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MSCT及血清学检查在诊断肝门部胆管癌中的应用比较
2020-07-06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影像科安徽合肥233000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影像科 (安徽 合肥 233000)
杜 坤 张懿娜
肝门部胆管癌(HCCA)为胆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胆管癌的50%~60%,因HCCA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发生部位特殊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及其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给外科手术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早期HCCA被认为是无法手术根治性治疗的癌肿[1]。研究指出因HCCA肿瘤扩散可直接浸润毗邻的器官以及组织,易致患者失去手术机会[2],因此早期发现、诊断HCCA对指导患者开展外科手术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20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以及外科水平的不断提高,使HCCA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一直以来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被认为是HCCA患者有效预测手段[3],但血清学检测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用受限;影像学技术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CT(MSCT)在胆道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日益普遍,研究表明MRI、MSCT在指导临床治疗方案中有积极作用[4]。但目前关于MRI、MSCT及血清学检查在诊断HCCA中的应用价值仍存在争议,为此本文展开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肝门部胆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1)入选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有无痛性进行性黄疸、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2)排除标准:合并有其它类型恶性肿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检查前未接受任何治疗;存在肝外胆管结石、肝脏衰竭、严重心脑肺功能障碍等;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108例患者,男性47例、女性61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1.06±3.18)岁,Bismuth-Corlette临床分型:Ⅰ型25例、Ⅱ型28例、Ⅲ型22例、Ⅳ型33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HCCA 87例(其中淋巴结转移44例),肝门部胆管良性病变21例。
1.2 研究方法 (1)MRI检查:采用西门子Verio 3.0 MR机,应用16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以及腹部呼吸门控技术,检查前患者禁饮禁食10h,检查前5min口服温水700mL,确保患者胃腔充盈,同时训练患者进行屏气。取患者平卧位,MRI检查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横断位T2加权成像参数:TR、TE:1650ms、80ms,翻转角90°,NSA=2次、FOV=380mm、层厚、层间距=3.5mm、1mm;冠状位T1加权成像参数:TR、TE=3.1ms、1.4ms,翻转角=100°,NSA=2次,FOV=400,层厚、层间距=6mm、3mm:横断位m-DIXON T1加权成像序列参数:TR、TE=3.4ms、0ms,翻转角10°,NSA=1次,FOV=400mm,层厚、层间距=6mm、3mm;MRCP扫描参数为TR、TE=2500ms、750ms,翻转角=90°,NSA=1次,FOV=270mm,层厚、层间距=2.4mm、1.2mm,最大信号强度投影以躯体长轴为轴心的冠状多角度重建。平扫完成后行横断位DWI扫描:扩散敏感因子b值=0、800s/mm2,TR=3000ms,TE=50ms,翻转角90°,NSA=4次,FOV=420mm,层厚、间距=6mm、0.6mm,扫描4个方向。DWI扫描后行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钆对比剂(钆喷酸葡胺)后行T1加权成像横断位以及冠状位T1加权成像增强扫描,参数与平扫序列相同。(2)MSCT检查:采用西门子Definition 64排MSCT机,扫描参数:管电压、管电流:120kV、340mAs,重建层厚、层间距=1.25mm、1.25mm,依次行平扫、三期增强扫描,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作对比剂,注射速率=3.5mL/s,注射总量约90mL,注射后30s、60s、180s行动脉期、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扫描,将原始数据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三维重建。(3)血清学检查:采集病例患者空腹静脉血,常规离心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A199、CA125、CEA表达水平。
1.3 观察指标 (1)MRI、MSCT及血清学检查诊断HCCA的效能比较;(2)MRI、MSCT及血清学检查评估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效能分析;(3)典型病例影像学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行独立样本t值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检查对HCCA的诊断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RI、MSCT及血清学检查诊断HCCA的效能比较 血清学联合检测诊断HCC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8.00%、86.00%、77.69%,MRI诊断HCC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1.61%、71.43%、79.63%,MS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0.46%、76.19%、79.63%;三者联合检查诊断HCC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4.25%、85.71%、92.59%,见表1、2和图1。
表1 血清学检查诊断HCCA的效能分析()
表1 血清学检查诊断HCCA的效能分析()
