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感培养,重在感受

2020-07-04谢珠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践体验

谢珠英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由此可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数感是进行各种数学活动的基础,理解和应用数学的基石,数感培养在数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链接数学与生活的一座桥梁。

【关键词】生活感知  实践体验  训练强化  运用升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136-02

一、联系生活、感知数感。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数学学习与活动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小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心。数感好的孩子,在数学学习的初期,最能表现出的方式就是计算速度快,答题准确率高,所以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数,启发孩子对各种数字产生兴趣。例如:在生活中,引导小学生观察日历、车牌、门牌、钟表的数字。再比如:你今年几岁?在几年几班学习?家里有几个人?自己的生日是某年某月某日?父母亲的电话号码各是多少?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又如:教学“数的认识”时,应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据的大小和使用的多样性,比如“10”可以表示什么?哪些数比它大?,还有比它小的吗?只要教师巧妙引导,既能让小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字,又能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初步感知到数的含义,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二、经历实践、体验数感。

实践证明,学习数学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但是,许多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要理解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很好的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注意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生活数学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小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探究实践活动,从而逐步积累数感的经验。

例如,学生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已经能够感受“米”“分米”“厘米”每一种单位的大小,且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对“1千米”的具体长度一直都是比较含糊,为了加深小学生对“千米”的理解,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到学校操场走1千米,从而体验具体长度。走完操场的1千米之后,小学生在数学日记里最大的感受是:“1千米非常长,走得我眼冒金星,让我记忆深刻!”发展了距离感。又如教了“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在桌子上摆了一些商品,标上价格,让同桌轮流扮演营业员和顾客,买你最想买的一件商品。如让学生调查: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有多远?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加之相互交流,这对强化小学生感知思维,积累数感经验非常有益。

三、思维训练、强化数感。

《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估算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例如:在“春游”活动中,如果每人50元钱,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商品?可以参加娱乐场的哪几项运动?又如,妈妈带100元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暖水袋18元,保温杯43元,餐具一套34元,妈妈的钱够吗?要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估多,什么情况下需要估少,学生们要能够进行判断。再如,三年级学习完“计量单位”后,可以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练习:①学校教学楼高大约17(   );②一块空心砖重约5(  );③1千克鸡蛋大约有   (   )个。引导学生掌握了估算的技能,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不断通过内化让学生形成一种认知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感受估算的合理性与价值。

四、知识运用、升华数感。

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量化的意味。学会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这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

例如:一个餐馆一天约有100人就餐,如果这些人都用一次性筷子。估计一下一年要用多少双这样的筷子?大约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再如:认识“1亿有多大”时,如果每人浪费1粒米,全国14亿人口,就可以浪费14亿粒米。这么多粒米需要几辆核定载重10噸的卡车一次运走?每人如果浪费一张A4纸,全国浪费的14亿张纸叠起来与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相比,如何?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行观察、理解、体验、猜想,使学生的数感得以强化和升华。

总之,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的活动,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以往教师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递,缺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缺乏数感的培养,学生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教师要让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体会数学化的生活,利用数学与生活链接“数感”这座桥梁,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小学生的数感。

猜你喜欢

实践体验
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验模式探析
人格教育: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