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有度
2020-07-04刘斯宇
刘斯宇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一定要找到好的译本。好的译本能够把我们带到熟悉的语境,消除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带来的隔离感,拉近我们与作品的距离(P44)。这就好比我们看外国电影,过去外国电影的配音语调夸张,就觉得外国人说话怎么总是这样的腔调,一点都不真诚,也就很难引发内心的感动和情感的共鸣。
这就关联到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直译与意译。直译就文字翻译文字,保持了原文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和表达习惯,但情景的渲染、意境的传递不够到位,阅读体验就会差一些。意译在原文原意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身的文本习惯,运用我们熟悉的语言逻辑进行再加工再创作,实现了时空的自然转换和对接,阅读起来就更轻松更愉悦,代入感更强。
最早,我们都是通过书中的人物认识世界。我们甚至将书中的人物与作者本人联系起来,认为文笔细腻的作者一定涓秀,语言冷峻的作者一定严苛。直到后来了解作者的生平,我们才知道作品与作者之间常常存有落差(P52)。有时,写出坚硬的文字,是因为作者羞于示弱,或者是对自己柔软内里的保护和自卫。有的作家把满腔热忱给了书中的人物,悲天悯人,无限温柔,生活中却疏于家事,冷落家人。
对待文学作品,我们更愿意选择意境的真实,觉得意境的真实比文本的真实更重要。对待身边的事物,我们则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希望能够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对待网络直播司法拍卖等政务、商务活动,我们总是秉持欢迎的态度,在围观和品评中流连忘返。如果可能,我们希望参與到所关切的事物之中,因为我们相信,眼睛看到的才是真的(P16)。
我们努力捕获各种信息,广泛建立与世界的各种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自然不自然地带上自己的主观意愿。我们往往带着情绪、态度、偏见、傲慢等主观因素来观察和评论别人,而这些情绪、态度、偏见、傲慢又来源于我们的内心。
我们用审慎的眼光看待世界,却又本能地排斥外界对我们的评判。我们总是格外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对被评判的担心总是在我们的脑子里制造着大大的问号。这样的问号悬在那儿,常常让我们内心徘徊,手足无措(P56)。
我们努力地接近现实,也在努力地寻找答案。身边的亲人患了绝症,到底要不要告诉她?触及到人的临终关怀,我们很难作出选择(P54)。由此回望内心,观照自我,我们意识到,在年纪增长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地对待死亡、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这也是一场修行。
许多时候,我们对自己要求严格,总是希望该努力的时候再努力一点,觉得一切都可以变得更好(P46)。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把对自己的内在要求转嫁到他人身上,总是对现状不太满意,对他人的表现不太认可。过于关注和关切,会使我们陷入“管窥”效应和关注陷阱,异化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
我们很难找到观察的合适角度,往往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合适距离。我们相信,观察越多,思考也越多。我们不知道,事物因你的观看而改变。带有主观意愿的观察会获取大量其他信息,而覆盖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现代物理学中的“测不准”理论则认为,微观世界的测不准是因为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为了获得数据,就要和被观察的对象发生能量上的交换,从而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被观察对象的能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