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而目前的养护人员在上岗前需要进行养老服务的业务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人社部门颁发的养老护理员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借助外部专业化培训机构的培训和指导,来提高农村居家养老中心养护人员的护理技术,培养其专业化的服务意识,其中产生的培训费用可由政府分担。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空巢老人比重的增加,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为有效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资金不足、体质机构管理不完善、人才专业化程度低下等,是阻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水平,政府责任要明确、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要规范、服务中心硬件设备和设施要合理、财政投入力度要加大、农村养老服务基础环境要改善、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培养要跟紧,通过这些方面工作的落實,才能有效促进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9030303002;2019年度秦皇岛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9081)
(刘思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王静,秦皇岛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