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和“暴风骤雨”
2020-07-04郑文佳
郑文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2003年版作了全面的修订,既有保留,又有改进。例如,在课程性质方面两个版本都有这样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和2003年版一样提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同时,2017年版还提出“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新的教学方向。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是天经地义的要求,但培养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却往往被忽略,或者觉得无从下手。
下面笔者通过一篇文章的教学,谈谈如何落实“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要求。
语文版教材有一篇文章《第一千个球》,介绍了巴西球王贝利的成长故事。贝利十几岁的时候曾和几个少年吸烟,被父亲看见了。父亲没当面骂他,等他回家后,父親把他拉了过去,好像要进行一次朋友间的谈话似的,对他说:“你踢球有几分天分,以后也许会成为一名高手。要是你抽烟喝酒,就踢不好球了。到时候就没有足够的体力在九十分钟之内踢出理想的水平。这事你自己决定吧。”
父亲还拿出几张钞票让他买烟抽。但贝利经过思想斗争,最后拒绝了,而且戒掉了吸烟的不良习惯,终成一代球王。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贝利成功的因素时,指出贝利的成功得益于父亲教育的得法。贝利的父亲,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打骂,而是和风细雨式的委婉的引导。于是,教师得出一个结论:和风细雨式的委婉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教育方式,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如果是从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这个层面来说,这堂语文教学基本也算成功了。但如果是从新课标“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这个层面要求来看,这是一堂失败的语文教学。
列宁说:“真理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论。”贝利的成功得益于父亲教育的得法,这不假;但贝利的成功因素不是唯一的,最佳的教育方式也并不是唯一的。教师对文章的解读并不准确、全面、深刻。
古人云:“因材施教。”材质不同,教育的方法也不同。在特定的情境下,甚至那种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也有可能成为最佳的教育方式。试想,假如贝利有个兄弟叫“贝害”,同样也吸烟,请问贝利父亲的同样教育方式能奏效吗?不一定,甚至会适得其反。“贝害”可能会这么想:“父亲都支持我了,我就抽吧。”你看,这不坑儿吗?
为什么同样的方式,放在贝利的身上就成功了,放在“贝害”身上就不一定成功,甚至失败呢?这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思辨能力。
我们还是先把目光放在贝利身上吧。贝利是一位懂事的孩子,有悟性、有灵性、有担当,更有对足球事业的挚爱。他懂得,如果吸烟,体力必下降,以后成长不了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正是贝利身上的优秀品质,成就了他父亲的教育方式。我们常说,内因是关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父亲的成功,是建立在贝利这个儿子拥有诸多优秀品质的基础上。如果是换成另一个人,哪怕是换成一个愚笨一点的,贝利父亲式的教育恐怕都要失败了。相反,此时那种针砭弊病、不留情面的教育方式也许更加有效。
这样说来,教育方式的选用固然很重要,但人的素质的提高更重要。人要有个性,更要有优秀品质。所谓优秀,就是善良、仁爱,上进,感恩,有益于社会。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出品学兼优之人,育出德才兼备之辈。
当今社会呼唤培养有个性的人才,更呼唤培养优秀人才。而担负这一职责的教师,必须有眼光、有思考、有教育的智慧。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