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
2020-07-04徐世梅
徐世梅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活学生的语文体验,会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教学手段。新课改背景下,情境创设的教学手段也不断推出创新性的改变,进一步推动了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在此,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情境创设做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情境教学缺乏新意。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情境教学中缺乏创新性,情境创设过于模式化,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之下,感到压抑,失去表达真情实感的激情。重复的情境之下,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有效激活,创造力得不到发展。另外,有的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融入太多主观因素,学生只能在兴趣淡漠的状态下被动接受,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不高。
2.情境创设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发挥。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开展教学,将图文声像的资料过多地呈现给学生,而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过分占有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透过那些优美迷人的文字,去想象、思考、拓展文章内容,主动在脑海中构建独具创意的画面,增强审美情趣。然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不当应用,往往是让学生先观看,再想象,想象的张力受到了限制。
3.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如今在信息资源极为丰富的环境下,有的教师信息选择整合能力不足,在追求新奇的思想指导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杂质较多的信息,远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没有真正发挥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
1.深入课文情境,深化学生感受。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的感受,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激活,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情感,帮助学生以感性的思维进行语文的学习探究。
比如《清贫》这篇课文,在课文的初读环节,学生可能难于领会革命烈士方志敏心理状态。教师要让学生准确地、深入地理解方志敏烈士被捕时所表现出来的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谈谈你从哪些描述中感受到了方志敏烈士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请结合其中的字、词、句等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读完课文,经过一番思考后做出回答。有的说:“我从第一段的描写中,感受到了方志敏烈士的清贫,这段中方志敏烈士说自己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有的说:“方志敏烈士当时作为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十余年‘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是难能可贵,值得敬仰的。”……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深入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深刻感受到了方志敏烈士甘于清贫的革命操守,学生没有谈到的,教师作出适当点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方志敏相关的影视资料,深刻认识到方志敏所以一生坚守清贫、舍己为公,是因为他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他深爱着我们可爱的祖国,拥有着最宝贵的人生信仰——共产主义精神。通过深入情境,优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形成。
2.融入相关故事,彰显人文精神。生动有趣的故事对小学生充满了吸引力,这样的故事会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在情境教學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给学生讲述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并能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在彰显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促进了对文本的感悟。
比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去阅读《雷锋的故事》。在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叫学生来讲一讲雷锋叔叔的故事,因为有阅读积累,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几个同学讲完故事后,教师总结:是啊,雷锋叔叔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当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当时,雷锋叔叔作为抚顺市一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给小学生讲故事、做游戏。可是,有一天,他们听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学校了,同学们都不能相信这是真的,他们结伴到处去找雷锋叔叔,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讲故事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将知识的学习与富有吸引力的故事相融合,提升了学习效果。
3.创设生活情境,激活语文技能。结合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从中挖掘与所学习的课文相关的学习资源,是优化情境的有效手段。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开展教学,才能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思想内涵,使语文情境发挥出最大作用。
比如,在《千人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一个重阳节吃年糕的场景,然后画面定格在年糕上,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它的形状?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它是方形的,白白的,上面有好看的图案。”有的说:“不仅有方形的,还有花瓣形的、圆形的……”教师鼓励同学们:“大家都说得很好,你们很细致地描述了糕的形状、颜色,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吗?”有学生说:“糕是米粉做的,我妈妈就会做,很香甜、软糯。”教师继续给予鼓励性评价:“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千人糕》,这样的糕和我们平时吃的糕有什么区别吗?让我们阅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吧。”情境的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满足了小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了学习中。
4.融入表演情境,加深阅读理解。小学生大多活泼爱动,喜欢表演。在语文情境的创设中可以结合这一特点,让学生来演一演。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精妙之处,学生表演时教师要认真观察,从中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状况,同时还应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加以引导,让表演情境为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发挥出促进作用。
比如,在教学《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时,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精读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重点要求学生表现出鼹鼠拿包裹时的高兴,丢失包裹时的低落,表现出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接下来,教师再让学生分别戴上各个角色的头饰分小组表演,把这个美丽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通过表演,学生深深认识到,在生活中要珍惜得到的美好礼物,同时还要学会给予他人美好的礼物,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通过表演情景的创设,学生在感知体验中提升了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分享美、升华美的情感。
形象化思维是小学生基本的思维形式,其抽象思维的形成也是建立于形象思维基础之上的,激活学生的思考主要依靠感性的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表演情境可以使学生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升了阅读理解的水平。
综上所述,新课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成为备受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课题。我们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开展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每一个教师都应与时俱进,为创新实践优化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