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栽后不同时间去顶芽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

2020-07-04徐宗昌杜秀春徐海波杨伟杜运政王月堂刘晓刘宝宜刘剑李义强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产质量生长发育农艺性状

徐宗昌 杜秀春 徐海波 杨伟 杜运政 王月堂 刘晓 刘宝宜 刘剑 李义强

摘要:为探索移栽后早期去顶芽的效用,试验设置移栽后3、5、7、9、14天进行去顶芽处理,研究其对烟草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去顶芽能够明显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并提高烤后烟叶产质量。各处理烟株移栽后44天左右地上部和根鲜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平顶期后略高于对照,但叶长、叶宽和茎围较对照明显提高。烤后各部位烟叶烟碱含量均比对照降低,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移栽后7~9天去顶是最佳处理时间,烤后烟叶产量较对照平均增加127.42 kg/hm2、每公顷产值增加6 575.36元。因此认为烟苗移栽后7~9天去顶是一种能够改善烟草农艺性状、提高烤后烟叶产质量的栽培措施。

关键词:烤烟;去顶芽;农艺性状;生长发育;产质量

中图分类号:S572.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20)03-0042-06

Abstract In the study, different topping time set as 3, 5, 7, 9 and 14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was set to explore their effects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obacco and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pping after transplanting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tobacco an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The fresh weight of roots and overground part of tobacco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when topping at about 44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but slightly increased after flat top stage, while the leaf length, leaf width and stem circumferenc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nicotine content of different parts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but more coordinated in chemical components. The best topping time was 7~9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the corresponding average yield and output value of flue-cured tobacco increased by 127.42 kg/hm2 and 6 575.36 yuan/hm2,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opping at 7~9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was a potential cultivation measure, which could improve tobacco agronomic traits an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Topping; Agronomic trai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Yield and quality

煙草是以叶片为主要收获对象的经济作物,提高烟叶品质是烟草育种栽培的首要目标。在烟草众多栽培措施中,打顶是一项独特且重要的栽培手段[1]。花期打顶能够杜绝烟株生殖生长,改变原有的库源关系,有利于营养物质往叶片输入,促进烟叶生长,并且能够增强烟碱合成能力、提高烟叶产量和烤后烟叶理化品质[2,3]。花前打顶培育杈烟是烟草栽培早期遭受逆境环境胁迫挽救产量的一种有效手段,甚至在肥力过大地块主动培育杈烟还能起到放肥增产增质的目的[4]。关于留杈方式、杈烟留叶数、生长时间及其烟叶品质等方面已有不少研究[5-7]。但目前烟草生产均采用花期打顶,杈烟作为辅助措施在实际生产中较少使用。且有关正常生长大田烟苗早期主动进行去顶留杈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烟草生产中,我们团队在雹后烟田偶然发现移栽不久的烟株幼苗失去顶心后,其基部腋芽发育而成的非主茎杈烟田间形态建成与普通烟株有所差别,但烤后烟叶理化性质也更加协调。因而本试验以此为切入点,研究移栽后去顶时间对烟株后期长势、产量产值以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丰富烟草栽培措施,促进烟叶生产和农户增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8年在青岛市胶州里岔镇烟草种植区(36°3′30″N、119°46′43″E)进行。温带季风气候,5—9月均温23.33 ℃,月均降水量322.08 mm。试验地为壤质土,地势平坦,四周无遮挡,排灌条件良好。其土壤pH=5.46,有机质含量867 g/kg,速效氮57.00 mg/kg,速效磷44.54 mg/kg,速效钾121.97 mg/kg。供试烤烟品种为鲁烟1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试验只设移栽后去顶芽时间1个变量,即移栽后第3、5、7、9、14天共5个时间点去除苗株顶芽,以未去顶芽为对照(CK)。去顶芽:用锋利小刀将顶芽芽心完全剔除即可。为排除边际效应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地块选择烟田的中心地带。小区面积55 m2。每个处理100株烟苗,平均分布在两行烟垄上,每行50株。烟草种植行株距为1.1 m×0.5 m。

1.3 田间管理

按照青岛烟区田间管理办法,试验烟田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m(N)∶[KG-*2/3]m(P2O5)∶[KG-*2/3]m(K2O)=1∶[KG-*2/3]1∶[KG-*2/3]2.5。[JP]烟草专用肥(“太阳岛”牌,规格为NPK=10-10-20,施用量450 kg/hm2)、有机肥(腐熟豆饼肥,含氮量5%~7%,施用量225 kg/hm2)作为基肥起垄前条施。烟苗于5月5日移栽,移栽25天后追施二元复合肥(含硝态氮13.5%,硝酸钾45%),追施量为75 kg/hm2。田间病虫害杂草防治等常规农事操作按照行业相关要求统一进行。

1.4 取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于最后一个去顶处理(即移栽14天)后第2天开始,调查各处理烟株幼苗新叶发育状况和植株长势并采集照片。移栽后分别于21、29、44、59、74天(即最后一个去顶处理后7、15、30、45、60天),对各处理地上部和根鲜重进行测量,每处理取样10株。烟草农艺性状根据行业标准在成熟期调查[8],包括株高、茎围、叶长、叶宽等,每处理随机调查10株。烤后烟叶按照GB 2635—1992分级标准进行烟叶分级,统计烟叶产量、上中等烟比例,并按当年指导收购价统计均价、产值等经济学性状。各处理选初烤烟叶B2F、C3F和X2F三个等级各2 kg按照王毅等[9]的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1.5 数据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和做图,采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去顶芽对烟株苗期长势的影响

