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宁:坚定文化自信,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

2020-07-04王湘蓉邢晓凤

教育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人文学科王宁学者

王湘蓉 邢晓凤

回望人类的发展史,无不是要穿越关山重重,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人文精神照亮着千万年来人类跋涉的脚步,进而有了今天的进步和文明。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在内心深处建立起的理想世界,或包容,或浪漫,或理性,携带着一个个时代的印迹,影响了一个个时代的风貌。他们脚踏山河、胸怀天下,人类的精神状态因此而变得渐为宏大。他们传承且发扬着上一辈的情怀,人类文明便源远流长了。

读懂一个时代,先要读懂这个时代的文人。在当今文化丰富而多元的社会里,现代文人学者的精神画像是什么样子?带着疑问,我们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宁教授。当一个人把视野放眼世界的时候,他的精神世界是饱满的,天地是广阔的,思维是无涯的。从王宁教授身上,我们似乎更进一步了解了现代文人学者的人文春秋。

从来没有一种努力会被辜负

临时抱佛脚做不成大学问。王宁出生在江苏南京,旖旎的风光给他的生命注入了美的人文底色,初中时王宁跟随在江苏医院工作的父亲迁到了苏北盱眙县,这里依山傍水,淮河穿城而过,陆游写诗称之为“天下重镇”,韦应物有诗云:“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淮镇即指盱眙。在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王宁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了他的气质,外化成翩翩风度。高中毕业后王宁进入农村公社插队。王宁当时在宣传队白天劳动,晚上就着煤油灯为贫下中农讲课,对《共产党宣言》倒背如流,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了他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的理论思维能力,并为他日后研究文化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之后在学校代课期间,王宁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当时无心插柳的阅读,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却为王宁日后从事西方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来没有一种努力会被辜负,王宁表示:“临时抱佛脚是做不成大学问的。做人文研究,没有一定的积累、没有一定时间的付出是不行的。不读几百部文学作品,你不可能从事文学理论研究,没有坚实的英文基础,不可能去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1975年,王宁由于有英语基础,模仿发音好,被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录取。在大学,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读书,阅读了大量的英文书籍,毕业时,已能够直接阅读英文原版文学作品,扎实的基础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王宁参加了江苏省美学学会的研讨会,在繁忙的英语教学和英文阅读中接触到另一个充满理论思辨的领域。同时,他在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担任外国文学教师,阅读了英语国家以外的主要欧洲文学名著和许多文学史书籍。教《文学概论》时,又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方面的著作。读过的书籍对他从英语教学转入西方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文本和理论基础。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在领域内领先。王宁最初进入文学研究的领域是英美文学,主要聚焦于20世纪的美国文学研究。他先是研究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小说创作,后来转而研究杰克·伦敦和海明威。海明威对他的学术道路有着直接的影响。海明威有一个原则,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在领域内位居第一,否则他宁可放弃。这一信念对王宁影响很深,为此,他放弃了自己的足球及乐器爱好,一门心思扑到了英语学习和文学研究上。

“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保持自身的定力,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王宁把所有的心思放在读书、写作、研究上。疫情期间,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蹉跎过去了,王宁却充分利用这段防疫居家的日子,完成了两个重大项目的结项,一个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一个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此外还写了三篇英文文章,七篇中文文章,还看了很多平时来不及看的书。

人文科学有“大用”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王宁在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院长之后,校长希望他给全校开一门通识课,以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此,王宁表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是全能型人才,人文学科的学生需要涉猎自然科学知识,否则视野狭窄,难以接受新事物。而理工科的学生了解人文学科的知识,才能全面发展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一个真正的学术大师必须是跨学科的,至少能够在整个人文学科游刃有余,否则只能算作是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并不能称作人文学术大师。优秀的自然科学家人文素质都是过硬的。

王宁强调,人文素养是人灵魂深处的东西,是在潜移默化中聚沙成塔,缓慢积累的。当然,人文素养没有立竿见影的效益,不能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但它往往能改变人们的观念、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对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人文学科潜移默化积极影响的人可以在工作中取得更大成就。可以说,人文素养是一种大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才能培养出人的高素质,造就出完整人格的人才。科学家一旦有了人文的情怀,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领导者境界品格的高低更依赖深厚的人文素养。

不论社会怎么发展,人文学科都不可或缺,它使我们在浮华世界里葆有一缕芬芳的柔软,帮助我们造就和谐的自我。人文学科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促进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和交鋒,正是在这样的交流和交锋中,新的思想和成果才能产生,新的大师才能脱颖而出。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就会造成一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而且,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能否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不仅要看中国对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还要看中国文化对全球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新儒学为回归传统提供了最佳的路径。王宁谈到了儒家文化,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经历了不同时代的修正和完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永远不会过时。今日中国,我们有必要在全球本土化和后现代性的语境下对儒学进行重新建构,因为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独特观念,如人本主义、入世进取、社区互助、内圣外王等,完全能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后现代理论进行平等对话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学者由于缺乏独特的理论话语,在参与全球化的国际讨论中往往处于边缘化、甚至失语的状态;要打破这一状态,就必须回归传统,而新儒学为回归提供了最佳的路径。”

一个人要通过修身拥有完美德行,才能管理好家庭,从而治理国家,让天下太平。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参与国家治理、掌握权力的人,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社会才能进步。当然一个人仅有德行没有才能,也治理不好国家。有德的人,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建言献策。社会文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国文明走向国际需要每一个人去推动。

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

老师是最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王宁在北京大学读博士时的导师杨周翰教授,总是鼓励学生超越自己:“我的这些‘老古董就不要去重复了,去重新开拓一个新领域,去国际刊物上发表文章。”王宁坦言:“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那个人。但有些导师缺乏这样的境界,要求学生必须研究自己的课题,如果学生无法超越导师,导师本身又不是学术顶尖的学者,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会越来越低,我们的学术还如何进步?”

