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探思

2020-07-04李娟

文存阅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

李娟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确实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在规划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这一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联系生活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满足上述教学需求,因此本研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例,分析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法,旨在全面提升课程指导水平。

关键词:生活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

生活情境构建要求教学者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及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保证情境对学生的情绪起到带动作用,才能够自然而然落实教学指导目标。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实现行为引导目标,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有效学习提供助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构建生活情境,也需要教师具备相当水平的教学指导能力,这就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能够树立全新的教育指导理念,以此作为基础完善课程教学模式。

一、构建和谐的交流氛围

情境构建要求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叛逆心理严重,教师这时候一味以传统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学,忽视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可能导致学生不愿意和教师交流、互动,教师无法深入了解学生,这种情况下教学情境构建可能无法贴合学生特点,同时学生主观上也不愿意参与[1]。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生活情境素材的时候,可以立足学生兴趣,比如“生活需要法律”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媒体设备展示某明星“阴阳合同”事件的报道,然后构建交际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如下問题:“(1)该明星的这种行为是否存在合理性?哪些行为不符合依法纳税要求?(2)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3)你还了解我国税法的哪些内容?”。结合学生熟悉的明星事件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生活中的实事案例,渗透依法纳税的意识。

二、密切联系时政热点

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本身就和时政热点之间具有关联性,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科学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关心时政要闻[2]。法制教育是中道德与法制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同样也是教学难点,将学生培养成为懂法、守法的公民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因此在指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密切结合重大会议报告等内容,此外,积极发挥互联网时代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初中生学生和互联网联系密切,应用网络资源符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如,在《爱在家人间》一课的知识教学中,我就引入网络上关于赡养老人的案例,引导学生针对案例展开分析,利用本课时的理论观点解析事件,集中讨论“孝道”的话题,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宽松的讨论环境中,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借鉴和吸收观点,这对初中生的思想观念引导起到很大作用。

三、多媒体辅助深化生活感悟

多媒体在辅助创设教学情境上要很大应用优势,以媒体技术作为基础可以瞬间抓住学生眼球,在渗透情感目标、强化道德体验上发挥着很大作用。以《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为例,我借助多媒体设备导入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片段,精彩和熟悉的剧情引发了学生的讨论,借着热烈讨论的契机我追问学生:“妖精们想要吃了唐僧肉之后长生不老,你们觉得这在现实生活中可行吗?生命真的可以永恒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怎样活着?”,以多媒体播放的视频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关注联系生活经验思考生命价值,在逐步反思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这样的教学过程利于深化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生命感悟能力。

四、实践活动推进学以致用

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树立实践指导意识,引导学生在关注道德与法治生活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学以致用,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比如主题班会以及辩论赛等均可以作为实践活动形式,除了这些常见的活动类型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利用周末、小长假等时间去敬老院探访、参与社区卫生打扫的公益活动等,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理解学习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切实以实际行动践行理论。比如,《让友谊之树长青》的课时知识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调查“初中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引导学生自动结组参与实践调查活动,反映出典型交友问题,并在班级中汇报调查结果,然后通过课上集体讨论得出解决初中生常见交友问题的方案,提升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进行有效指导,避免初中生出现交友障碍。

结语

生活情境强调生活素材的运用,在现代教学实践活动中该教学方法应用普遍,且教学应用效果值得肯定。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构建生活化情境对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教学环境、深化理解教学知识有积极意义,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生活化情境能够帮助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降低理论知识理解难度,引导学生实现知行统一。上文主要分析了生活化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思路,以期全面落实课改目标,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彭娟,王强.生活化教学艺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考试周刊,2014,21(55):41-42.

[2]俞淡幸,佘柏奇.基于教材贴合生活: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J].新课程导学,2015,21(07):33-34.

[3]穆钰.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05):160-162.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