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扩散的危害及其治理
2020-01-10冉光仙
冉光仙,翁 艳
【政治学研究】
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扩散的危害及其治理
冉光仙1,翁 艳2
( 1.铜仁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马列部,贵州 铜仁 554300)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采取对国家和民族历史进行“选择性虚无”的形而上学手段,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直接造成人们的认同紊乱。当前它又试图在网络虚拟社会空间扩散其生存权和话语权,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及互联网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们有共享主流历史文化的文化消费权利,迫切需要唯物史观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在历史文化传播内容上,要建设好主流历史的“唯物史观场”,避免新兴媒体对历史信息碎片化、娱乐化传播所造成的文化伤害;同时,要创新符合新媒体时代特点的历史文化传播方式,防止历史虚无主义者将历史文化这个消费品当作映射现实的工具性产品,因而要共同把好现实场域与虚拟场域的关口。
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空间; 认同; 治理;
20世纪30年代,具有强烈西方色彩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出现,以历史学者陈序经为代表提出的“全盘西化”的论调,表现出文化上奴颜媚骨、精神上卑躬屈膝之态,遭到社会有识之士的痛斥,更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严厉批判;因而,历史虚无主义受到了革命车轮的碾压,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即自行已退潮。改革开放以后,在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交织中,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由蛰伏跃向前台,从现实社会转向网络虚拟社会寻求生存空间,尤其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等自媒体传播和发声。其手法无论如何变幻,本质是以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方法,对党、国家和民族的主流历史进行歪曲和否定。这不仅给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而且严重侵蚀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共识,危害安定团结、文明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予以坚决抵制和果断清除。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空间扩散及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社会思潮之一,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1]。它主要以社会心理、思想体系或理论体系的形式出现,通过文学、影视作品、讲座、论坛等方式传播。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严密防控之下,历史虚无主义公开发声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是,网络信息技术拓展了人们的虚拟社会活动空间,于是历史虚无主义转而寻找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新兴网络平台开展活动。一方面,用戏说历史的猎奇心态和解构崇高的演义手法吸引大众眼球,行污蔑领袖形象、调侃英雄人物、非议道德模范之实;另一方面,却不遗余力地对反面历史人物进行翻案和吹捧,混淆人们的历史认知,以此掀起社会逆流,渗透他们的历史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在网络空间泛起,有以下一些因素: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文化消费陷阱
在虚拟社会盛行的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而“娱乐快感是大众文化产生的心理基础,娱乐精神是大众文化的核心”[2]。网络文化因而表现出娱乐性、消费性、杂糅性、拼贴性的快餐文化特点,其中暗藏文化消费陷阱。尤其是进入以个人为主的交互式媒体的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具碎片化、隐匿性和多元化,文化消费出现娱乐化、浅显化、庸俗化,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评论者。这样所形成的海量信息,加之快速传播的形式,会对人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和影响,越来越挤占人们反思和甄别的思维空间;那些久远的历史信息良莠不齐,更难以立判真伪。虚拟社会信息传播的娱乐至上和解构崇高的不良倾向,与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取向合流,后者搭载碎片化、隐匿化和庸俗化的传播管道,假借“恢复历史真相”来影射现实社会制度,以此消解主流革命史观。如颂扬改良以否定革命,颂扬侵略有功以否定反侵略的正义斗争,颠倒历史人物评价等;以标题化、碎片化、迷惑性的惯用传播伎俩,将扭曲的历史作为普通商品推销给社会公众消费,社会公众则充当了被其愚弄和娱乐的对象,一些人会不自觉地陷入这种文化的消费陷阱。
(二)偏激社会心态的虚拟投射效应
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冲突的演化过程中,无论直接利益相关者或是非直接利益相关者,一般都由利益得不到解决而滋生不信、不满、不服等消极心理和怨恨情绪,尤其是非直接利益冲突类纾解乏力,会产生西方学者所称的“塔西陀陷阱”,即执政者所做的好事和坏事都会引起人们的厌恶[3]。现实中的这种偏激的社会心态,如果被历史虚无主义者捕捉到而加以利用,并巧妙地引向网络虚拟社会场域,借助网络空间异常便捷的互动式沟通,则会加速个体心理异化的扩散。此时“有意识的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4],在个性化需求与网络“群体极化”的交织下,就产生由现实社会转向网络空间的虚拟投射效应,其极端的“网络暴力”行为比现实中的冲突行为更不好处置。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利用虚化历史来否定现实的瞒天过海法,刺激了社会的一些阴暗、偏激的心理,散布抹黑革命先烈、褒扬反动势力代表等垃圾信息;这些被一些人“选择性吸收”,并将不满情绪转向虚拟空间投射;此时的接受者已不再是冷静的,会不自觉地放下辩证、理性的思想武器。在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社会事件信息的速度异常迅速,对事件草率做出情感判断的速度也异常迅速。历史虚无主义从知识、心理、情感等层面对大众进行误导和煽动,一步步将他们引向反民族、反社会的方向;这就可能把一切问题和责任推给政府的治理,其严重后果绝不是危言耸听的。
