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文气息弥漫在语文教学中

2020-07-04熊育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3期
关键词:气息人文语文课堂

熊育华

【摘要】新时代,新理念,语文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同时,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把语文学习和人文教育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完善课堂,从而达到让语文课堂更加有效和高效的目标。

【关键词】弥漫人文气息;優化语文教学

新时代下的新课改,语文教学应当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传统的语文教学要尽快变换观念,教师要转变思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构建具有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是新课标的需求,是新时代的号召,也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努力的方向。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气息,在课堂中将美德教育传递给学生,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和高效,从而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拥有的教学素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弥漫着人文气息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适时鼓励学生,营造人文气息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还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展示自己的人文魅力,多加鼓励学生,从而激发课堂的潜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表示:教师评价语言应当富有激励性,富有爱心,富有人文关怀。如果教师能做到心中装着学生,融爱心,盈耐心于课堂,并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教室。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答案不够满意时,教师一味地指责甚至加以打击,只会令学生更加紧张和不安,学生的思维瞬间会被这种情绪中断。此刻倘若老师走近学生,言表亲切地说:“你真棒,不过这个问题需要有独特的思维,谁的思维会更棒呢?”这时,其他学生也会用心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因为他们既想帮助这位答题错误的同学,又想在轻松愉快的课堂里表现自我。 由此可见,教师运用这种鼓励性的语言既鼓励了答题错误的学生,又充分调动了群体的主动性,从而产生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核心的师生共同参与的人文教学课堂,让学生热爱课堂,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优化课堂的目标。

二、创设朗读情境,感受人文气息

一位资深语文特级教师说过:“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而朗读恰是学生感知作品情境,与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朗读也是语文课堂的先行者,语文课堂需要声情并茂的琅琅读书声,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以粗读、精度、品读的方式组织学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的过程也是体会情感的过程,有了情感,韵味呼之欲出。在粗读阶段要读音准确,不错不漏。精度阶段要确保流畅,语气连贯。进入品读阶段,联系句子中的某些关键字词,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感知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读出语文的韵味。笔者在教授《安塞腰鼓》一文时,前十五分钟指导学生订字音,划节奏,尽量读流畅。在赏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笔者适时发问:“这一句话很令人震撼,发人深省,请同学们拿出西北男子没命了的劲,激情地读一次,好不好?”学生们纷纷欲试,这时候,课堂慢慢变得热闹了、沸腾了,“安塞腰鼓”的那种狠劲也呈现在眼前,甚至还有学生用双手拍打桌面,边读边捶,让笔者顿时感悟到了:朗读让课堂活起来,美起来。

三、融注爱的教育,焕发人文气息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无疑让学生们从小就缺失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这对处于初中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考验。有些学生只会索取,不懂感恩,有的甚至在家里为所欲为,让很多家庭受困扰。作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语文教师,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爱的教育更不可缺失。例如,经典散文《散步》中,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一些细节突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优良品格,这时,笔者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谈谈家庭中尊老爱幼的事例和感悟,并以此来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懂感恩的人。在教授《背影》时,最为感人的片段是:父亲用蹒跚的身躯,爬过站台,为儿子买橘子,感人至深。笔者让学生闭目感受一下此刻浓浓的父子情深,顿时,父子之间那份弥足珍贵的情感,深深地感染每一个学生。笔者借机设计了一个讨论交流题:说说我的父亲给予我的爱,并配以音乐《父亲》,学生们都愿意打开心扉,敢于大声当众表达对父亲的爱,对父母的感恩,有的学生甚至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父爱很深沉,需要学生们细心发现,在课堂有这样的交流讨论机会,无疑会给懵懂青春的少年们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四、开展课外活动,体验人文气息

新时代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活动、勇于创新。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尤其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不再局限于一些名词或理论的理解,经过他们的思考和努力实践,结合他们参与过生活,由课堂的学习拓展到课外的实践,从而获得对社会的认知感。例如,可以开展演讲比赛送养老院的活动,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组、分工,搜集资料,整编材料,并自行安排活动的主持及活动的汇报。如,在教授传统文化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参观本地具有民风特征的建筑,或体验民俗的活动。通过这些社会活动,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动手技能,引导他们要善于思考,热爱生活,从而充分激发他们各方面的潜能,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让他们在这个充满创新的时代里,做时代的先锋。

总而言之,语文这门课程是百科之母,它的性质决定其具有人文性,这也是优化语文教学的方式之一。因此,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会多方角度地让语文教学弥漫着人文气息,传递着人文精神,全面上扬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新时代培养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底子。笔者坚信,语文教育的未来一定会更辉煌。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气息人文语文课堂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蕾丝气息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春的气息”
人文社科
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