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困局与路向——基于相关研究的综述与反思

2020-07-06曹渡帆

铜仁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资本理论农村

曹渡帆

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困局与路向——基于相关研究的综述与反思

曹渡帆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

农村籍大学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有效开发农村籍大学生人力资源,将会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事业和扶贫事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自高校扩招以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围绕农村籍大学生的求学经历进行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从“经济”与“文化”两方面关注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困境;二是以“结构性”和“能动性”两大范畴作为理论取向探究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影响机理;三是从“弥补”和“创生”两个视角提出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发展路向。尽管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但仍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一是需要加强比较性的研究,在群体之间、学科之间的共性与异性中进行研究的深化;二是需要加强拓展性的研究,在批判和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理论的创新。

高等教育; 教育扶贫; 农村籍大学

随着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知识在实现阶级流动的过程中所能产生的巨大力量,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突进式发展,大学生人数的扩招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从2012年开始,我国农村籍大学生每年入校人数的增长速度达到10%左右[1]。随着大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和异质化发展,很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从城乡差异对基础教育的影响转向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相关研究关注点不再局限于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起点不公平现象的研究,还注重对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动态性研究。与此同时,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农村籍大学生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实现扶贫脱贫目标的优势得以体现,国家也通过专项招生计划、资助政策、定点扶贫等策略保障了农村籍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本文将对自高校扩招以来有关农村籍大学生求学过程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反思,为当前高等教育扶贫政策提供现实考量与理论性启发。

一、经济与文化: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聚焦困境

受制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特有的国情。因此,有关农村籍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多存在于中国学术圈内。自从高校扩招后,越来越多农村籍大学生涌入城市大学,引发了很多学者对该群体的关注,而其中农村籍大学生的求学经历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焦点。这些研究共同指向的是农村籍大学生的求学之路绝非坦途。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凸显的农村籍大学生求学困境各不相同,综合而言,已有研究中主要聚焦于他们求学“困境”中的经济之“贫”和文化之“困”。

(一)农村籍大学生求学困境的经济之“贫”

高校扩招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无论是国家经济、文化、政策都有向城市发展的倾向。户籍制度体现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差异,更是身份阶层的差异。在1999年高校扩招这个历史节点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达到了2.65:1[2]。城乡经济不平等的客观事实是高校扩招初期农村籍大学生不可避免的时代背景,因而农村籍大学生求学困境的经济之“贫”是高校扩招初期学界关注的重点。1995年,学者周庆木和毕明福发表的文章《穷大学生的艰苦成才之路》通过生动的个案描述了物质条件对农村籍大学生的求学过程的影响,其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某高等师范学校女生王××,每天盼着送信件的学习委员来,但是她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收到家里寄来的汇款了。她知道家里肯定又遇到了经济困难,无奈她只得向同学借钱,为把每天的伙食费严格控制在1元之内,她对人谎称‘要减肥’而多日不沾油腥”[3]。农村背景所带来的物质贫穷作为城乡教育不公平的表征,被很多研究带入至对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探析中。在研究中,农村籍大学生家庭经济之“贫”不仅是客观事实,更是他们心理情感发生矛盾与冲突的内在诱因。21世纪初,很多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贫穷给农村籍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健康影响,认为农村籍大学生家庭经济不济,造成他们在心理认知上出现自卑、焦虑、自闭、虚荣等心理压力[4][5][6]。学者张莉华在1998年发表的文章《简述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冲突》中写道,“他们因经济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认识偏差得不到及时引导和纠正,轻则导致学习自信心不足,挫伤进取和奋发向上的锐气,重则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7]甚至有学者从社会失范、犯罪预防的角度指出,农村大学生受到贫困影响会导致他们对城市生活的片面追求,甚至会促使他们出现某些失范、犯罪行为[8][9]。

高校扩招初期,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城乡贫富差距的扩大客观上使农村籍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阻碍,特别是物质贫乏所引发的一些问题造成了他们情感体验的矛盾冲突。可是,该阶段很多研究却在一定程度上带着偏见,将“贫穷”作为了一种标签,符号化农村籍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身份也因此存在被污名化的倾向。

(二)农村籍大学生求学困境的文化之“困”