(三)历史文化素材的唯心剪裁手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我国主流的历史观,是指导我们认识、研究和解决历史问题的理论武器。它长期以来主要通过传统主流媒体传播,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灌输。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单一的灌输式传播方式存在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现象。以唯心史观为根本的历史虚无主义,抓住唯物史观传播弱点进行攻击和非议。“选择性虚无”和“选择性赞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是完完全全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其华丽外表最容易俘获那些涉世未深的青年。正如列宁所说,“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5]例如,微博具有快速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雇佣水军炒作历史,激化人们的情绪,使之成为攻击无产阶级政权的炮灰。对历史文化素材的使用,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旦社会公众基于游戏心态去认识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正面说教非但无效反而引发反感,就会激化社会的怨恨情绪。
(四)新媒体“把关人”的虚弱散化
社会思潮在向虚拟社会空间进军时,主流网络阵地的“把关人”必然要对海量信息进行“去蔽”和“取舍”,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形成新闻采集(记者)和新闻(编辑)之间的“双重行动”[6]。在传统纸质、广电传媒环境下,主流阵地各种“把关人”能较好地发挥把关作用。但网络虚拟社会阵地复杂多样,存在主流网络阵地把关人弱化和非主流网络阵地把关人虚化的散化状况,主流网络阵地往往会遭受非主流杂音的侵袭;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了这些现状在非主流网络阵地进行活动。在自媒体环境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记者”又是“编辑”,“转发”“评论”“随手拍”等自由行为,不受主流网络媒体编辑和媒体的“把关”,大大弱化了大众传媒时代的“把关人”效应。如微信传播在提高史学知识普及率,增强史学社会关注度,加强思想交流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散播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平台。新兴媒体扩大了“知识流”“信息流”“价值流”。由于“把关人”的相关技术还没有成熟,对历史的“反思”“探寻”“揭秘”等方式,产生了可谓让人防不胜防,乱象丛生的问题。
二、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扩散造成的危害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中总结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堙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历史是立国、立党、立家、立人的根本,“去其史”而“灭其国”的方法隐晦而阴险。历史虚无主义从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蔓延,从现实场域向虚拟场域扩张,从所谓的“科学”“假设”“真相”“人性”等[7]出发,否定英雄人物,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并有选择地和其他活跃在虚拟公共领域的消费主义、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几股思潮,相互吸引、共融共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在网络虚拟社会空间制造“认同紊乱”。
(一)消解对主流历史的集体性认同
虚无主义原是欧洲唯心主义哲学的流派和分支,引入历史领域后用唯心史观分析历史,宣称人类历史杂乱无章并无规律可循。这与唯物史观是根本对立的。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主流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但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存在着普遍永恒的正确原则,杂糅着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解构主义与颓废主义等错误思想,企图用多元意识形态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从支流意识形态中寻求负面信息,透过个别现象来否定一般本质;从而扰乱社会的主流历史观,以达到“去其史”的目的。因此,在他们的唯心剪裁下,历史是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以唯物史观为基石的主流历史反而被诬为“历史虚无主义”;他们混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明确界限,消解人们对主流历史的集体认同,动摇国家和民族立足和发展的历史文化根基。集体认同是在具有同质性的群体成员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认同,主流历史更需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历史虚无主义以“躲避崇高”“拒绝壮烈”“告别革命”等叙事方式颠倒社会固有的是非判断标准,扭曲经典,颠覆历史,质疑和抹黑英雄人物。通过捏造史料,拼接史料的碎片化,片面化和孤立化方式,以歪曲甚至捏造的所谓历史来颠覆青年的历史观,如丑化刘胡兰是红军连长的小三,质疑邱少云被火烧牺牲事迹违背生理常识,诬陷狼牙山五壮士违纪偷吃萝卜等,以刻意“臆想”来对历史进行虚无,消解长期以来人们对主流历史的认同。
(二)削弱对核心价值观的保护性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过不断的提炼和升华、总结和概括而产生的,在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有着不同的规定性,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价值相交换的保护性价值观。如历史长河中的无数仁人志士,是核心价值观的鲜活代表,是今天人们学习和崇敬的对象,历史虚无主义试图从否定历史人物到否定历史本身,最终导致对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全盘否定,进而成为西方价值观的文化附庸和精神俘虏。当前,敌视中国,恐惧中国崛起的势力不容忽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文化渗透魔爪伸向青少年,主流历史被他们恶意歪曲与篡改,以达到妖魔化中国的目的;同时,通过“和平演变”手段,输出所谓普世价值观,播下混乱的种子,妄想年青一代上演自身灭亡及自我意识不可逆转地完全消失的悲剧。
历史虚无主义从“单一性”走向“复合性”。如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游戏主义的娱乐精神、无政府主义的叛逆精神、民粹主义的反叛权威、自由主义的言论自由[8]等,成为他们进行历史乱评的遮羞布。从各个方面削弱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保护性认同。因此,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和底线,绝不允许消解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的发生,这应成为个体或群体行为的根本原则。
