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馆展品资产管理思考

2020-07-04毛丽莉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9期
关键词:年限科技馆展品

毛丽莉

摘 要:随着科技馆体系逐渐扩大,科技馆展品数量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现在科技馆展品资产管理还没有引起重视,没有规范统一的做法。本文立足实务,从会计制度应用、资产分类、折旧计提、报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抛砖引玉,以期引起业内对科技馆资产管理方法的探讨和重视。

关键词:科技馆展品;资产管理

一、概述

近十年来,科技馆发展进入了高速和高质发展阶段,国内科技馆从数量和建筑面积上都有很大提高。从科技部发布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全国共有科技馆335家,到2018年有518家。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建成或正在兴建的特大型科技馆有15家,其中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特大型馆有3家。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还有南昌、武汉、合肥、广州等多个城市在建造新馆。科技馆在国民科学素质提高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科技馆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科技馆队伍也日趋庞大。

科技馆展品在功能上是科技馆科普功能的灵魂,科普展览和科普教育都依托于此;在数量构成上,科技馆展品是科技馆三大类资产(建筑物、设施设备、展品)中重要的一类,通常单个展品价值较大,数量总量也较大。为保持科技馆的参观人流量,科技馆的展品还需要以每年10%的比例更新。可以说,科技馆展品是一个总量巨大、持续投入增加的资产和支出。科技馆展品因为要契合场馆特点、互动性强、持续吸引观众,而具有因为定制而造价高、互动多而易损耗、需要经常维护改造等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国内科技馆不论是在日常管理还是馆际交流中,普遍都不太重视对科技馆展品的管理,对如何管理展品资产,目前科技馆系统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做法。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对科技馆展品资产管理方法的思考,激发更多专家同行对科技馆展品资产管理的的关注和讨论,寻找到更有效、规范、适用的管理方法。

二、科技馆展品管理的现状

很多科技馆存在重展教、轻资产管理的情况,对展品更新改造和资产处置具有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科技馆展品资产管理,不仅是财务问题,也关系到科技馆日常管理。没有对展品资产的清晰的会计记账,就无法掌握展品的实际情况,无法做到精细的日常维修和更新计划,展品不能及时维修,展品更新频率低,必然会影响观众的参观体验和科技馆的运营效果。

目前科技馆业内更多关注与科技馆整体运营、展品开发与购入等方面,而关于展品资产管理方面的交流较少。会计准则也缺乏相关行业的制度规范,管理工作欠规范,各馆都依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开展相关管理,在一些问题上不太好把握。例如,展品资产在固定资产分类上,是属于陈列品还是专用设备;要不要提取折旧;报废流程是怎么样的;设置多少年的使用年限比较合理;对于还没达到使用年限、确实需要更新的资产怎么处理;如何应对展品损坏率高、并接受财政资金审计问责的问题。下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三、科技馆展品管理问题探讨

1.会计准则的应用和问题

科技馆一般都是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自2019年起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和管理。科技馆展品具有使用年限较长、一般不可搬动、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特点,具有向公众开放、服务公民科普素质提高的功能,有时会由几件展品共同构成一个展项。在适用会计准则上,科技馆展品资产适用哪个资产准则,政府会计准则分别就固定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自然资源资做了相关规定,比较容易疑惑的是科技馆展品是属于固定资产还是公共基础设施。

对比《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和《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准则是一般性规定,公共基础设施是特殊规定,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就适用5号准则,不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的、也不属于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自然资源资产的一般资产,适用3号准则。5号准则所规范适用的公共基础设施,除了满足固定资产的条件,具有特定用途,还需要同时具有一个最直观、最重要的特征:是一个有形资产系统或网络的组成部分。准则还列举了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帮助理解。

科技馆展品虽然服务公众,有些展品构成一个小型的资产系统或组件,但没有像公共基础设施那样大型的资产系统,不属于列举的市政、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科技馆展品不是公共基础设施,属于固定资产范畴,适用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计量参照的文件规范有《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四个文件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定义和规范,对资产的取得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披露等方面做了规范。

2.固定资产分类

科技馆展品按照固定资产计量,固定资产分九大类,科技馆展品划分为哪一类呢?