王宁致力于培养第一等的人才,尤其强调学生的创新性,以及开放的世界观,“必须要有开放的视角,瞄准国际前沿,理论一定要有创新,别人做过的题目,没有绝对的把握超越,就不要去做。同时,在评估一个导师时,不光要看他获得了多少荣誉、发表了多少论文,还要看他在教学上取得的成绩,是否培养出了顶尖人才。”王宁指导的60多个博士生中,现在已有20多位教授、博导,10多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两位长江学者,其中一位既是长江学者又是欧洲科学院院士。

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的优秀汉学家。王宁表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文学科对个人及国家和民族之“大用”,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人文学术。“但是中国大部分人文学科的学者都不能直接用外语写作,中国有很多翻译者,但西方的汉学家却很少。如果不能用英文写作,只能被动地等待国外的汉学家来翻译我们的作品,等待就会有时间差。”王宁曾经在1998年用中文出了一本书《后现代主义之后》,近期被国外的一家出版社看中,其中涉及一些文献数据的更新,王宁决定直接用英文重新改写。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就只能等待翻译。

“不下十年以上的功夫,很难直接用英语流利地交流与写作,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来说,词汇量非常大,换一个词表达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如果不在英语国家受过严格专业的训练,很难达到发表的水平。如果不能克服语言的屏障,就不能真正达到跟国际交流。”王宁表示。

为此,我们要培养一支外语素质高、学术功底较好的高级翻译队伍,主动将中国学者的人文学术著作译成外文,通过跟国外学者合作的手段,寻找主流出版社出版,进入流通渠道;直接用世界上的主流语言英语写作,在国际上权威刊物出版社发表;培养一些热爱中国文化的优秀汉学家,使他们能够热爱中国文化,自觉把中国的优秀作品翻译出去。

王宁曾经培养过一个意大利的博士生。面试时王宁发现他中文交流没问题,并且热爱中国文化,除了精通母语意大利语外,还掌握了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几种语言的阅读和写作技能。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汉学家,王宁亲自指导,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帮他修改论文,在王宁的指导下,他的中文底蕴愈加深厚,自觉弘扬中国文化,不仅自己在美国出书,还将导师王宁的书翻译成意大利文,在国外出版。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

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最近,欧洲科学院的院刊向王宁约稿,王宁组织了5篇文章,写武汉、重庆、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的疫情治理经验。“中国这么大、人口密度这么高的城市,是如何把疫情控制住的?这都是比较好的治理经验。”王宁表示,在新一波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是全球化当中的领军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突发事件,应该采取全球治理的方式。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发声,对中国问题不仅要有主导权,还要对一些普世的问题提出中國的方案,贡献中国的智慧。

他应出版社的邀请主编丛书《世界文学与翻译》,邀请了国内外研究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优秀学者,直接用英文写作,并将一部分中文写作的优秀著作翻译成英文,采取国内外出版社合作的方式出版。王宁表示,我们借外国的语言来发中国的声音,同时培养一批高端人才,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在国内顶尖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还要到国际组织去工作。

致力于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王宁利用一切机会传播中国的声音。他不遗余力地向海外介绍新儒学、孔子学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介绍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都用英文表达。同时,他还不断在国际权威性的著名学术刊物上发声。提出话题,组织学者写论文,这几年王宁为多家国际权威的英文刊物编辑了20多个关于中国研究的主题专辑,其中发表了数十位中国学者的论文,对中国人文学者走向世界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作为欧洲科学院的院士,为了中国人文学者能够跟国际上的人文学者进行平等对话,王宁建议建立“文科院士”评聘制度。“院士只是一个荣誉,我们现在人文学科的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不要为人文学科遭到暂时的困难而泄气,人文知识是一个长期的积累,也不要为我们中国的人文学术在国际上没有掌握应有的话语权而感到气馁,我们要更加努力,在一些场合下、在国际上讲好中国的故事。”王宁的脸上洋溢着自信。

心有山海,静而无边。王宁言语不多,却心有一片海,波澜中埋藏着宁静,淡泊中蕴含着不凡。他说,一个民族,文化内核越强大,民族的凝聚力就越强。中国文化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并且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强的历史。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和谐的时代,我们要以博大包容的胸怀,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学习和吸纳各国精华,从容地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人文学科王宁学者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忠言也可以顺耳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a in China and God in Western Countries
成熟这回事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我的想法
程门立雪
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