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文教育贯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2020-07-04孙美巧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信息技术

孙美巧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具备健全的人格。”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可以促进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开展人文教育,就是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传授信息技术的同时,赋予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可以满足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需要,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目的。

一、融入人文教育,挖掘人文素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丰富,不仅包括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还包括常用的软件使用知识。如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以及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加上网络资源的获取、加工与管理,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网络信息安全基本知识等。在教学这些内容时,不妨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结合,适时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应该说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这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让教师教学的自由度得到充分的提升。例如,在教学Word、Excel、PowerPoint等工具软件时,就可以与人文教育相关的课题联系到一起,适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结合古诗词、文学作品进行教学,也可以结合传统的民间节日,甚至是古代的传说、神话故事等为主题,整理成文本资料,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如何去处理文本信息。

二、立足实际生活,渗透人文精神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学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能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人文教育方面的素材,就能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结合生活来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Word时,就要求学生通过运用Word制作元旦祝福贺卡,送给自己最尊重的人。这样,学生在制作卡片时就能够用心设计,通过优美的文字与图片来表达美好的愿望。当一张张贺卡从键盘鼠标下诞生时,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让学生心灵得到陶冶。又如,在教学“传统文化推广”时,就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订一份调查计划。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所有成员分别去搜集文字与图片资料,通过走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生活中人文教育的内容很多,只要善于挖掘,既能获得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又能够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三、注重交流合作,内化人文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交流合作是课堂教学的形式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要学会信息的收集、处理、运用,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有人文内涵的作品。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综合训练时,就利用本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这一事实,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料,结合当地城市文明现状,以调查报告或者宣传小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这一创作过程中,让全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首先,各个小组确立一个主题,全班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出最恰当的主题。接着,各小组根据主题查阅资料,收集关于创建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最后,每个小组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成果。这样的制作过程,既让学生了解文明城市的创建,又进行了一次人文教育。

四、融合其他学科,提升人文素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是相互影响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又有利于打破思维的定势,实现各个学科思想的相互影响。如在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使各个学科知识实现有效迁移,进而达到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望洞庭》一课时,不妨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这首诗表达的主旨。这样,学生就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而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又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习《种子发芽实验》时,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通过开展实验,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子小报;通过观察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从而感悟生命的力量。这样的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命教育,在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人文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立足实际,让学生体验人文教育的内涵。教学中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人文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信息技术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