组别 CA199(U/mL) CEA(ng/mL) CA125(U/mL)HCCA(n=87) 302.52±49.36 17.65±6.03 75.32±13.46肝门部胆管良性病变(n=21) 199.49±21.05 6.29±2.03 45.09±7.09 t值 9.336 8.491 9.940 P值 0.000 0.000 0.000
表2 MRI、MSCT及三者联合检查诊断HCCA的效能比较(n)
表3 血清学检查评估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表3 血清学检查评估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组别 CA199(U/mL) CEA(ng/mL) CA125(U/mL)淋巴结转移(n=44) 392.62±48.85 20.65±4.15 80.53±8.47无淋巴结转移(n=43) 309.49±38.19 17.29±3.27 70.11±7.02 t值 8.829 4.188 6.240 P值 0.000 0.000 0.000
表4 MRI、MSCT及三者联合检查评估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n)
图1 血 清学联合检查诊断HCCA的ROC曲线分析;图2 血清学联合检查诊断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分析;图3-4 为HCCA患者的MSCT增强扫描图,提示肝门部胆管壁增厚、强化,局部呈肿块状,肝内胆管扩张;图5-6 为HCCA患者的MRI增强扫描图,提示肝门部胆管壁呈肿块样增厚,肝内胆管明显扩张。
2.2 MRI、MSCT及血清学检查评估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血清学联合检测诊断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2.00%、86.00%、78.17%,MRI诊断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6.36%、72.09%、79.31%,MSCT诊断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4.09%、74.42%、79.31%,而三者联合检查诊断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0.91%、93.02%、91.95%,见表3、表4和图2。
2.3 典型病例影像学图像分析 见图3-6,肝门部胆管病变患者的MSCT、MRI检查图像。
3 讨 论
HCCA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以腹痛、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较为常见,HCCA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等胆道慢性炎症有关,由于HCCA发病部位特殊,与肝门血管关系紧密相关,给诊断以及治疗增加了较大的难度[5]。影像学检查是目前HCCA患者术前评估的重要手段,其中超声检查虽可用于HCCA的初步筛查,但较难显示肿瘤对组织侵犯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状况[6],MSCT检查时间分辨率高,在肿瘤局部侵犯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等评估中有一定积极作用,并可清晰显示病变大小以及侵犯范围,但研究证实MSCT在肿瘤良恶性、胆管恶性狭窄等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7];MRI检查有多参数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以及无辐射等优点,可较好地评估肿瘤性质以及肿瘤有无扩散、转移等情况,但MRI在早期HCCA鉴别诊断中的准确率不高[8]。近期张明等[9]的研究证实,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联合影像学检查将有助于胆管癌的术前诊断,有助于隐匿性病灶的检出。
现阶段关于MRI、MSCT、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在HCCA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仍较少,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者联合检查诊断HCC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4.25%、85.71%、92.59%,较三者单独检查的灵敏度(88.00%、81.61%、80.46%)和准确度(77.69%、79.63%、79.63%)明显高,初步证实了MRI+MSCT+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HCCA术前诊断的准确率,与上述张明学者研究报告的观点大体上相符;此外本次分析结果还显示三者联合检查诊断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0.91%、93.02%、91.95%,较三者单独检查的灵敏度(82.00%、86.36%、84.09%)、准确度(78.17%、79.31%、79.31%)明显高,提示了MRI+MSCT+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HCCA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或可为HCCA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CA125是一种来源于胚胎发育期体腔上皮的糖蛋白,最初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中,但也有研究表明其与HCCA患者复发、转移以及生存率等有关;CEA是属于一种酸性糖蛋白,在胆管病变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虽其单独检测胆管癌的临床诊断效能不高,但研究证实其联合血清CA199检测可提高胆管癌的诊断效果,目前CA125、CEA、CA199联合检测普遍应用于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10]。血清学检测联合MSCT、MRI检查能够明显提高HCCA术前准确诊断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MSCT可通过快速薄层扫描技术采集数据,并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如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以及曲面重组等),从而获得清晰影像和细微解剖结构,可准确的定性判断HCCA肿块部位、大小以及密度、局部扩散、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胆管扩张程度等[11];而MRI可多序列、多方位地对病灶进行扫描检查,能够对肝门部结构进行细致直观地反映,此外MRI有较高组织分辨率,可清晰显示出胆管内外浸润情况[12],三者联合检查较好地弥补各自的不足,以提高HCCA患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MRI、MSCT联合血清学检查有助于提高HCCA术前诊断效能,或可为本病患者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