(三)淡化对民族文化的根源性认同
历史虚无主义直接影响到民族文化的根源性认同。根源性认同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共识,涉及到人从哪里来、生活在什么地方、与他人有什么共同点等根源性问题,关系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宗教信仰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本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态度,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正确解决的问题。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同我们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十分契合。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否定、虚化党的历史,扭曲、丑化革命英雄人物,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的正确历史观,而且苛责传统文化的愚昧、落后和不合潮流,因而应彻底割弃,对传统实施一律“棒杀”。这种反传统看似“革命性”,实际上则包藏着“割根弃魂”的祸心,极大地削弱青年的文化自信。如在青年中鼓吹西方文化的时尚与先进,崇尚西方式“情人节”或“休闲假”,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则避而不谈,把青年的认识从历史上的虚无引向文化上的虚无。因为他们开出的所谓“良方”就是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以“蓝色文明”取代“黄色文明”,打着反传统的幌子推行文化投降主义。这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直接降格。历史英雄人物形象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文化、精神上的瑰宝。历史虚无主义企图颠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千方百计毁损英雄人物所展现的坚贞不屈的忠诚品格,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不惧艰险的顽强意志,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妄想从根本上消解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向心力。
(四)扰乱对互联网安全的自主性认同
互联网关系着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社会和信息方面的安全。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扩张其“文化霸权”,达到使人“被同化到统治集团的世界观或者说霸权中来”[9]的目的,即同化到西方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中去,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成为他们“西化”的胜利品。它们借助传媒国际化多元渠道,播散其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扰乱西方以外国家的民族文化自主权以及互联网安全的自主性认同。自主性认同表现为独立思考,科学鉴别和果敢批判的文化自信。现实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网络虚拟社会中相对主义流行,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采取彻底否定、抛弃的虚无主义态度。这些诋毁、颠覆、反传统的做法,直接导致对中国精神、中国风骨、中国品格的损害,造成思想文化的混乱。互联网是我们密切联系群众的网络阵地,互联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清醒认识。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变换形态,暗藏于民间话语、各种文化论坛等传播形态之中;互联网的舆论环境及网络的虚拟性,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任其扰乱主流网络阵地,抢占非主流网络阵地,对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空间扩散的治理
虚无主义从历史领域开始扩散,渗透于文化和精神等领域;而现代传媒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网络技术支持,扩展了其在虚拟社会的生存空间和传播范围。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抵制否定中华文明、破坏民族团结、歪曲党史国史、诋毁国家形象、丑化人民群众的言论和行为。必须构建网络空间的“隔离带”和“防火墙”,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向广大网民呈现“绝对确凿”的历史事实和正确的价值评判,用“唯物史观场”阻隔“唯心史观场”。
(一)创新历史信息网络传播方式
在媒介化社会,历史最容易被人们拿来说事,但历史信息的价值在于客观、科学和真实,因为“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10]要不断地加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扩大了历史资料的范围,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资料,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换,使历史以多种方式被呈现、消费与吸收。历史信息传播应从传统纸质媒介向新兴媒介进军,除主流网站、论坛等,在自媒体上同样要积极发声,进行规范和约束。我国网民规模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要加快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通过信息资源深度整合,促进信息资源规模化创新应用。网络历史信息是一种公共信息资源,要牢牢掌握新媒体平台意识形态传导的话语权,不断发布国史、党史、军史和民族史、文化史的权威性历史知识,有理、有利、有节地应对“黑暗历史漂白化、神圣历史妖魔化、沉重历史娱乐化”的虚无问题。要运用漫画、游戏、微电影等新媒体,加快历史知识传播,使历史生活化、可感化。要加快历史知识数字化、网络化、艺术化、移动化转型的步伐,切实提高历史文化宣传教育的吸引力与适应性,打造一批极富政治性、历史性与艺术性的优秀历史文化作品。
(二)建设网络社会共有的精神家园
