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计算思维 培养初中生编程能力

2020-07-04纪小绒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初中教学

纪小绒

【摘 要】经过长期的实践表明,“计算思维能力”对初中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各种学习压力和挑战,对于各种编程环境,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注重计算机的教学理念,培养初中生编程能力,帮助他们摆脱机械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就从当前的教学形式出发,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方法和策略做几点分析。以提高教学课堂的发展进程,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编程能力;计算思维;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课堂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有所创新和进步。但是很多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思想的限制,只会给学生讲解课本知识,难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还有可能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情绪。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象,教师就要从新时代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让课堂更加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他们的编程能力和计算思维。

一、注重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编程意识

在传统教学形势下,很多学生在编程时都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不够强,无法将知识技术与实践活动融为一体。而信息技术是一门时间和理论并重的学科,光给学生讲解教材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注重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问题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编程意识。如果教学需要,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必要的课程讲解,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编程》等,将计算机思维深刻的植入学生头脑中,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编程知识的重要价值,将计算机思维的核心思想体现出来。

计算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学习编程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下载“Word,PowerPoint,C++6.0”等软件,组织他们进行各种不同的编程活动,为后期的编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引入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注重当前的科技发展前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树立坚定的学习自信心,制定有效的编程教学方案。比如“Excel、Photoshop、c++”等办公软件,都是常用的编程和计算机操作软件,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的操作流程,对菜单选项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挖掘抽象的知识点,把专业知识迁移到实际的编程活动。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帮助学生快速的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带领学生发现计算机编程的价值。

二、强化教学的模式,扩展学生的计算思维

常用的計算机编程模型有“有LAN(局域网)端口和WAN(广域网)端口”,两者都是编程的基础,都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模型。信息技术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涉及到很多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计算思维”有特殊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技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做好每一次的实验活动,扩展学生的计算思维。传统的教学课堂,往往只停留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层面上,学生不能深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编程,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教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各种计算机使用平台,让实验活动与信息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有的学生过分注重语句和语法的使用规则,在编程时不会灵活的变通,对程序设计只停留在浅薄的层面,这样永远不会进步。只有不断创新,从各种编程问题中寻求答案,才能将程序设计的知识迁移到实践活动中,保证编程的准确性。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教学和引导的作用,真正构造“创新教育”的计算机课堂,帮助学生扩展清晰的编程思路。

三、引入教学的实例,锻炼学生的学习技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这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思维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如果没有问题,那么实践活动就无从开始。为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入教学的实例,设置出各种各样的编程问题,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锻炼学生的学习技巧,让他们自主去进行知识的构建过程。课本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但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不同的学生可能习惯用不同的编程软件,比如“Python、网络汇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等,只要是学生乐于使用的编程软件,教师都要给予支持和引导,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带动他们的编程能力发展。

通过这种多样化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再拘泥于纸面的试卷形式,而是朝着多样化进行发展,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训练学生编程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全盘托出”地进行教育,而是要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去搜集他们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的学生用Python进行计算机语言的编写,有的学生用的是VB语言设计程序,只要学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创新思维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总而言之,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但是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面对复杂的编程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编程意识”不仅是当前教学时代的教学趋势,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思维发展”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编程意识,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扩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只有这样才能配合引入教学的实例,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技巧。

参考文献:

[1]冷梅.程序设计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穷举法》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8(Z1).

[2]梁健.程序设计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5(07).

[3]傅骞,解博超,郑娅峰.基于图形化工具的编程教学促进初中生计算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04).

[4]宣宇珂.基于可视化编程培养初中生计算思维的行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

[5]刘彭.Scratch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2).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初中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