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0-07-04杜立文

高教学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

杜立文

摘  要:当今世界秩序深度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但与理论教学相比,其实践教学则相对弱化。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期,应用型高校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更加凸显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文章立足世情、国情和学情,主张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分析该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现路径,以期实现应用型人才内生性发展、学校内涵式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共赢。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9-0139-04

Abstract: With the deep adjustment of the world orde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As a key cours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s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irreplaceable, but its practical teaching is relatively weak compared with theoretical teaching. China is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moving from a big industrial country to a strong industrial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its talent training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s. Based on the world situation, national situation and academic situation, this paper advoc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actical teaching +" model. By analyzing the feasibility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is model, it is hoped to achieve the endogenous development of applied talents,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schools,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us realizing a win-win situation for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pplied colleges; teaching reform

思政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加强经费投入、强化师资力量、完善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总体建设尚且薄弱。在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认清世情、国情和学情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要谋划和推进思政课教学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的世情、国情和学情。

(一)深刻了解世情

当今世界是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虽然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但是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校思政课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使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既要看到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机遇,更要看到短板、不足和困难;既要应对危机和挑战,也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二)认清基本国情

我国最基本国情是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从根本上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2]思政课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和分析世界,使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为学生成长和成才打好思想基础。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努力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和制度运行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面把握学情

全球化、信息革命和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和教育结构。互联网成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创造出了信息传播去中心化与大平台中心化并存、开放性与个体性共生的时代特点,从而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3]根据思政课教学目的和要求,实施课堂之外的社会调研、参观考察、社区服务等,又或者课堂之内的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辩论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体验和感悟,可促使教师理论性和经验性知识向学生个体经验的转化,这种特定教学情境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更喜欢的教学形式。但是,受招生和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很多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急功近利,忽视或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因此,如何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点。

二、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含义

一般来说,学校在明晰办学定位的前提下,要结合各学科建设的实际要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我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凸显了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说,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也是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 国家教育政策的鼓励、支持和引导

2017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4]深刻阐释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立足实际,注重优化整合,实现优势互补,重视内外并举,坚持长远结合和稳步推进,寻求以改革促发展的路子。

2.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切实需求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高校肩负人才培养、开展应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以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思想性和政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应用型高校来讲,一方面,要侧重应用知识教育,强调与生产一线的结合,要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这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具有传播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使命,其人才培养必须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结,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需求和渴望

实践教学作为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促进知行合一、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促使其主观世界进步。当下,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从书本上的理论学习和讨论,而是对“经验式”教学有着强烈需求。很多应用型高校往往重视专业课实践教学,却忽视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加强组织和管理, 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专业课实习、公益活动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嫁接原是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从而实现使接在一起的两个不同部分成长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目标,是一种植物人工繁殖方法。借鉴植物学的嫁接原理,我们要学会运用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摆脱资源的单纯依赖,尝试构建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即合作方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各自开设课程的对接、评估,使学生按照相关规定修满学分,实现学分互认。立足实际,找准定位,积极寻找适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接对象,既可以是学校学生所学专业,也可以对接公益组织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或是对接企业或社区实践。习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就是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勇于挑战和创新,切实近距离接触、观察和分析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管理、教育和服务水平。

实施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有利于实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融合,既帮助学生加强打下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又能促使他们深化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的独立分析、思考、辨别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为人才的内生性增长提供思想保障和持续动力;有利于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对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赢得教育行业话语权,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促使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三、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受办学实力、师资水平、管理理念、生源素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不同高校之间思政课教学水平和发展潜力差异巨大,其中实践教学的开展形式也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嫁接模式,既要考虑到思政部门的教学实际,也要对应用型专业建设进行综合考量,相关部门需要统筹运作,科学设计,明确分工,合理践行,才能期待嫁接成功,实现双赢。

一是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马列主义经典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理论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等重要特征,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鉴于应用型高校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思政课教学整体计划中,我们理应对实践教学给予足够重视,要从时间、经费、基地及组织等方面提供积极保证,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考核、有监督、有总结,尽量避免随意性。

二是完善思政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当下,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教和學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学建设,必须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 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人员稳定、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思政课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引导力、指导力和互动力。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指导计划,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既注重与学生所在院系的沟通与合作,聘请高精尖专业人才进校访谈和对话,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增强分辨是非和真伪的能力,又要学习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使学生在与时俱进的不断学习和借鉴中成长成才。

三是推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步伐。如何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提高其利用率,这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一方面,学校要完善原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经费投入、添置必要的实践设施设备,在完善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的同时,重视与校外实践基地的联系。另一方面,思政教学部门要整合教学内容,细化教学安排,努力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设计教学方式,使思政课与各专业建设和发展相结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为学生参加实践教学锻炼提供广阔的舞台。

四是积极培育思政课实践教学场域。场域源于法国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迪厄的著作《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即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6]实践教学场域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学空间,不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要关注这种场域的存在,重塑“实践教学场域”,既要充分挖掘团队内部联结和外部聚合的能量,提升团队场域指导力,又要关注参与实践的学生,重视他们所表达出来的诸多意见,努力找到学生意见聚合的逻辑,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指导效能,实现学生从参与实践的“存在感”到意见被采纳的“获得感”的演进。

五是加强区域高校思政课协同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努力结合自身办学实际需要,进行区域合作伙伴的筛查与选择,大力拓展与京津相关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就合作目标、内容方式和遵循原则等进行主动沟通与联系。“常态合作”要以不影响双方正常工作和秩序为基本原则,既不是把高校所有课程都分流到合作院校,也不是要去合作学校停下自己的所有工作专职指导参加实践的学生。在现有资源分布格局下,在国家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之际,处于高梯度区域的京津高校与低梯度区域的冀高校应该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为先导,开展跨区域合作,彻底打破区划分割和利益分配观念,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区域发展。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是以认识为基础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的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知行合一的重要环节和平台。新时代,在认清客观现实的前提下,应用型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实现内生性增长的重要性,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明确自身定位,积极探索多样性、竞争性、协同性和互补性的改革机制,制定长远而系统的战略发展规划。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去完善相关的课程设置和管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只有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能力现代化,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他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促使学校内涵式发展,助力个人梦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1).

[3]王宇,张发钦,等.大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适配性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9),68-70.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10(1).

[6][法]布迪厄(Bourdieu,P.),[美]华康德(Wacquant,L.D.)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3-134.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