网络虚拟社会作为人们共同的活动空间之一,已然成为人类活动的第五疆域;网络社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文化圈,历史文化圈因涉及到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而受到人们瞩目。无历史即无国家和民族,更无人的存在。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及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而历史虚无主义不承认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否定过去与未来、现实与传统的联系,将人看作是静止的孤立的存在,将历史看作是某种神秘指令下的对应物,尤其“漠视人文精神传统的内在传承及其教化意义”[11]。因此,他们站在无根基的土地上指手画脚,以渲染个别现象来掩盖本质、夸大支流否认主流等方式,推演出一幕幕“重评”“还原”“反思”历史的闹剧。这种歪曲、篡改历史,迎合世俗的行径使网民在休闲娱乐、艺术欣赏之中接受了错误的历史和价值观[12];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基因则被“西化”为“转基因”[13]。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折射。现实社会中的放松将导致虚拟社会中的放纵。要始终坚守民族精神、国家意志、历史传统以及价值追求,建设和保护我们的共有精神家园,坚决抵制以任何方式对其来亵渎和污名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三)完善虚拟社会的文化治理体系
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国际竞争的新高地,但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重要论断。2016年,国家相继出台和制订了《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6月)、《关于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11月)。网站、论坛、微信、微博以及博客等新兴媒体是一种公共媒介,在公共空间表达观点理应受到监督与管理,这是文化治理的新课题。要运用新媒体主流话语平台,主动出击,解疑释惑,增强主流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完善虚拟社会强制性他律与内生性自律的体系建设,以促使虚拟社会公众自觉约束个体行为,理性甄别,主动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散播。保护和尊敬杰出历史人物,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文明准则。要完善国家监管体系,捍卫民族与历史记忆,互联网执业者和参与者更有责任维护这一准则。要组建专家型的“网评员”队伍、党员干部“网民”队伍,共同参与到虚拟社会的文化治理中来。当然,爱国民间网站、正直意见领袖、权威专家学者等,同样要积极发声。涉及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学术刊物、研讨会、讲座等,内容必须严格审查把关,过程必须监督到位,绝不给错误言论以可乘之机。
(四)拓展网络空间的唯物史观场域
恩格斯指出,历史研究工作“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14]。从新媒体信息传播规律和特点看,那些在评价和认识上有重大分歧,颠覆人们固有认知,并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历史信息,最容易吸引眼球。历史虚无主义虚化传统文化,虚化近现代史,尤其是歪曲党史、新中国历史,使得一些人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失去了方向,继而产生彷徨感。因此,我国构建本土化互联网政治,要更加突出互联网承载的政治功能[15]。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最直接、最强大、最有效的武器,给了我们面对现实,坚定信念的战略定力,奠立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根基。大学生是重要的网民群体,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要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资源开展主题教育,弘扬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历史虚无主义存在于两个场域:一个是现实社会中的公共生活空间,一个是网络虚拟社会空间。当前,尤其要拓展网络空间的唯物史观场域,用真实的历史占领网络空间,发挥网络文化产品的接受度和吸引力。牢牢地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积极回应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争论较多的理论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现实解释力。
四、结语
历史是已发生的客观存在的确定性事实,它虽然不会因任何的歪曲和否定而改变自己的客观存在,但任何事物都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存在。历史虚无主义既不承认前后相接的历时性,更不承认鲜活存在的共时性,费尽心思地将一切历史存在虚无化,而替换成他们所推崇的、扭曲的“历史存在”,这显然与历史前进的潮流背道而驰。历史经验与教训反复告诫人们,丰富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人类前进的根和魂,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越要对历史给予足够的尊重,这是礼敬传统和珍爱现实的必然。不可回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探索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历史上的曲折性和现实中的复杂性,转型时期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多元多样,各种矛盾冲突错综复杂。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以至怨恨、仇视情绪,在网络虚拟社会有所反映,从而给国家网络安全带来挑战。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课题。同时,我们应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历史文化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文化消费品,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却最容易被人利用为工具性产品拿来论事。历史虚无主义趁机发声,在现实公共平台难以立足的情况下,借用新兴媒体信息技术在网络上窃取一席之地,采取形而上学的方式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选择性虚无”,反之对非主流的唯心史观剪裁下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选择性赞美”,极尽歪曲、丑化、否定之能事。这种“去其史、灭其国”的险恶手段,具有极大的蛊惑力和破坏性,造成一系列的认同性紊乱。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上奴颜媚骨和精神上卑躬屈膝之丑态暴露无遗,如果任其蔓延而不清除,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造成一种根本性的伤害。