进入21世纪20年代之后,随着大学生无息贷款、定向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国家助学金、公费师范生等一系列针对农村籍贫困大学生资助办法的相继出台,经济之贫不再成为他们求学之路的主要阻碍因素,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后,中共中央与教育部颁布了多项教育参与扶贫事业的方针政策,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扶贫工作开始向“扶志”“扶智”等具有文化属性的方向发展。因此,更多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对农村籍大学生文化之“困”的研究。早期研究对其文化之困的探讨多以哲学思辨的角度,认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情感上自尊与自卑,社交上封闭与渴望,学业上踏实与守旧,生存上独立与依赖等众多两元范畴对立的精神文化体验,对其原因的探析多架构在外界时代背景和内在主体客观条件上[10][7][4]。近些年,很多研究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以佐证前人的观点和假设,并对农村籍大学生文化之困的维度不断层次化。第一是学业成就。卢晓东等人对部属重点A高校2004-2009六届本科生的入学机会和学业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六年间该校农村户籍学生比例在10%-15%之间,与全国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相比,城乡学生入学机会差别很大,而入学后,城镇学生群体学业表现大幅度领先农村学生群体,这一差异到本科毕业也未能消除[11]。但是,也有研究在对农村籍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实证调研中得到的结果与之相反。比如学者权小娟、边燕杰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大学生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进入前50%的机率也更大[12]。第二是文化角色的重新塑造。角色重塑指向的是农村籍大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解构和城市文化的重构。伴随着农村籍大学生与原有场域的时空分离,他们会出现身份和文化的离农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原有乡土文化情景将被抽离,出现角色期待差距、角色获取障碍、角色扮演失效、角色认同失衡等相关问题[13],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城乡文化的冲突所产生,原有的农村教育体制以及他们个人身份的原因造成他们在高等教育求学过程会产生诸多的文化不适与冲突[14],从而促使他们通过角色的重塑进行改变,但这个过程会异常艰辛。

近些年,有关农村籍大学生求学过程中文化之“困”的研究方兴未艾,很多研究也开始使用类似精英场域适应、社会关系建构、角色身份塑造等社会学术语进行阐释,表达农村籍大学生在求学中更为复杂的生存样态和时代症候[15][16]。但是这些新鲜的术语背后,却始终没有脱离早期文献的话语范式和逻辑思维。

二、结构与能动: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影响机理

21世纪之前国内关于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研究处于“少理论,多思辨”的状态,21世纪后,随着西方相关理论的引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文化资本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结构互动理论等基础理论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此探究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影响机理,相关研究愈加学理化、客观化、规范化。总结而言,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影响机理主要涉及“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两大范畴。

(一)以文化资本理论为代表的社会结构论

21世纪初,自布迪厄“文化资本”这一概念被引入国内后,文化资本理论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内有关城乡教育不公平的研究之中。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划分为了三种形态:“身体化形态”“客观形态”“制度形态”[17]。这三种文化资本将会通过长期而隐蔽的方式转化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在文化资本的逻辑中,文化是具有阶级区隔性的,上层阶级拥有更优势的文化资本,而教育体制所传播的文化与上层阶级的文化更为接近,上层阶级的惯习被转换成学校的一种想当然的文化资本。因此,那些已经拥有统治阶级文化资本的人就更容易取得学业成功[18]。将文化资本理论带入至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研究之中,一是关注弱势的农村籍大学生的相关研究,从经济维度转向了文化维度。文化资本作为城市阶层的占有物,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农村籍大学生求学最大的困境不在于经济资本而在于文化资本,大学场域所流行的文化将会对农村背景的大学生产生复杂的场内位置感和对场内竞争标准公平性的怀疑[19]。二是相关研究开始从质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布迪厄将文化资本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且有明确的维度化标准,因此,为我国相关研究的问卷编制提供了参考,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城乡大学生所占有的文化资本作为自变量,探讨其与学业成就、社会关系、学习动力等因变量的关系。比如,学者谢爱磊等人通过对2000名大学生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农村籍大学生的早期文化资本投入普遍低于城市籍大学生,如此也致使农村籍大学生社会成就逊色于城市籍大学生[20]。

在后期,随着国内相关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建立“文化资本”的中国话语,这种话语表现为对“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探讨,“文化资本”在国内的话语体系下转化为“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议题,以此解释在国内环境下“寒门难出贵子”的何以可能[21]。总体而言,文化资本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取向在很长一段时间“统治”了国内有关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研究,受制文化资本理论的影响,很多研究在探究影响大学生求学的因素时更注重宏观的社会结构,有意无意地将“农村出身”视为了一种先天弱势,使教育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显得脆弱无力。以宏观结构为切入点,往往会使很多研究带着“先赋性”和“宿命论”的逻辑起点对农村籍大学生的求学符号化。

