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幼儿良好餐饮习惯养成方法分析

2020-07-04王朱铭

文存阅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班教师

王朱铭

摘要:幼儿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会让他一生受用。本文主要针对影响幼儿良好用餐习惯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的帮助幼儿养成餐饮习惯进行研究。

关键词:教师;中班;餐饮习惯

一、研究背景

中班幼儿在现阶段易出现的进餐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不爱吃饭、挑食、吃饭慢、不会使用餐具、浪费粮食、进餐不卫生等等等等。虽然教师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比如在幼儿进餐的时候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但这也只是使幼儿处于一种被动管理的状态下,并不利于幼儿对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再者,很多幼儿园教师会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一直催促,比如“快点吃”“把饭吃完”,幼儿用餐时调皮或者不认真,还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些问题会让幼儿失去用餐的兴趣,感受不到食品的美味,还可能会让幼儿内心产生惧怕吃饭的心理。例如,刚开始在这个班实习时,接触到了一名叫小A的孩子,每次吃饭的速度都非常慢,别的幼儿在吃完午餐进行下一个环节时,小A基本上还是一口饭还没有吃,尝试过给他减少饭量,但情况并没有改观。后来从主班老师那里了解到,小A在家中被照顾的非常细致,一直是由奶奶亲手喂饭的,甚至喝水都是送到嘴边的。看来小A吃饭慢、不吃饭的原因是由于他长期由家长喂饭,不自主进餐造成的,这让他基本没有自主进餐的能力,对他来说吃饭太困难了。

二、造成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原因分析

不论是进餐习惯还是别的习惯,都不是短时间内养成。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餐饮习惯,我们首先要从其不良习惯切入,认真分析问题的成因,才能够对症下药,解决问题。通过对指导老师的访谈,以及我所观察到的现象,造成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饮食不当

在对此中班幼儿进行进餐观察时,发现某幼儿基本不动勺子,吃也只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后来询问老师得知,幼儿家长无限制的让孩子吃各种各样零食。这种情况不止一例,这么做使得幼儿养成了爱吃零食而不吃正餐的习惯,餐前吃饱了,到正餐时怎么还吃得下呢。

2.教育方法不当

在对此中班一些幼儿进行访谈时,我了解到他们不爱吃饭的原因是害怕吃饭。部分家长或者老师意识到了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缺乏正确的教育手段,只是强硬的让幼儿快吃、吃完或者直接恐吓幼儿让其吃饭。这样会对幼儿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恐惧,因而使得他们产生害怕吃饭或者厌食的不良情绪。这也是造成幼儿形成不良进餐习惯的最主要原因。

3.活动量不当

让幼儿充分的运动是必要的,但是过多或者过少的运动,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幼儿的进餐。比如一些不好动的幼儿,平时活动量较少,以至于他的肠胃吸收能力低于其他幼儿,所以吃饭比较慢;而一些好动的,活动量大的幼儿,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的饮水,自然会影响到自己的食欲和饭量。

4.病理原因

极少部分幼儿,会因为当天身体不适或者一些疾病吃饭慢或者不吃饭。一些幼儿因为生理问题出生就比较虚弱,或者当天肠胃不适,也可能因为一些疾病导致喉咙疼、牙齿疼等等等等。

5.情绪原因

观察中有几例幼儿,被批评哭泣过或者刚刚游戏结束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也不太愿意用餐。可见情绪也是有可能影响幼儿进餐的。

三、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方法

坏习惯并不会短时间内养成,同样,好习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让幼儿有良好的用餐习惯,必须有正确、可行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

幼儿园是一个“小社会”,和在家中不同,幼儿的用餐体验也是不同的。因此,营造一个熟悉温馨的环境,也是老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样的环境利于幼儿进餐,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比如用餐前,保育员应当将桌面、地面打扫干净,碗筷勺子必须保证是干净的;夏天和冬天,教师要及时的调整室内温度;用餐前最好不要让幼儿剧烈运动,保证幼儿的情绪稳定,如果发生特殊情况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其他幼儿进餐。

当教师营造好良好的氛围后,不代表幼儿就可以为所欲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了。一定的规则对幼儿养成正确的用餐习惯也是有帮助的。

2.制定用餐秩序

教师在新学期开始时就应该对幼儿明确正确的用餐纪律,比如:饭前要洗手、吃饭时不能大声喧哗、要正確的使用餐具、不浪费粮食、自己吃自己的饭、吃完饭后要漱口擦嘴等等。饭后教师可以给遵守纪律的小朋友一些奖励,这样既可以鼓励做的好的幼儿,也可以给那些没有得到奖励的幼儿起到榜样作用。

一些幼儿会在吃饭的时候小声的交流,在没有妨碍到其他小朋友吃饭的前提下,这种行为是允许的,如果过多的对幼儿进行要求、束缚,反而会影响他们的用餐体验和食欲。如果出现了影响他人用餐的情况,教师应该立即制止,防止影响扩大。

3.挑食问题的改正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喜欢吃或者不喜欢吃的食物,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情况严重,比方说蔬菜一口都不吃或者肉和米饭也是同样的情况,那就要重视起来了。严重的挑食会影响幼儿正常的身体发育,教师应该向幼儿明确挑食的危害,亦可以单独进行一次针对挑食的集体教学活动,帮助幼儿理解。

4.注重用餐卫生的教育

幼儿还小,对于卫生问题可能没有太多的意识,所以教师要和幼儿明确一些基本的卫生习惯,比如:餐前洗手、不吃掉在地上的食物、餐后主动漱口擦嘴、桌上和地面的垃圾主动放到不用的餐盘中等等。卫生问题不可小觑,往往因为一些卫生问题就会导致幼儿拉肚子、食物中毒等,给家长和老师都带来麻烦,给孩子带去痛苦,所以幼儿的用餐卫生也是需要家长、教师注意的。

四、思考与反思

通过本次研究,我发现中班幼儿在餐饮习惯相比小班虽有进步但依然存在问题。好的习惯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养成的,教师在幼儿园中要重点关注并改正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家长在家中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听取教师的意见,协助教师对孩子的餐饮习惯进行纠正和改善。同时要采取正确的、最适合幼儿的方法,因人而异,总是批评孩子,那孩子也不会遵从你的意见,相反的,给予孩子好的鼓励,孩子也会愿意听你的意见进行改正,这样也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段晓娅.教师组织幼儿用餐活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中班教师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策略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