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远洋渔业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创新多层次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20-07-04陈新军张忠邹晓荣李纲张敏

高教学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培养模式

陈新军 张忠 邹晓荣 李纲 张敏

摘  要:随着FAO提出负责任捕捞的理念,国际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出现了重大变化,对远洋渔业各种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出现了变化,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懂技术、知国际规则、具有家国情怀等能力与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此,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远洋渔业战略需求和远洋渔业强国建设需要,依靠30多年来积累的优势地位以及一支具有远洋渔业一线实践的教师队伍,政产学研合作成立了远洋渔业学院,开展多层次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解决了家国情怀的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需求与培养目标和模式相矛盾、海上实践实习基地欠缺与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不相适应等几大问题,实现了办学体制、培养模式、优势学科和科研反哺教学等三大创新,培养了一批又红又专的远洋渔业人才,为负责任远洋渔业强国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关键词:远洋渔业;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9-0044-04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responsible fishing by FAO, 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international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as well as in the demand for various types of talent in pelagic fisheries.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a group of complex talents who have the ability and spirit to understand technology, understand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have country feelings. To this end,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has established the Ocean Fisheries College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university, and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accumulated over 30 years and a team of teachers with the practice of ocean fisherie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training talents for ocean fishery professionals at various levels has solved several major problems,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of country feelings in mo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quirements and training goals and models,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marine practice base and practice ability. It has achieved three major innovations, i.e. developing school system, training talent model, feeding teaching from superior disciplin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t has trained a number of red and specialized oceanic fishery talents, and provided talent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sponsible oceanic fishery country.

Keywords: ocean fisheries; school system; cultivation model; thought education

一、國家需求与行业特点

2015年3月30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远洋渔业30年座谈会上提出了“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努力建设远洋渔业强国”的发展目标[1]。远洋渔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2],被国际劳工组织认为是最艰苦的行业之一,其专业人才具有实践性、国际性、多科性等特点[3]。发展远洋渔业是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途径。

我国远洋渔业始于1985年,晚于日本50多年。随着FAO提出负责任捕捞的理念,国际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出现了重大变化,对远洋渔业各种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出现了变化,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懂技术、知国际规则、具有家国情怀等能力与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此,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远洋渔业战略需求和远洋渔业强国建设需要,依靠30多年来积累的优势地位以及一支具有远洋渔业一线实践的教师队伍,与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中国水产总公司、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等正式成立理事会领导下的远洋渔业学院[4],确定远洋渔业方向本科专业人才以及本硕连读的培养方案并实施,围绕多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具体实践,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实现了多种创新。

二、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拟解决的办法

(一)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远洋渔业事业的发展,对远洋渔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别是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知晓国际规制的专业人才。然而在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四大主要问题,主要包括:1. 家国情怀的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问题;2. 行业需求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脱节的问题;3. 多样化的专业人才需求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矛盾的问题;4. 海上实践实习基地欠缺与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拟解决的主要办法

根据长期以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经验,以及多年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针对上述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1. 针对问题一的解决方法。通过开设大国海洋等人文类课程,把搏浪天涯的海魂精神融入课程体系;同时,专业教师凭借丰富的远洋渔业一线实践和经历,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海洋人文和思政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爱国情怀,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的德育教育,实现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2. 针对问题二的解决方法。建立政府、协会、企业和学校四位一体的理事会领导下的远洋渔业学院,企业提出订单式的用人标准和需求,学校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实现用人单位与学校的无缝对接。

3. 针对问题三的解决方法。针对远洋渔业行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围绕八大核心能力的要求,提出了人文类、技能型和证书类、语言类、行业特需类等六大课程模块,制定了四个层次的远洋渔业人才培养模式。

4. 针对问题四的解决方法。与中国水产总公司、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等大型远洋渔业企业合作,设立海外远洋渔业基地,把教学实验室建在海上和海外;同时依托学校与国际渔业组织的合作关系派遣学生进行为其3-6个月的实习。

三、教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

瞄准我国远洋渔业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紧紧围绕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和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与改革措施(图1),取得以下七大教学改革成果:

1. 办学体制创新,解决了需求与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脱节的问题。政产学研多方合作成立理事会,在学校创建远洋渔业学院。学院接受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协会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提供行业指导;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提供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免费提供海外和海上实践基地,负责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指导;学校负责各类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改革措施出台(图2)。

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满足多层次多规格的专业人才需求。主要包括本科生“2+2”模式,专业硕士 “2+1”模式,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以及3年制高职专科模式。为了增强国际渔业的履约能力,特别是在上述模式中,增加了国际渔业科学观察员的培训模块,为国家履约国际义务的人才短缺提供了支持。