(二)以结构互动理论为代表的个人能动论

从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相关研究会从量化的数据中证明农村籍大学生相较于城市籍大学生在经济、学业、社交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劣势[22],但也有一部分敏锐的研究者察觉,并非所有的农村籍大学生在大学场域中都存在不可避免的劣势,也会有一部分农村籍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业成就。因此,学界开始重新思考是何种因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针对这种现象,吉登斯“结构互动理论”开始作为一种理论取向被带入至相关研究当中。结构互动理论使相关研究开始从结构因素和个体能动因素的双向路径,探讨影响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因素,促使社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他们自身的能动性。学者熊静通过对高校本科生学习经历的调查发现,尽管农村籍大学生在学习参与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但是他们在学业能力发展方面获益最大,进步最多。她通过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对此作出解释,认为结构限制会通过间接传递的方式造成城乡大学生学业成就的不平等,但是农村籍大学生也会通过自我决策和行为使结构不断获得新元素,进而改变先天劣势[23]。学者吴秋翔通过“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BCSPS)的样本数据同样发现了城乡大学生始终存在背景差距,但是农村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将会以更强的学习效能、更端正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大学学习中去,进而缩小与城市籍大学生的差距[24]。另外,一些学者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切入点对农村籍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25][26],其中生命历程理论所涉及的个体能动性原理、确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吉登斯的结构互动理论。“结构”被视为农村籍大学生先天(城乡差异)不可改变的条件,而“能动”则是其后天(在校经历)可以改变的行动。

结构互动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取向,使相关研究开始关注到农村籍大学生在后天发展过程中的个体能动性,不再将先赋性因素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评判农村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更让人们看到了个体能动性对结构限制的挑战,使相关研究的视角更为全面和准确,研究单位也开始变得“大”(即社会结构)“小”(即主体行动)兼备。

三、弥补与创生: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发展路向

针对农村籍大学生求学所遇困境,早期很多研究指出要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弥补农村籍大学生城市文化资本不足的现状,促使他们能更好地得到发展。近些年,有学者提出了“底层文化资本”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劳动阶级参与子女的教育仍具有一定价值,因此相关解决策略指向的是要创生出适合他们成长的文化情境。尽管两种观点立场不同,但都对农村籍大学生突破求学过程的困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城市文化资本的弥补

以城市文化弥补为解决策略的研究主要站在文化资本理论的观点立场,他们认为农村籍大学生求学所面临的压力和困境,主要来自于“原生文化资本”的相对劣势,因此要充分利用政府、社会的力量和学生主体的行动,对他们缺失的城市文化资本进行补偿[27][28]。在布迪厄眼中,文化资本实质是一种“符号暴力”,这种“符号暴力”体现的是统治阶级对自身高雅文化的维护。文化资本的观点逻辑阐明的事实是底层阶级难以获得中上阶层的文化资本,因此最终会走向学业失败,子继父业的这条恶性循环的道路。农村籍大学生在国内常常被誉为“寒门贵子”,“寒”与“贵”之间的张力表现了该群体通过自身经历动摇了文化资本理论,可是其高等教育的求学之路又回归到了文化资本理论的逻辑中。学者余秀兰给文化资本理论新增添了一个维度(如图1)。她认为农村劣势群体可以通过弥补城市优势群体的文化资本进而促使自己实现阶层的流动[29]。这种文化资本的弥补说,不仅适用于农村中学生改变自身命运考入大学,也成为了国内很多关于农村籍大学生适应精英场域进而脱离困境的研究逻辑。比如学者谢爱磊等人认为农村大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的半官方组织和社会活动,可以弥补他们与城市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对大学场域的适应和自我能力的提高[30]。学者熊静在其文章《第一代农村籍大学生学习经历》中认为,农村籍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同辈交流、校园文化共享等弥补结构差异所产生的不平等,使他们能与城市籍学生文化结构渐趋一致[31]。

城市文化资本弥补说给农村籍大学生解决求学困境提供了一条出路,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认了农村籍大学生处于文化弱势地位的事实。然而,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农村籍大学生本身附带有属于自己的资本进而促使他们能在求学过程中表现出比其他来自城市大学生更出色的成就?这是弥补说所遗漏且无法回答的问题。

