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
2020-07-04张留义
【摘要】相对于传统重技能、轻习惯的教学模式而言,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成效,应该从学生日常体育习惯的“小处”着手,着眼学生“兴趣”这一细处,注重打造科学的体育教学机制,从而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应有价值。本文从传统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从细小入微,聚焦学生锻炼习惯培养,探究初中体育教学全面创新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成效 实施策略 聚焦细节 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219-02
1.引言
初中体育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对运动技巧的培养,更要聚焦学生健康习惯和体育意识的培养。融入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习惯培养,将为当前初中体育“显成效”提供根本动力。
2.传统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体育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初中学生健康学习的重要环节。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偏差,影响了初中学生的培养效果。大致上看,主要有:
2.1 兴趣因素相对缺失:教学“细处”把握不足
体育教学是否有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积极性。传统初中教学活动缺乏对体育学科的足够重视,多数老师更多以“学科”视角,按照教学计划来开展教学活动,缺乏对学生兴趣的足够融入,对教学活动的细节也缺乏应有关注,影响了体育教学的理想效果[1]。
2.2 体育习惯缺乏关注:教学“小處”应用不够
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学所需要实现的价值,不仅是让学科教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运动意识。传统教学更多局限于课程教学,缺乏必要的课下延伸以及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关注,影响学生培养的理想效果。
2.3 考评机制不够全面:教学实处不够具体
考评机制是对学生学习状况和老师教学状况的客观反馈,该机制也对整个学习体系形成了导向性影响。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更多以客观成绩视角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不够全面,也与体育学科本身不匹配。
3.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初中体育教学显成效的实施策略
当前初中学生培养已经从传统的学科知识培养向新的技能、习惯培养升级。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关系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重要学科,想要使该学科真正“显成效”,就需要做到:
3.1 细处着眼:打造趣味性强的初中体育教学新体系
初中体育教学包含多个教学项目,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融入多样化的教学趣味,使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在初中体育趣味教学时,通过使用游戏元素,让体育课堂更能为学生带来“欢乐”,从而激发学生形成应有的体育参与兴趣。比如在初中乒乓球教学时,除了常规的“握拍姿势”、“接发球”等技术训练外,可以组织开展“球拍颠球比赛”,通过学生参与比赛,更好体会和理解乒乓球运动的技巧。此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优势,通过为学生展示体育运动的趣味生动内涵,让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形成更全面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更便于学生借助该形式,掌握各项体育技能。
3.2 小处着手:构建以技能学习为基础、习惯培养为核心的新模式
良好有成效的体育教学,不仅是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的教学活动,更是以健康习惯和体育意识培养为内核的教学活动。因此,为使体育教学“显成效”,要从体育教学的“小处”出发。所谓“小处”,指的是学生对待体育学习的具体态度,是否将体育运动习惯和健康意识培养与个人日常学习活动相结合。在教学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将教学体系进行课下延伸,通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让学生将运动习惯与日常生活的各“小处”相结合,真正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育人效果。
3.3 实处着力:变革教学考评,聚焦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教学实处,就是让初中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之后,形成健康身心。因此,在当前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体育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成长性,丰富考核元素,设置动态、科学的考评机制,通过结合学生的体能素质,设置科学的训练方案。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丰富心理教学内容,聚焦学生健康心态培养,让体育教学成果“落在实处”。
4.结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革新中,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热爱运动”,从简单的体育“学科学习”升级为个人体育习惯,正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方向。为了使初中体育教学“显实效”,要注重从兴趣“细处”、习惯“小处”和成长“实处”出发,关注学生体能素质状况,设置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案,真正发挥体育学科对学生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怀伟业.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困”女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211.
作者简介:
张留义(1976-),汉族,河南扶沟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