田间生长调查发现,与对照相比,烟株新叶发育随去顶时间先后表现出明显延迟,烟叶大小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图1A~1F)。移栽烟苗去顶后第3天可见新叶长出,第5天新叶即可长到小拇指指甲大小(图1D、1F),生长速率较快。去顶后长出的新叶叶片较厚、呈椭圆形,新叶生长10天左右可明显看出叶尖角度较对照变钝(图1A、1B),新葉叶尖角度在115°~135°之间,而对照叶尖角度在80°~90°之间。到团棵期时处理组和对照的叶尖角度差异缩小,处理组叶尖角度在130°左右,而对照在115°左右(图1G、1H)。团棵期初,处理组叶片绒毛较对照明显密集(图1I、1J)。

2.2 不同时间去顶芽对烟株生物量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处理组地上部鲜重的增长随生长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生长初期各处理地上部鲜重显著低于对照,至移栽后44天左右与对照基本持平;移栽44天后对照与各处理地上部鲜重差异不大,但移栽后7天和9天去顶处理分别在栽后74天和59天时地上部鲜重较对照显著增加。此外,移栽后去顶越早的处理其首次所测地上部鲜重相比对照占比就越高,如移栽后3天去顶处理烟株其地上部鲜重是对照的75%,而移栽后14天去顶处理是对照的45%(图2A、2I)。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这种趋势逐渐降低(图2A、2C、2E、2G、2I)。

去顶操作对烟株根鲜重的影响要比地上部小。各个处理根鲜重只在首次测量时显著低于对照,但其鲜重基本都为对照的90%左右;从第2次测量(移栽后29天)开始后各个处理组根鲜重与对照持平,甚至移栽后7天去顶处理的烟株其根鲜重在移栽59天时显著高于对照(图2B、2D、2F、2H、2J)。

2.3 不同时间去顶芽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1)表明,去顶各处理烟株株高、茎围、叶长及叶宽随去顶时间延后都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合适的去顶时间能够增加烟株的株高、茎围及叶长、叶宽,移栽后7、9天去顶处理的烟株株高、上/下部叶叶长/宽以及茎围大都较其它处理和对照有明显增长。

2.4 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组随去顶时间延迟在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状况,但均较对照有所提高。移栽后7天去顶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6.9%,差异显著;其上等烟比例也最高,较对照显著提高8.1%,中上等烟比例较对照略高;其烟叶产值也最高,其次为移栽后9天去顶处理,其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139%和10.8%,差异达显著水平。

2.5 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分析

对去顶处理和对照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表3)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去顶处理时间的延后,上、中、下部叶的烟碱含量基本呈逐渐降低趋势。除移栽后14天去顶处理烤后烟叶各部位烟碱含量偏低外,对照和其它各处理各部位烟叶的烟碱含量基本处于适宜范围内,尤其以移栽后第7天和第9天去顶处理的烟碱含量最符合当地烟叶质量标准。钾氯比指标以对照和移栽后第14天去顶处理各部位烟叶比值偏低,其它处理基本在适宜范围之内。此外,糖碱比、两糖比和氮碱比各处理和对照之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各指标也基本处于当地烟叶质量指标适宜范围之内。因此综合认为,移栽后第7天至第9天去顶芽,各部位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会更加协调。

3 讨论

烤烟是以烟叶质量做为首要栽培目标的特殊经济作物。烟碱和总氮含量是反映烟叶内在和感官质量的主要因子[10],因此烟叶生产中诸多栽培应用措施均是围绕提升烟叶内在成分的协调而展开的。一般认为优质烟叶的适宜烟碱含量在22%~2.8%,总氮含量在1.5%~3.5%,总糖含量在18%~22%,钾氯比大于2.5[11, 12]。在实际生产中,烟叶质量受烟草品种、生态环境、栽培措施、田间管理、烘烤加工等因素影响较大。但对固定地区的某个烟草品种而言,栽培方式是影响其产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众多的栽培方式中,打顶方式和时期能够对烟草田间生长、农艺性状表现以及产质量产生重要影响[13-15]。比如,烟碱在根部合成后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地上部分并储存在烟叶中[16],解莹莹[17]研究表明打顶能够明显促进烟碱积累的原因在于打顶后养分向根部运输,促进根系产生更多的新根合成烟碱并向上运输导致烟叶内烟碱含量升高。本研究中,在移栽前两周内各时间节点进行去顶操作,烤后烟叶各部位烟碱含量均较多且有所降低,其中以第7天和第9天去顶烟叶的烟碱含量更接近优质烟叶标准。这很可能是由于前期去顶操作改变了烟草生长节奏,其地上和地下形态建成与普通烟株有所差异导致的。但生长后期去顶操作的各处理烟株根系重量与对照相比并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处理组烟叶烟碱含量的降低并非由于根系减少合成量少而导致的;另一方面,处理组烟叶叶长和叶宽均比对照长,其中以第7天和第9天去顶处理的烟叶表现最为明显,进而烟叶面积也较对照明显扩大,在根系合成烟碱能力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叶面积的扩大稀释了烟碱的分布,这可能就是处理组烟碱含量减低以及其它各种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的主要原因。卜令铎等[18]在研究赤霉素对上部烟叶开片影响中指出,喷施赤霉素能够有效促进上部烟叶开片,通过叶面积的提高从而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齐永杰等[19]研究根区施用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烟草产质量影响的结果表明,烟碱含量高的处理其烟叶面积较烟碱含量低的处理组显著降低。这些研究结果与本研究中烟碱含量降低的原理基本一致,因此在烟叶生产中通过一定措施提高烟叶面积是降低烟碱含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并且随着烟叶面积提高和内在化学物质成分的协调,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共同提升,从而增加烟叶产值。

猜你喜欢

产质量生长发育农艺性状
磷素配比及一体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南阳烟区密集烘烤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
移栽期及覆盖物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