图1 余秀兰对农家子弟获得学业成功的文化解释

(二)底层文化情景的创生

关于农村籍大学生还有另一种言说,尽管这种言说在目前的研究少之又少,但却给学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逻辑。该言说拒绝了弥补说中农村籍大学生通过弥补城市优势文化进而获得学业成功的逻辑。这种言说遵循了“物或损之而益”的逻辑,也被研究者称之为“底层文化资本”。底层文化资本概念不同于弥补说,而是认为农村籍学生在其长期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自我的文化再生产促使他们能获得一种文化资本,进而使得他们能获得学业成功,实现阶级跨越。因此,这类研究提出的解决策略主要是认为,他们应该将底层文化资本发挥至最佳状态,而相关政策和教育教学应当创生出适合他们健康成长,有助于他们底层文化潜能开发的土壤条件。学者程猛在其文章《“物或损之而益”——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中首次提到不同于弥补说的新观点,他认为,“社会底层子弟尽管缺乏中上阶层子弟具有的文化资本,但他们的高学业成就(进入重点大学)却并非只是弥补中上阶层文化资本的结果,而是因为创生出了一种与其底层生命实践紧密相连、具有独特形态的文化资本——底层文化资本。”[30]在其研究中,这种独属于农家子弟的底层文化资本具体又包括了“先赋性动力”“学校化心性品质”“道德化思维”(如图2)。尽管底层文化资本这一概念目前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但是在一些文献和研究中隐射了这一观点理念。比如学者熊和妮在其文章《他们真的不懂教育孩子吗?——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污名化危机及其批判》中认为子女学业的失败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阶层的划分,劳动阶级参与子女的教育仍然具有内在价值[31];学者曾东霞则以“家庭”为社会田野调查单位,认为农村籍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来源于贫困家庭经验[32]。同样,安妮特·拉鲁在其著作《不平等的童年》中将工人阶级的家庭教育方式称为自然成长,中产阶级的家庭教育方式分为协作培养。尽管在两种家庭教育方式的对比中,他仍然将中产阶级的家庭教育方式视为主流教育方式,但是他提出的自然成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所存在的优势[33],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创生底层文化情景”这一解决策略。

底层文化资本给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有助于让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认知这一群体,并根据这个群体的自身优势去发掘他们的潜能。不同于弥补说,它更希望的是通过创生一种新的文化情境促使农村籍大学生实现“逆袭”,但是这种想法在客观上会忽视先天因素给农村籍大学生所带来的困境,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在现行的条件下会受到现实因素的掣肘。

图2 程猛所阐释的农家子弟的底层文化资本构成

四、比较与拓展: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新生长点

综合而言,国内关于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极为重要的学术观点。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关于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研究体系并不完整,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受制于国外文化资本理论的影响,国内研究者大多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将农村籍大学生视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忽视了这类群体的内部分化;二是过多地将研究视角放在了他们在求学过程初期的生存境遇,缺乏了连续性的动态研究,很多研究注重“弱势累积”却忽视“优势延迟”的效应;三是研究目标上,大多数研究立足于解决相关问题而提出了具体对策,但是解决策略却缺乏对该群体宏观全面的认知,往往容易“剑走偏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关于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研究仍然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一)比较性研究:在共性与异性之间进行深化

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系统地进行比较性研究,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出该群体背后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行为逻辑,为相关的扶持政策、资质体系提供更科学的理论解释。一是需要开展农村籍大学生内部群体的比较研究。就已有研究的成果而言,目前学界缺少了对农村籍大学生内部差异性的关注,他们更多是将这类群体归为同类群体,但是农村籍大学生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特别是在其后天不同的生命历程中,该群体内部存在诸多差别,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次级群体。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在发现其共性的基础上,多关注该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二是需要开展城乡大学生群体的比较研究。城乡大学生求学过程差异的研究,是目前很多学者所关注的重点。但是,学界对城乡大学生的关注重点往往在于双方的差异性,却忽视了双方的共同性,城乡大学生求学过程中是否也存在共同性呢?这种共同性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有何意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三是需要开展国外第一代大学生与国内农村户籍大学生的比较研究。由于特殊的国情,城乡教育差异问题往往存在于国内,但是国外工人阶级与中产阶级的教育差异研究同国内城乡教育差异研究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对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研究,可以借鉴国外关于第一代大学生求学的研究,从中吸取相关理论经验和研究方法。四是需要开展多学科的比较研究。总体而言,关于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学和教育学两个方面。但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农村籍大学生的求学过程将会呈现出更复杂、更多元的表现形式,他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更为多样。因此,面对这一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单一的学科知识很难推进其深入发展,所以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共同研究。

(二)拓展性研究:在借鉴和批判之间进行创新

如何充分利用国外的丰富的学术理论和观点,来解决本土的现实情况,在现实的土壤中对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研究进行本土化的创新拓展,是相关学术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借鉴国外理论,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目前国外在第一代大学生的相关研究上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理论,而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晚、发展慢,因此,国内的研究需要吸收并借鉴国外相关理论逻辑和研究方法,反思西方阶层分化和中国城乡分化的共性是什么?探讨城乡大学生之间的内在差异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如何妥善处理和解决城乡大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则可以从目前国外相对成熟的文化资本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结构互动理论、经济再生产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最大化维持不平等理论中寻求借鉴,促使研究更具有说服性。二是要批判国外理论,进行本土化理论的生成,建树中国农村籍大学生的理论话语。中国的社会体制不同于国外,国外的理论在很多时候放置于国内的社会现实中,会存在诸多的矛盾。换而言之,农村籍大学生求学过程的问题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属性,因此,相关研究需要将这些问题置身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时空下,进行分析探讨。在对待国外理论上,我国学者应当秉持着吸收借鉴,理性批判的态度,并结合国外经验和当下现实,总结出关于国内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1] 孙晓利.北大等名校农村娃所占比例缘何越来越少[N].广州日报,2013-10-16.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04.

