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概念迁移现象研究

2020-07-04董静段钨金

卷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言迁移二语习得

董静 段钨金

摘 要:概念迁移是近年来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之一,它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语言与认知的接口处(概念层面)来探索语言迁移现象。但国内对概念迁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旨在从概念迁移的视角下,探究汉语对我国英语初学者在习得英语词汇和句法过程中的迁移现象。以期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概念迁移;语言迁移;二语习得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外学者对概念迁移的深入研究,概念迁移理论在国内的研究蒸蒸日上。我国学者开始对这一理论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对概念迁移的研究框架进行补充和完善。张会平、刘永兵(2013,2014)两位学者根据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框架。这些理论框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不少研究者运用语料库对比分析法结合该理论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如通过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的概念迁移现象及产生概念迁移的原因,并对英语教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张会平、刘永兵(2013);王丹妮(2013))。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者对概念迁移的研究呈现出理论研究日益丰富与完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与拓展的趋势。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还存在局限性,这些研究对于“数、物体”概念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ICCI学习者笔语语料库中的中国大陆学习者子库”作为语料(张会平,2013),从词汇、句法两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概念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现象,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从根本上认识二语习得中的概念迁移,减少各种偏误的发生。

2 概念迁移概述

2.1 概念迁移的理论基础

语言相对论即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概念迁移假说的主要理论来源。语言相对论包括强式假说和弱式假说两种观点。起初语言相对论的提出饱受争议。但在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快速发展,一些实证性研究为语言相对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如Lakoff,1987;Lucy,1992),促成了“新沃尔夫假说”的产生。新沃尔夫主义直接推动了概念迁移假说的提出,也为概念迁移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促进迁移研究范式的进一步完善。

2.2 概念迁移的定义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在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时,会无意受到第一语言的语义、发音、句法结构影响的现象。基于前人研究,语言迁移根据迁移深度可分为:语言层次的迁移和概念层次的迁移。Jarvis(1998)指出“概念迁移”指深层的非语言(或超语言)概念表征对学习者或双语者母语和二语使用的影响。Odlin(2008)从语言相对论出发,将“概念迁移”定义为:“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各位学者虽然在表述上侧重点不同但是他们都强调了“概念迁移”是事物、事件、感觉等在大脑中的表征。

3 概念迁移的实例分析

Jarvis & Pavlenko(2008) 曾提出“概念迁移的研究对象是借助于语言的概念”,这种“借助于语言的概念”可分为词汇概念、语法概念及语篇概念。因此本文将从词汇、语法两个层面具体分析概念迁移在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初学者学习中的表现形式。

3.1 词汇层面的概念迁移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词汇的习得在英语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英语名词最基本的两个构成要素是词形和语义,将二语词形映射到对应的二语概念系统是成功习得名词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物体域为例,英语初学者在习得 “Hamburger”、“Sandwich”、“Burger”这几个词时会受到一定汉语概念迁移的影响,从而产生名词误用。 在英语中,“Hamburger”的概念意义是指“面包里夹牛肉饼的食物”, “Burger”的概念意义是指“面包里夹肉饼的食物”,“Sandwich”则是指“面包里夹除了牛肉饼和肉饼以外的其他食材”。 也就是说英语语言国家的人根据面包中所夹食材的种类来区分这几个词。汉语语言国家的人区分“汉堡”和“三明治”是通过面包的形状来区分的。人们将用圆形的面包夹蔬菜或肉的食物叫做“Hamburger”或“Burger”,而用方形面包夹蔬菜或者肉的食物叫做“Sandwich”。因此学习者在习得这几个词容易出现混用和误用。英语初学者形成这种偏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汉语中“汉堡”,“三明治”的词汇概念和英语中“Hamburger”, “Burger”, “Sandwich”的词汇概念不同。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初学者在习得这三种食物词汇时,尚不能在大脑中重建英语词汇“Hamburger”、“Burger”和“Sandwich”的概念意义,重新连接这些食物词汇。因此,他们原有的母语概念就会对这些词汇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学习者便会将母语中已有的词目信息直接拷贝到这些英语词条上从而导致他们对这些词的错误习得和使用。

3.2 句法层面的概念迁移

与词汇习得相比,句法习得更为复杂。本文以“数”为例。“数”是英语中比较常见的语法范畴但是汉语中却没有英文中的“数”的范畴。根据语法上对“数”的处理,世界上的语言可分为名词类语言与量词语言。根据这种划分标准,汉语属于量词类语言。在表示数量的多少时,汉语主要借助于量词,并不需要任何形态标记,例如,“一杯水、两本书、三杯咖啡”。而英语则属于名词类语言。在英语中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英语语言国家的人通过“有界性、同质性、可分割性和可复制性”等概念特征来区分名词的可数性。在表示单个数量时,可数名词前一般要加冠词或其他限定词,而表示多个数量时,则必须在形态句法上做数的标记,例如“a book---books”、“ a pen---pens”。与此相反,不可数名词是无界的、同质的、可分割的、不可复制的,如“milk”,“water”,“ coffee”, “tea”这些其都没有明确的边界,内部同质,可以分割。这些物质名词没有复数,但是前面可带有非限定量词如,little,much 等。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数的概念上的不同,使得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经常会在名词的“数”及使用限定词时遇到一定困难。如“I go to library and borrow some English book”, “I would like two cups of coffees”,“I want to buy some pen”。出现这种句法错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未能摆脱汉语的“数的概念系统”。因此上述句子中的这些错误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句法遷移,由于学习者将汉语中“数”的概念范畴错误地映射到了英语中“数”的概念范畴上从而造成了这种句法层面上的错误。

4 结语

本文以概念迁移理论为指导,分析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在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语言偏误,并找出产生迁移的原因。以期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教师完善教学方法及策略。

参考文献

[1]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7.

[2]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董静(1996-),女,河南省信阳人,华北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段钨金(1962-),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华北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言迁移二语习得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探索二外日语教学改革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