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的“8字螺旋”机制构建

2020-07-04石龙孙福才

现代盐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螺旋师资队伍计划

石龙 孙福才

摘   要:基于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的“8字螺旋”,按照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通过设定标准、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诊断监测、考核激励、学习创新、改进提升、预警与分析、实时调控、及时改进等环节,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激发高职院校教师“诊改”内生动力,不断促进教师改进和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

为了构建完善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机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为高职院校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1]。“诊改”工作涵盖了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5个层面,针对教师层面“诊改”中的“8字螺旋”机制构建问题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激发高职院校教师“诊改”的内生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    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模型构建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是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做好教师诊断和改进工作对于解决现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构建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针对教师“诊改”,本研究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零缺陷”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模型,如图1所示。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模型由两个螺旋组成,分别为“静螺旋”和“动螺旋”,两个改进螺旋相交于计划、组织和实施环节,相互联动、相辅相成[3]。

(1)“静螺旋”。以目标为出发点,通过设定标准、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诊断监测、考核激励、学习创新、改进提升等生成整个流程各环节的完整循环。在该循环过程中,依托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标准以及相关激励机制等手段,促使责任主体不断学习创新;该循环结束后,教师按照信息化管理平台反馈的数据进行自我分析,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现自我专业成长最近发展区的空白点,调整下一阶段工作目标,进入到下一个循环。

(2)“动螺旋”。主要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充分发挥教师主体责任,对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等环节进行自我数据报告、预警与分析、实时调控,及时进行改进,保证计划目标实现,同时,为下一个质量周期目标的修正与实施提供依据,实现自我质量监控和保证[1-2]。

2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前”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前”主要有目标和标准两个环节,如图2所示。

(1)目标:在制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前,利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SWOT)分析法,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别从师资队伍规模、结构以及内生动力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建设目标,制定发展规划。

(2)标准:根据国家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配套的标准,分别在“教师师德、专业知识、能力水平与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5个维度和“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新教师”5个层面上进行量化[3]。

教师根据学校、专业分配的任务,精准把握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照个人下一阶段“5个维度”“5个层面”标准,结合个人发展需要,制定个人长期发展规划,确定“诊改”周期。

3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中”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中”主要有计划、组织、实施、检测、预警、改进等环节,如图3所示。

(1)计划:按照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分解任务,教师根据个人发展规划目标,对照“5个维度”和“5个层面”标准,制定教师年度工作计划。

(2)组织:学校和各二级单位组织各专业、教师进行计划实施,并给予大力支持,教师个人根据需求争取学校给予相关资源支持。

(3)实施:分析任务实施需要的条件,在学校和二级单位资源支持下实施各项计划。

(4)监测:教师“诊改”工作以“目标+过程”为导向,全面实施“精准诊断”,将影响教师发展的一切过程和问题作为监测对象。教师根据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自主检测,学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过程性检测,即时掌握教师完成计划情况。

(5)预警:根据影响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设置,对监测情况与教师工作计划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及时反馈给教师个人。

(6)改进:改进过程以问题为导向,教师根据监测预警情况实时調整,制定改进计划和改进措施。

4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后”

教师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事后”主要有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等环节,如图4所示。

4.1  诊断

教师在“诊改”周期结束时,按照制定的个人计划进行自我诊断(目标完成率诊断),完成自我诊断报告。

4.2  激励

学校和二级单位进行诊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评奖评优、职称晋升以及绩效工资发放中。

4.3  学习、创新

教师根据自我诊断报告发现问题,学习新技能、新方法、新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技能。

4.4  改进

相比于“动螺旋”中的改进,“静螺旋”中的改进主要是教师针对一个“诊改”周期内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进而调整年度个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5    结语

“诊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工程是高职内涵式发展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教师诊断与改进的“8字螺旋”更是这项工程中重要的质量保证机制,只有将“8字螺旋”的各环节有效落实,才能真正发挥教师“诊改”模型的效果。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开展教师“诊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发展变化趋势、寻找影响因素,及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统计信息,可以科学、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诊改”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向平.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策略—基于诊断与改进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7(20):56-58.

[2]张金兴.“诊改”视域下高职教师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构想与实践[J].教育改革与发展,2019,11(22):102-105.

[3]李宏昌,刘向红.“五纵”系统“诊改”探索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8,14(39):46-49.

猜你喜欢

螺旋师资队伍计划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呜嗷,怪兽登陆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