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汤加减治疗阴阳两虚型消渴病的效果分析
2020-07-04徐京烨
徐京烨
【摘要】目的:与传统西医药物治疗相比,探究消渴汤加减治疗消渴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A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阴阳两虚型消渴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实施消渴汤加减治疗。结果: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高于对照组81.2%(P<0.05);在血糖指标和肾功能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两项指标值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实施消渴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消渴病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
【关键词】消渴汤;加减治疗;阴阳两虚型消渴病;效果
前言
消渴病是中医传统医学病名,以多饮易饥、口干舌燥等症状为主,多病变于肾、胃等部位,对患者身心健康形成较大影响。西医是治疗消渴病的主要方法,但治标不治本,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文以64例消渴病患者为例,阐述消渴汤加减在治疗消渴病中的效果,现将治疗效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资料来自A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阴阳两虚型消渴病患者。现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齡46-75岁,平均年龄(58.4±3.7)岁。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7.8±3.4)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诊断符合糖尿病和慢性肾衰中医证候标准,出现多饮易饥、口干舌燥等症状;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糖尿病和慢性肾衰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合并有严重肝肾等功能不全;患者及其家属不同参与本次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等治疗,主要以降血压、降血糖治疗为主。具体治疗方法: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B14202003084),每天3次,每次0.5g;控制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天0.6g/kg。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消渴汤加减治疗。处方:黄芪30g、山药20g、五味子15g、川芎10g、女贞子15g、生地黄15g、茯苓15g、沙参20g、白术15g和益母草30g。在实际服用中,随患者症状进行加减。对于高血压患者,加天麻10g、石决明10g和钩藤10g;对于水肿患者,加泽泻10g、车前子10g;对于高血脂患者加草决明10g。患者每日服用1剂,每剂煎服2次。1个疗程15天,两个疗程之后,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和HbAlc(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情况。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患者相关症状消失,且血糖、肾功能等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相关症状基本消失,血糖下降<1/3,肾功能恢复正常;无线:患者相关症状基本无改善,且血糖、肾功能指标水平甚至出现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经积极有效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高于对照组81.2%,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2-1所示。
2.2 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经治疗之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水平值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指标水平(P<0.05)。具体见表2-2所示。
2.3 两组患者肾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之后,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值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指标水平(P<0.05)。具体见表2-3所示。
3 讨论
在中医中,糖尿病肾病均属于“消渴病”之范畴,痰湿、血瘀为两大主要病理原因。当前,消渴病治疗以西药治疗为主,但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西医治疗基础之上,实施中医经方疗法,日益成为消渴病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并且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1]。在消渴汤方中,生地黄可滋阴清热、生津止渴,黄芪可辅助生地黄,起到补脾气、止渴生津之功效;山药可健脾胃养阴,女贞子补肾滋阴,丹参、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方剂可针对阴阳两虚型消渴病[2]。
本文数据显示,察组治疗有效率93.7%高于对照组81.2%(P<0.05);且在血糖指标和肾功能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两项指标值均低于观察组(P<0.05)。这说明,在传统西药治疗中,实现了对血糖等的有效控制,同时通过治本的理念,针对不同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对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肾功能。
参考文献:
[1] 杨静伟.自拟消渴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药材,2016,30(6):116-117.
[2] 马晶.柴胡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5(07):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