[3] 周庆木,毕明福.穷大学生的艰难成才路[J].青年探索,1995(4):34-35.

[4] 张其亮.来自农村大学生的若干心理问题及其矫正[J].安徽大学学报,1998(2):112-115.

[5] 夏金元.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创新农村大学生资助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32-134.

[6] 张亿全,王毅杰.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J].青年研究,2006(12):20-25.

[7] 张莉华.简析当前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冲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S2):135-13,154.

[8] 曾晓林.从犯罪预防角度看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贫困心理及调适[J].农业考古,2006(6):104-106.

[9] 童玉英.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问题初探[J].青年研究,2000(10):35-38.

[10] 徐新林.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J].青年研究,1998(3):16-20.

[11] 卢晓东,于晓磊,陈虎,黄晓婷.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是否在大学延续——高校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的实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1):56-60.

[12] 权小娟,边燕杰.城乡大学生在校表现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3):88-93,109

[13] 程琪,秦玉友.农村大学生“文化离农”:角色张力与角色塑造[J].南京社会科学,2019(3):142-148.

[14] 周银超.当前农村大学生的角色认同与学校适应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88-89.

[15] 谢爱磊,洪岩璧,匡欢,白杰瑞.“寒门贵子”:文化资本匮乏与精英场域适应——基于“985”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的追踪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4):45-64,185.

[16] 肖桐,邬志辉.农村籍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与社会关系网络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19(9):78-85.

[17] 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201.

[18] 余秀兰,韩燕.寒门如何出“贵子”——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阶层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2018(2):8-16.

[19] 秦惠民,李娜.农村背景大学生文化资本的弱势地位——大学场域中文化作为资本影响力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4):72-8,185.

[20] 谢爱磊,匡欢,白杰瑞,刘群群.总体性文化资本投资与精英高校城乡学生的社会适应[J].高等教育研究,2018(9):30-36,54.

[21] 范先佐.“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及解决之道[J].全球教育展望,2020(3):36-41.

[22] 鲍威.未完成的转型——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28-44.

[23] 熊静.第一代农村大学生的学习经历分析——基于结构与行动互动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6(5):74-81.

[24] 吴秋翔,崔盛.鲤鱼跃龙门:农村学生的大学“逆袭”之路——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124-136,170.

[25] 徐依婷.生命历程视角下农家子弟的婚恋困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0(1):56-6,119.

[26] 刘浩.生命历程的结构化:乡村青年城镇化的二元路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7):52-61.

[27] 秦惠民,李娜.农村背景大学生文化资本的弱势地位——大学场域中文化作为资本影响力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4):72-88,185.

[28] 蔡连玉.贫困本科生的文化资本积累与脱贫流动[J].高教探索,2019(2):103-109.

[29] 余秀兰.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18-26,33.

[30] 程猛,康永久.“物或损之而益”——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4):83-91.

[31] 熊和妮.他们真的不懂教育孩子吗?——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污名化危机及其批判[J].基础教育,2016(2):67-74.

[32] 曾东霞.“斗室星空”:农村贫困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家庭经验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7):38-43.

[33] 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M].张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Difficulty and Direction for Studying of Rural Undergraduates:Based on Relevant Research Review and Reflection

CAO Dufan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400715, Chongqing , China )

Undergraduates from rural areas are the backbone force to promote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of rural undergraduates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Since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universities,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conducted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experience of rural undergraduates, mainly involv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first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iculties of rural undergraduates in their study from the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second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tudying for undergraduates by taking “structure” and “initiative” as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and the third is to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ural under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mpensation” and “creation”. Although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related research, there is still much space for expansion. First, comparative research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o deepen the research in commonness and dissimilarity among groups and disciplines. Second,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extensive research and innovate in the localization theory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theories.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undergraduates

G645

A

1673-9639 (2020) 03-0085-08

2020-02-07

曹渡帆(199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

(责任编辑 王立平)(责任校对 陈昌芸)(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资本理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坚持理论创新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神秘的混沌理论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