网络虚拟社会生活已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网民尤其是青年数量庞大且呈增长趋势,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网络安全形势仍然严峻。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毒害,需要法治和道德两种手段并用。在加快网络空间治理的同时,还应回到对历史文化传播的本来思考上。一是在历史文化的传播内容上,要建设好主流历史的“唯物史观场”,旗帜鲜明地反对“唯心史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强调对待历史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以“实”填“虚”,吐“故”纳“新”,使历史文化鲜活和生动,防止历史的空泛化、庸俗化、娱乐化。二是在历史文化的传播方式上,要建设好网络时代的“虚拟社会场”,保证网络空间清朗。无论是教育教学的“网络思政”,还是服务群众的“网络民意”,都必须遵循网络传播规律,认真研究人们需要什么历史,积极主动地向人们提供全面、正确的主流历史的权威版本。同时,要认真研究新兴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根据需求方向和受众对象,打造一批主流的公共性自媒体,减少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的私密传播空间。三是在历史文化的传播出口上,要建设好“网络把关人群体”,逐步壮大意识形态阵地的“守夜人”队伍。要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引领力和影响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正确处理现实场域与虚拟场域的关系,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讲好中国故事,强化历史正能量,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的生长空间,防止现实场域“静音”而虚拟场域“喧嚣”的治理失衡。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7651.
[2] 约翰·费思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15.
[3] 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
[4]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2.
[5]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6] 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52.
[7] 杨建义.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
[8] 陶鹏.网络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及其批判[J].中州学刊,2016(8).
[9]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9.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
[11] 邹诗鹏.现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成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6-02.
[12] 李方祥.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6(2).
[13] 仲呈祥.清除文艺创作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刻不容缓[J].红旗文稿,2015(21).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95.
[15] 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8.
The Harm of the Spread of Historical Nihilism in Cyberspace and Its Governance
RAN Guangxian1, WENGYan2
( 1. School of Marxism,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 2. Marxism Leninism Department , Tongren Polytechnic College,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
Historical nihilism mainly adopts the metaphysical method of “selective nihilism” on the history of the state and the nation and fundamentally denies the ruling legitimac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irectly causing the disorder of people’s identity. At present, it is trying to spread its right to exist and speak in the virtual social space of the network, posing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the safety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share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mainstream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urgently need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to provide healthy and beneficial spiritual food. On the cont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ield” of mainstream history should be built to avoid cultural damage caused to fragmentation and entertainment of historical information by emerging media. At the same time, the wa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media era should be renovated, so as to prevent historical nihilists from using the consumer good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s a tool product to map real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real field with the virtual field..
historical nihilism, network space, identity, governance
D64
A
1673-9639 (2020) 03-0093-07
2020-04-14
贵州省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黔学位合字ZDXK[2016]17)。
冉光仙(1970-),女,贵州松桃人,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翁 艳(1972-),女,贵州铜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赖 全)(责任校对 张凤祥)(英文编辑 田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