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整合地理知识的策略思考
2020-07-04王为刚
王为刚
【摘 要】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教学,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小学校园教学工作的总结,更是对初中校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文也针对初中阶段历史教学与地理教学的整合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在最新的教学策略下,为这两个学科学习效果的提升做出贡献,也为学生良好的进步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地理知识
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适当地穿插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历史课堂中,与地理知识相互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高效课堂的打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还需要找到最佳的策略,把地理课程知识内容与初中历史教学相互融合,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标准。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整合地理知识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一个动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课堂长久以来所涉及到的内容都是距离学生比较遥远,相对比较抽象的,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即便是学,也是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穿插地理知识内容,可以有效的改善课堂学习环境,提高课堂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深化理解知识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地理知识,对历史课堂进行补充,因为古时候郑和下西洋阶段,并没有石油和发动机这些,让船能够动起来的关键性条件,那么郑和是怎样做到下西洋的?又是如何完成这一工作的呢?这时候就可以结合地理知识中季风的原理,因为季风的风向是在不断变幻的,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一般都在冬季出发,这样的时候能够顺应到东北的季风,而郑和又经常是在夏季返回,正好能够顺应到西南的季风,利用这样的季风和洋流的动力,就可以提高郑和下西洋的速度,也能够让学生对心中的疑惑有所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到季风的概念,更掌握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历史知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整理地理知识的策略
(一)抽象和具象相结合
在初中历史课程开展过程中,虽然地理知识在其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化解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讲解方式,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应用到地理内容,还需要适当地对其进行选择和渗透,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考量。例如:在选择地理知识的时候,是否与当堂的历史课程知识点有关,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会不会造成学生的知识混淆现象。因为地理和历史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历史知识中都能够找到与地理对应的知识点,所以教师需要做好把关者详细地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为丰富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在讲解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难以记住丝绸之路的路线,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使用多媒体的视频形式,丝绸之路中地理位置进行详细的标记,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法展现出来。可以把当时一些地名转换成现在的域的名称,然后会画出一幅路线图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也能够使其利用地理知识,充分地对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进行记忆和学习。
(二)相关地理知识渗透
在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想要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就需要结合最新的教学手段,主要就是因为历史知识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并不属于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范围,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部分知识属于比较抽象、陌生的,除了一部分初中阶段热爱历史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都比较吃力,这要求教师在历史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向具体化转化,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地理属于具体化的知识内容,所以,二者结合能够弥补历史课堂的缺点,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中国境内人类活动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例,讲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有关的知识,让学生重点对其进行记忆。其中教师可以结合使用地理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河姆渡遗址人们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水稻,而半坡遗址人们的粮食则是以栗为主,而为什么二者属于同一时代,所食的食物却不一样,这就涉及到地理的位置可以借此对其进行延伸,让学生了解到半坡遗址位于当今陕西左右,河姆渡遗址這是在浙江位置,二者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所以产出的粮食作物也是不相同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合适的对知识内容进行选择,找到地理与历史课堂之间的联系,充分地对其进行应用,才能够给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也能够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巩固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科之间增加横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构建,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丁雁南.查尔斯·威瑟斯与英国历史地理学的“地理知识转向”[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4):71~78.
[2]张均平.高中文综教学中地理与历史知识结合的可能性探究——以人文地理与中国古代经济史教学的结合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2):30~31.
[3]高希华.谈地理教学中的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内化·整合·外现的课堂教学方法[J].中学课程资源,200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