3. 课程创新,满足育人与育才的需求。在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中新增六大类课程群近20门课,主要包括人文类、实践类、技能型和证书类、语言类,以及行业特需类、国际渔业观察员等。其中,人文类有大国海洋、远洋渔业讲座等课程,要求远洋渔业专业人才树立“渔权即海权”、投身远洋渔业事业的信心,激发大家家国情怀,为努力实现远洋渔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4. 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增强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远洋渔业专业人才的核心和基础,主要包括新建一批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训中心和实践基地,包括校内、校外,国内和国外,海上和陆上等,累计达到10多个。

5. 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为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多年来,该团队一直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为目标,通过海上实践、国际舞台锻炼以及出国进修等手段,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水平。近年来,多名骨干教师在国际渔业管理组织各分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以及在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等7个国际渔业组织任中方负责人。

6. 教学成果创新,为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撑。近年来,出版了一批规划教材、参考书及教改论文,促进了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先后出版29本专业教材和25本教学参考书,含国家和省部级规划教材8本,其中3本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7门课程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发表教改论文38篇。

7. 学科建设创新,支撑了我校水产学入选一流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A+等级,为远洋渔业强国建设作出了贡献。2009年入选水产学科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2016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示范基地。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和学科竞赛奖20多项。

四、教学改革的主要创新点

面向远洋渔业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上海海洋大学在远洋渔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即办学体制的创新、培养模式的创新、优势学科和科研反哺教学的创新。

1. 办学体制的创新。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开创了理事会领导下四位一体的办学新体制。实行政产学研的合作模式,成立理事会领导下的办学模式,共同出台各种培养人才的新政策与制度。这一办学体制的创新,不仅解决了学校实践基地不足、学生实践费用昂贵等问题,而且实现了产业对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吻合的问题。

2. 培养模式的创新。创建了多层次的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优化设计了4个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服務于国家远洋渔业战略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加人文类、实践类等6大类课程群,构建远洋渔业学科专业群,培养专业人才八种核心能力。同时,与国际渔业组织、企业等合作建立了多个海外和海上实践与实习基地,把实验室建在海上和海外。此外,聘请船上的职务船员担任海上导师、企业的高管和高工担任职业导师,与学校的授课导师实行“三导师制”。这种培养新模式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实践能力,快速融入到一线工作中。

3. 优势学科和科研反哺教学的创新。依托国内领先的远洋渔业学科、一批远洋渔业国家及省部级和行业平台,将学科和科研优势转变为人才培养优势。近年来承担的重大任务和科研项目,在科研反哺教学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与主要体会

(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

1. 培养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为负责任远洋渔业强国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到2019年9月为止,累计共培养各类人才近5000人。其中,国际渔业观察员700多人;从业人员1500多人;培训职务船员共计2500多人;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近200人。在首届毕业生中,一批优秀专业人才被中国水产总公司、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等委以重任,任部门的主管、海外基地代表等。

2. 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在国内推广,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已与广东海洋大学、天津农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每年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入远洋渔业学院学习,努力为我国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共享平台。同时,培养模式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如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等),被国家和地方多家媒体宣传和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二)主要体会与经验

1.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扎根中国大地,勇于创新,实现了办学体制的创新。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中国高等教育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校面对我国远洋渔业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扎根中国大地,与一线的远洋渔业企业紧密合作,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协会”办学体制的创新,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很好解决的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2. 把爱国情怀、思政工作融入到本科专业教学中,为艰苦专业和其他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既爱国又懂专业的有红有专的人才提供了借鉴。远洋渔业是国家战略,是维护国家公海权益的重要体现,但是它具有艰苦性,因此,需要培养一批有家国情怀的远洋渔业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此,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开设大国海洋等课程,以及具有远洋渔业一线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破解了思政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之间的“两张皮”现象,把思政的“盐”,溶进专业教育的“汤”,“汤”在变得更可口的同时,也能真正让学生获益,达到育人的功效。

3. 坚持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开展多层次和多规格的育人工作,形成一套艰苦专业可复制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艰苦专业通常具有实践性强、实践基地投入大,但就业面不广的问题,为此需要与用人单位的结合,借用用人单位的平台来解决专业人才实习和实践能力提升的问题,为此,要创新观念理念,积极开展改革试点,逐步积累改革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参考文献:

[1]汪洋.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努力建设远洋渔业强国[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30/content_2840388.htm.2015-03-30.

[2]乐家华,陈新军,王伟江.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世界农业,2016(7):226-229.

[3]陈新军,唐议,钱卫国,等.社会化开放式培养远洋渔业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8(2):45-48.

[4]钱卫国,陈新军,沙锋,等.远洋渔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05-106.

[5]中國远洋渔业信息网.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学院第一届理事会上海召开[EB/OL].http://www.cndwf.org/bencandy.php?fid=21&id=8290.2013-10-14.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培养模式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