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和建筑物,通用设备,专业设备,家具、用具及装具,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其中房屋和建筑物等前四项计提折旧,文物和陈列品后五项不计提折旧。参照准则的分类,其他分类都明显不适用于科技馆资产,不易混淆,但科技馆展品是划分为专业设备还是文物和陈列品?展品的功能是展示科普知识,有人会疑惑是不是属于文物和陈列品。这两者在会计计量上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是否计提折旧。

笔者认为科技馆一般展品应该计提折旧,而馆内藏品不计提折旧。举个例子,科技馆摆放的模拟飓风形成的展品,是在工厂里制造、馆内安装完成的,因为展示过程中会有損耗,使用年限有限,需要计提折旧;而科技馆接受捐赠的神舟五号返回仓,摆放在馆里供观众参观,具有重要意义,其价值不随着使用时间而流逝,属于藏品,就不用计提折旧。

科技馆的一般展品虽然用于展示陈列、互动体验,但其功能性质和文物等陈列品有巨大差异,使用寿命也远低于一般陈列品,不能不计提折旧。第一,对于使用年限有限的展品,如果不计提折旧,资产总额不能如实反映资产实际状况,不利于国家和行业的统计计量。第二,不计提折旧会导致资产总额不真实、会计信息失真,管理单位对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无法直观精确的了解,难以精确管理,对于修缮和更新都做不到提前计划,导致预算不准确、支出无计划。第三,不计提折旧,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场馆和展项等设施的使用状况,修缮更新缺乏计划,影响科技馆的日常运行效率和整体绩效。

所以在确定科技馆展品的资产类别时,应该按这个原则把一般展品划分为专用设备,把藏品类展品划分为文物和陈列品。专业设备中虽然没有展品设备这一细类,但可以参照娱乐设备、文艺设备的5?5年使用年限,按照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也符合科技馆每年更新10%展品的实际要求。建议增加科技馆展品设备这一细类,使用年限为5?5年。

3.报废注意事项

参照广州市的规定,对于展品类资产,若已达到使用年限的且不适合继续使用的资产,按规定报废审批,不需要提供特殊证明。但对未达到可更新年限的,首先需要经科学论证(报废理由或依据)或技术鉴定其确需报废,才可以走报废审批程序,报废申请中还需要提供公示处置清单、维修清单等证明。

虽然我们可以给科技馆展品事先设定了一个较合理的可更新年限,但因为现在的展品互动性强,提前损坏的可能性也很大。特别是受欢迎的展品,互动次数更多,损坏的可能性更大,而及时更新展品、保证科技馆85%的展品正常运转是十分必要的。既要遵循未达到可更新年限资产报废的复杂流程又要及时更新科技馆资产,又该如何应对呢?对此,澳门科学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依托于现在的信息技术,澳门科学馆给科展品安装了信息设备,能够采集该展品互动的次数,这样只要提供次数就可以证明展品的工作量了。有这些数据支持,对于申请报废和应对审计问责都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实效性。不仅如此,这些数据也是展品绩效的真实有力的依据,对以后年度申请财政资金更新展品具有支撑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馆展品在财务核算中,可以参照《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在确定科技馆展品的资产类别时,把一般展品划分为专用设备,把藏品类展品划分为文物和陈列品。分类到专业设备的,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可根据具体展品划分为5?5年。已到使用年限的资产按正常报废流程申请报废,对于未达到使用年限而需要报废的资产,建议采集展品的使用次数,对使用次数过多需要提前报废的展品提供数据支持。

科技館展品资产管理,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关系到科技馆精细化管理运营的实现,更关系到观众参观体验和科技馆运营效率。在科技馆展品管理上需要引起重视,希望有更多业内同行的交流和探讨。建议相关行业组织可以组织交流会议,各家科技馆相互交流、互学互鉴,也希望更多管理人员参与讨论,推动科技馆展品的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冯继谦.科技馆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科技馆研究文选(2006?015).

2.黄毓芸.略论新会计制度下科技馆固定资产的管理,会计师,2015(4).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年限科技馆展品
展品被盗了
找出口
高压锅最多用8年
我在四川科技馆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展品选登
第五届莫斯科国际航展展品选萃